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
国王理查三世和他的对手里奇蒙德伯爵亨利要决一死战了,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战斗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了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而这个马夫因为急于完成任务而让铁匠少钉了一个马掌钉。于是便有了“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悲剧。这个最糟糕的结局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马夫没有尽到职责、执行力不到位。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位置高低,都应该坚守自己的职责,都应该具有完美的执行能力。
班主任,作为任务最后一层的执行者,虽位卑但责任重大。不仅要有把学校的理念和思想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落实学校管理意图的执行力,还要有通过自己的影响,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和凝聚力的团队的能力。很多时候,班级管理的失败和错位,班主任的挫败感、茫然感和面对问题的不知所措,就是源于对执行力的误解、错解。比如,学校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一些班主任就会采取极端的、刚性的方式和手段对学生加以规范,并把此理解为个人的执行能力。这其实是对执行力的一个误读,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落实和不知变通的勇往直前,除了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抵触和怨恨以外,往往 还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后果甚至悲剧,也会让班级在强压之下失去活力与灵性。很多人会疑惑,自己千辛万苦执行学校的规定,一丝不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呢?
其实,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班级管理自然就不能像马夫钉钉子一样简单而直接。班主任的完美执行力,不仅体现在结果和成就上,更多还体现在执行过程的人性化、策略化、艺术化上。处理好纪律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构建以理解、平等、民主、和谐为基调的沟通渠道,树立以制度规范、以机制保障、以情感激励为内容的班集体建设理念,这才是班主任的完美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