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朱”姓起源:赤心一族,从邾国到皇明的千年华章
1. 起源:曹姓邾国,去邑成朱
始祖:曹挟(姬姓)
周武王灭商后,封颛顼帝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邹城),为子爵诸侯,称邾子。
战国时邾国被楚所灭,子孙去“邾”的右耳旁(“邑”部象征土地),改姓朱,以示失国离邑之痛。
2.迁徙与望族:南迁江南,紫阳著姓
沛国郡望:汉代朱姓在沛国郡(今安徽濉溪)成望族,诞生朱买臣(“覆水难收”主角)。
紫阳南迁:唐宋后朱姓大规模南迁,以徽州婺源(紫阳)为中心形成“紫阳朱氏”,朱熹家族为代表。
3.历史名人:理学宗师与布衣皇帝
- **朱熹**(南宋):
理学集大成者,编《四书章句集注》,其学说成为元明清科举标准,影响东亚文化圈。
- **朱元璋**(明代):
从乞丐到皇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推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
- **朱棣**(明代):
永乐大帝,迁都北京修紫禁城,派郑和下西洋,编《永乐大典》。
4. 冷知识:朱姓的“红色密码”与海外传承
- **姓义溯源**:
“朱”本义是**赤心木**(松柏类),象征红色,故朱姓堂号多含“白鹿”“紫阳”等文化意象。
- **明朝趣闻**:
因皇帝姓朱,明朝禁食猪肉纯属谣言,但曾因“朱”“猪”同音,民间一度改称猪为“肥肥”。
- **海外分布**:
东南亚朱姓多出自**海南文昌**,韩国朱姓源自朱熹曾孙朱潜移民济州岛。
---
朱姓三句总结
1. 源出邾国(曹挟封地),去邑为姓,根在山东。
2. 南北双星:南宋朱熹(理学至尊)→ 明朱元璋(布衣天子),文武通吃。
3. 中国第14大姓(约1800万人),坐拥“红色基因”与皇族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