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 一个生活在养父母家的青春期女孩,因为偷了一本自己最想要的书籍,那个在所有书中看起来最破旧的《简爱》,她以为这种书没人会在意,却因此被罚去给一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91岁老人做社区服务。
这个极度“叛逆”的女孩为了不酿成大祸,乖乖拿掉耳朵上一排耳环、鼻子上的鼻环以及佩戴的各色骷髅头,穿上了乖巧的粉裙子,但头发却依然是黑色挑染白色。出奇意料的是老人却不介意她得“哥特风”,反倒挺欣赏。
就这样莫莉走进了老人的生活,薇薇安的世界,倾听了那个关于妮芙的故事。
一个跟随家人离开爱尔兰来到美国的女孩(妮芙),以为可以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找到自己家庭的一席之地。一场大火毁了可怜妮芙仅有的一丝幻想,父亲和兄弟葬身火海,母亲被医院就走却被告知生存无望,妹妹梅茜不知所踪。
就这样妮芙带着她唯一的财产——一个爱尔兰十字架上了那列孤儿列车,在这辆车上她遇到了让她能够感受到梅西依旧在她身边的卡迈恩,却在第一站就被一对夫妇收养离她而去。她遇到了让他亲切的德国仔(汉斯),在这辆列车上,他们许约不论他们被送往何方,以后他们一定要找到对方,但德国仔也在第一站就离开了她。
妮芙这个年龄的女孩很少有家庭愿意收养,因为年龄已经太大了,愿意收养的也只是把它带回家当做一个免费的女工。在第三站她被一对夫妇收养,因为女主人嫌弃她的爱尔兰名字,便给她改名多萝茜。在这个家庭里她就是一个缝纫的女工,最终在这个小型工厂没落的时候又被女主人赶走。
妮芙来到了她的第二个寄养家庭,赫明福德镇的一个农场里,照顾一对夫妇的四个孩子。
在这里她每天的食物只有烤松鼠和各种山里生长的正常人不吃的东西。唯一幸运的就是在这里她可以去上学了,并且遇上了好心善良的拉森小姐。但幸运的时候太少,不幸总是来的太快…在养母怀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养父猥亵了她。就在那个大雪的夜晚她被养母赶出了家门,差点冻死在漫天雪地里的她凭着强忍的毅力走了十公里路到学校找到了拉森小姐。
善良的拉森小姐把她带回自己租住的地方,房东太太也对她关爱倍加,在享受着幸福的同时多萝茜又害怕着离别那天的到来,她内心多么渴望好心的房东太太和拉森小姐能这样永远收留她啊。
但总是事与愿违,终于她被房东太太的一对朋友夫妇领养走。新的养父母对她关爱倍加,她却不敢做半点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也永远找不到家的归属感。就这样妮芙从多萝茜又变成了薇薇安…
薇薇安在19岁跟朋友一起外出,遇上了曾经许诺找到对方的德国仔。他们闪电般的恋爱结婚,紧接着就是薇薇安怀孕了,本以为幸福的生活开始了,德国仔却牺牲在了二战的战场上,绝望的微微安送走了他们唯一的孩子,选择了与德国仔的战友度过余生。
这位91岁的老人,在她的暮年,得到了另外一个孤儿莫莉的帮助,找到了她曾经丢失女儿的下落。如今她70岁的女儿,带着她的爱人孙女来见薇薇安。
文末,薇薇安捧着她曾外孙女的小脸说:“好,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呢?”
全文读完,由最开始的叹息到满满的感动。起初我不懂为什么薇薇安要送走她唯一的骨肉,让她去经历自己曾经经受的磨难变成一个孤儿,后来我才知道一个人是经受了多大的磨难才能心如死灰在亲情面前都变得默然。
这个经历了一个世纪颠沛流离的老人,内心渴望被爱,但命运一次一次的让她与爱失之交臂,当她把心门紧闭拒绝爱人与被爱时,另一个孤儿帮她找到回了失去的亲人。纵使全文悲伤,但最后老人与女儿相见的那一刻,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慰藉。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才最痛苦。我的理解大抵是活着的人不光要承受至亲的失去的痛苦,还要经受得住生活摧残的痛苦。有的人会重复放大自己所遭受的痛苦直至自己把自己击垮,有的人会像妮芙一样冰封自己的内心活下去。但经历岁月的洗礼和过滤之后,那冰封的心也会变得柔软,双眼自然就看到了有爱的地方。
生活实苦,它会一次一次打破你的希望、捣毁你的梦想;但生活也会告诉你这个世上还有许多爱你和你爱的人,不论他们在你身边还是离你远去,爱与被爱总是永恒存在的。因为,爱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