文/卡兰诺
1、
朱棣,明朝第三代掌舵人,出门尽踩狗屎运,顺风顺水,他以二十万兵马起兵造反,活活把拥有百万大军的建文帝朱允炆拉下了皇位宝座。
这朱棣,也许真的是天降的真命天子,反正老天爷尽倒向他这一边,几次紧要关头,天气预报助他化险为夷。
说起朱棣,他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倒,明明有雄才胆略,治国之道,可他老爸朱重八,非要把皇位传给他侄子朱允炆。不传给他算了,他那个做了皇帝的侄子可不放心他,视他为眼中刺、心中钉,一心想弄死他,就算他装疯卖傻也不行。
朱棣得知朱允炆准备对他下手时,他也不能坐以待毙呀!就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宣布“靖难”,所率军也被称为靖难军。
当时双方的实力差距是相当大的,朱允炆拥有一个休养生息了近三十年,国力厚足的国家,近百万军队,而朱棣不过只据守北平孤城一座。
建文帝与燕王的斗争,看起来更像是鸡蛋碰石头。朱棣告诉人们什么叫“鸡蛋碰石头,好戏在后头”。他拥有朱允炆所没有的东西,一支能打仗的军队和一个杰出的统帅(朱棣本人)。
2、
他让儿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率部于七月六日袭击通州(今北京通县),通州守将房胜不战而降,朱棣兵不血刃夺取了通州,控制了北平的东大门。
靖难军再接再厉,一连攻克了蓟州、居庸关、怀来、遵化、密云,控制了北平地区,稳定了根据地。
南京方面听闻朱棣的反应后,派出了十三万(号称三十万)大军伐燕。此时朱允炆的朝堂中,有战争经验的将军只剩下了耿炳文。
朱棣当然得感谢他老爸朱重八,帮他把能打仗的将军们都清洗掉了,不能他要咸鱼翻身可不容易。
在大明帝国众多的开国名将中,只有耿炳文非常幸运地逃过了朱重八的清洗。耿炳文虽然也是开国名将,但他的特点是防守,驻守长兴城十余城,多次击退了张士诚的进攻,让老张望城兴叹。
但此时的南京方面,已经找不出比耿炳文更有经验的大将了。八月,耿炳文率领大军到达了真定。他派遣徐凯驻守河间,潘忠驻守莫州,杨松为先锋进驻雄县,形成三角形阵势。
朱棣来了,他告诉耿炳文什么叫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通过多年与北元的战争,朱棣的刀已经锋利,他先击雄县杨松,再俘莫州潘忠。
当然耿炳文也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略作交锋,感觉到了朱棣的锐气后,便收兵固守真定。防守,才是他的特长,朱棣很清楚这点。耿炳文守城,一般人是无法攻克的。
朱棣不是张士诚,他选择班师回北平。让一个世界级后卫打前锋,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对于无将的南京方面来说,倒也不是什么错招,但当耿炳文小负朱棣的消息传到南京,齐泰、黄子澄组合又犯了更为致命的错误——换帅。
3、
传说中建文帝朱允炆的四大猪队员登场了,这四大猪队员是谁呢!齐泰、黄子澄、李景隆、方孝孺!史上记载导致朱允炆下台的这四个猪队友功不可没。
齐泰、黄子澄他们用毫无战争经验的“富二代”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伐燕主帅。
李景隆何人?开国大将李文忠之子。此举与秦、赵长平之战赵国临阵用赵括换廉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李景隆与赵括相比,连纸上谈兵的能力都没有。朱棣听到政府军的主帅换为李景隆后,做梦都笑醒了,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心想:“天助我也”。
为了给李公子增加底气,朱允炆这次给了他五十万大军。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三十日,李景隆率领着大军进驻河间(今河北境),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率辽东军围攻永平,南北夹击北平。
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不过是纸老虎,朱棣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向手下指出了李景隆大军的五个致命缺点,朱棣很放心地让朱高炽(后来的明仁宗)留守北平,抵挡李景隆对北平的攻击,自己率部解永平之围。
十月十五日,李景隆的大军赶到北平,使劲了吃奶的力进攻这座朱棣带走了主力的坚城。五十万人连北平城的一块砖都没敲下来。
当李景隆攻城攻得气喘吁吁的时候,朱棣已经在十月十八日解了永宁之围,顺便去了一道大宁,连骗带唬把另一个很有实力的藩王宁王朱权拖下水,得到了隶属于宁王的精锐雇佣军“朵颜三卫”。
如虎添翼的朱棣回师北平,于十一月四日抵达燕山(今河北三河西偏北),逼近李景隆主力部队所在地白河。
十一月四日的夜晚下了整夜的雪,次日白河封冰。(注意,天赐的良机)
当李景隆的部众还在热被窝里的时候,朱棣发起了攻击,在郑村坝(今北京通县)连破李景隆七营,俘斩李部数万人,李景隆带着残兵逃往德州。
自此一战,朱棣不仅巩固了北方,还扭转了双方的强弱之势。余下的时间里,政府军由攻转守。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再次企图北上的李景隆又一次被燕军打败于河间;五月,燕军攻克德州,李景隆退往济南。
4、
建文三年,盛庸率领二十万大军北伐挑战朱棣。在战役开始前,双方布置了自己的阵型,朱棣首先发起进攻,从两翼开始攻击,但盛庸两翼十分坚固,朱棣并没有占到便宜,很快战斗陷入了僵局。
此时又像上次一样,天气突变,狂风大作,沙石横飞,南军眼睛都睁不开。
此时朱棣看到了机会,这也是他第二次中彩蛋,这大概就是天命所归吧。北军很快击溃南军,盛庸无奈退逃。
至此,朱棣率领的北军获得夹河之战的大胜。接下来又在真定大战中战胜吴杰军。
朱棣堪称第一个永远打不死的小强,每次冲锋陷阵都能毫发无损地回来。
建文三年(1402年)十二月,朱棣的剑终于指向了南京,他采取“勿下城邑、疾趋京师”的战略,率军一路南下。此时的朱棣再无人可挡其锐,遇神杀神,遇佛灭佛。
建文四年十月,他终于看到了南京城。
看着南京城,朱棣感慨万分。四年前,父亲朱元璋逝世,朱棣奔丧,到了淮安,朱允炆下令诸王一律不准赴南京奔丧,他只得调头而归。今天,他又来了,以强者的姿态回归,再无人能阻挡他踏进南京城门。
十月十三日,被朱棣打怕了的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拿着小白旗迎接朱棣的靖难军。
建文帝朱允炆则神秘地失踪了,他的去向成了千古之谜。
朱棣用了四年的时间抢来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皇位,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向世人证明,当初发动靖难之役,错不在自己,错在朱元璋没能把皇位传给最应该继承皇位的人。
他统治期间的明帝国安定富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