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个热爱文字的人,都有自己习惯了写作方式方法。如同穿衣搭配的风格一样。有着自己的写作风格。所谓文无定法,什么样的写字风格,写成什么样的文章,都是自己家的事。
套用张爱玲的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深爱,所以卑微。用在写作上就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读《从容小主写长篇小说》24~26章节。印象极为深刻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在意外界的声音。
哈,怎么可能不在意外界的声音?别人的一句话尚且生场病,领导的一句暗示就怀疑有所指。玻璃心碎了一地,好像活成了莫泊桑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别里科夫。
恰恰相反,相信对于所有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别人的评价甚至会高于一切。说到底,所有人写作最怕就是被评判。有些人小时候被父母骂,被老师骂,脑子里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一大堆的教条,一大堆的框架和枷锁。
这些都会成为我们日常写作,成为我们日常表达的一个束缚和约束。小时候我们写本日记,还想加个锁,找个地方藏起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害怕被评判,在写作的时候,我可以想象成我这一段文字就是仅仅写给我自己,自娱自乐,孤芳自赏,不发给他人。离开那段儿文字。再忙完别的事情。我就开始第二次改那篇文章。字斟句酌,改好后,可以发给我最信任的人去看。让他给我反馈,让他给我意见。这个人很重要哟。第三次,把它改好后,可以公开的去试着公开发表到自媒体上面去。第一点应该叫做遵从本心。写作的第二步才叫照料他人。所以我把写做好总结成八个字:遵从本心,照料他人。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去出现。就会有人评判。从容小主说,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学会接受别人不喜欢你的事实,这些都不丢人,丢人的事,认不清自己的优势,把很好的优势丢掉了。却跑到怨言堆里去生活,这才是最可悲的。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认清自己的真面目。
邯郸学步到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看得他眼发花,脚发抖,不知该怎样迈步子了。像个小孩子一样,连自己原有的走路姿势都丢掉了。永远不不要丢掉自己的风格。对于不同的声音要么怒怼回去,要么置之不理。或许别人一天洋洋洒洒能写上万字。可自己的豆腐块儿也怡然自乐。在这个娱乐至死,纷扰复杂的社会。每天能向从容小主一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玩儿,内心的丰盈通透,就是最大的收获。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海浪》中说: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钻石,而在别人看起来,却只不过是钻石的同素异形体:炭。
太过于在意外界的声音,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无所获,两手空空。慢慢习惯别人负面的东西,撑大你的心胸。无论是工作还是写作都不要太过在意外界的声音。做一个快乐的傻子。
事实上越是我们这些初学写作的人越是既敏感又脆弱。其实扎心的真相是,我们没有那么多观众。
著名的艺术家英若诚老先生,说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围坐在一起。一次家族聚会,英若诚突发奇想躲进柜子里,等到别人因为找不见他而乱作一团时,他在从柜子里跳出来,吓别人一大跳,岂不是很有意思?他果然也这么做了。可没想到的是,直到聚会结束,也没人发现他缺席。最后,所有人酒足饭饱离开了,他默默地从柜子里出来,把桌上剩下的残羹剩饭对付着吃了几口。在这之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两个多月里,在简书里的持续更文,督促自己用功写文章。倒也悟出了一点儿道理。其实,在简书里面,大家都在用自己的风格,很努力的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分享自己每一段的心路历程。相信大多数简友都是用碎片化的时间。鲁迅先生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写作上的。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见。读每一篇文章,我们都应心存敬畏。
换个角度来说。即便有“喷子”,有“键盘侠”。人家肯花时间读你的文章,然后发表自己不一样的见解,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我们岂不是另一种收获?
我们初学写作。或许有点儿笨,但不是蠢。笃定的傻傻的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的目标设立清楚了,任谁过来都不能够干扰你。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我自岿然不动。今年你怎么做,明年你还这么做,后年你还这么做。周围的人换了一场又一场,反对你的人,不相信你的人,看不起,看不清的人,最后都也把你忘掉了,你还在做。你是聪明的人用笨方法,哪怕慢一点。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溪达四海。永远不要那么敏感,慢慢变好,慢慢变强。
今天写下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有些观点和小主有点不尽相同。但也仅限于一家之言罢了,冒犯之处,小主也不会介意——毕竟文无定法!写作不同别的事情,需要各人各自体会罢了!似乎旁人爱莫能助啊!
人生从来是一个从荒芜到简单的过程。你一定要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