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讨论起古今元宵节的诗词谁拔头筹,那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我一到元宵节就会下意识想起这首《青玉案 元夕》,继而纠结那个人到底是谁。
这几年穿越剧烂了荧屏,偶尔想:要是真有穿越时空这回事,我不仅要穿越回宋朝,而且一定要想方设法变做辛稼轩的书童或马童,反正就是他走哪都要带着去的那个人。在1174年那个元宵节他出门时即便不想带人,我也要使出浑身解数不惜撒泼打滚也要让他带了去。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我保证这次不会贪玩,也不东张西望,随着他的脚步顺着他的目光,我想看到那个人。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做的一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那个美丽的夜晚,灯光如春风般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焰火如漫天星斗纷落如雨,奢华的马车载着佳人留下一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啊回荡在四周,灯月交相辉映着流光溢彩,一夜彩灯翻腾。
看吧,盛装的姑娘们笑语盈盈,暗香流动,可是他呢,视若无睹,我心里暗自叹息,什么灯啊月啊,还有这繁花似锦的热闹他肯定都没看到心里,更别说那些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们了,你们都只是铺垫,为了那个历史性的回眸。
久寻不见的人啊你到底在哪里?蓦然回首,他,看见了那人,远离喧嚣、遗世独立在那灯火阑珊处。没有这个人,我想今夜所有的繁华绚丽都没有了趣味吧。
你看先生他孔武高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常怀着家国天下事,把栏干拍遍。于万马军中可取上将人头,见惯他平日里悲壮豪迈的词风,而今夜的这首词瑰丽和婉,大不同寻常,就是拿来同晏殊、柳永的婉约词派比也是丝毫不逊色的,我知道在寻寻觅觅中他找到了那个人。
作家余杰有一次在中学语文教参书上发现自己的一篇文章被选用,一开始还觉得十分荣幸,他看后面有十道阅读题,诸如划原文的一句话询问作者的本意,他尝试着做了一遍,对照答案后,倒吸一口凉气:十道题没一道做对的。他只能感叹出题的语文老师比他这个作者更了解“作者的本意”。
禅宗的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真正的修炼在个人不在别人眼中,不要被所谓的正确答案吓住,你看到了、想到了、那就好了。
马未都先生曾说历史没有真相,文学的空间就更大了,它的魅力也正在于此,一样的文字别样的解读。
我估计辛爷如果穿越过来,面对各种解读他一如既往保持沉默,只在心里默默的说上一句:“扯,真能扯,元宵节出来逛逛,看到美丽的姑娘写首词,给我整出这么多事来,总之你们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