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行孝要趁早”因为父母老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你的想象

我的这篇文章要写给父母尚在的人。也希望看了我的文章之后能对你有所触动,而真正做到在父母身上不留遗憾。

为什么说行孝要趁早?这句话在大众的认知里就是一句劝世贤言。我们都知道这句话,但不一定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下面我要写的是我父亲逐渐衰老的一些变化,如果你能认真看完,也许你会对“行孝要趁早”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当然,不感兴趣的现在就可以划走了)

父亲今年80周岁了,而我忽然发现他好像变成了一个还未懂事的孩子。

在我一贯的印象中,父亲伟岸、高大,充满智慧,而这样的变化实在让我始料未及。

我们兄弟几个都在城市里,平时和父母只是打打电话,聊上几句。父亲一般很少说话,听母亲说父亲的记忆力减退的厉害,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可我们总是不以为然,想象中的他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

父亲读过书,是那个时候的完小毕业生。毕业以后就当了下乡干部。因为那个时候的父亲少不经事,最终放弃了那份能当国家干部的差事回了家。

后来,十几岁的他就背了行囊和大人们一起去了省城的东山煤矿当工人。

当年一同去当工人的有我们村里的,也有附近村里的人。我父亲算是年龄最小的。背了铺盖卷夹杂在大人堆里,硬是步行几百里路,到了煤矿上。

当工人虽然很艰苦,但父亲能吃苦,和大人们干一样的活,挣着一样的钱,从不喊一声累。

那个年代的农村更艰苦,社员们按劳动力挣工分。家里劳动力多,工分就挣得多。秋后就可以多分量。

奶奶是旧社会过来的人,经历过那些动荡的年代。对父亲外出当工人本就不同意。她希望孩子们都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好好生活。生怕出门在外有些闪失。

父亲走后,奶奶每日思念儿子肠饭不思托人烧话让父亲回家。

时间越长,奶奶想念儿子的心越发强烈。就写了一封信,谎称自己病重,让父亲见信立刻回家。

父亲无奈,只能辞了工作返回了家乡。从此父亲就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当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父亲读过书,在村里算是文化人。再加上他身材魁梧,力气又大。干活从不偷懒,为人又正直,因此很受人们的尊敬。

听母亲说,父亲还当过两年队长,但是他不愿意和其他的几个干部同流合污,搞一些公饱私囊的下作手段。因此而遭到排挤,就自动退出了领导班子,做自己的普通社员。

年轻时期的父亲诚实肯干,力气大,曾被评选为“劳动模范”“毛选尖子”,到县政府开过会,领过奖。

我们这地方煤矿多,父亲是一名石匠,被选中了去一座新煤矿当开矿工人,挣着和村里人一样的工分,还另外给补贴十几斤的玉米窝窝。

当时的煤矿开凿全靠人力,父亲从地面开始干起,向下打了51丈深的直井,然后再打平行巷道,直到煤矿投产产煤。

后来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我们家分到了土地。我忘不了父亲领着我们全家第一次到我们的责任地里干活的情景。

我们几个孩子在那几块地里跑上跑下,跌跤打滚,别提有多高兴。

父亲说终于有了自己家的土地,有了土地就等于有了一切。我们可得好好的耕种,再要是收不下粮食,吃不饱饭,就只能愿自个儿了。

那一年,我们全家在那几块地里付出了很多,父母几乎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翻地,下种,除草,施肥。

到了秋天,看到长势喜人的庄稼。人们都说是个丰收年。

收获的时候总是无比喜悦的。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粮食。

堆成小山的谷子,高粱。连地窖里都快要放不下的萝卜,土豆。那种满足感,成就感。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疲惫。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家再也没有饿过肚子。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分,农民的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父亲也和村里人一样,出门用手艺挣钱。

父亲特别心灵手巧。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干过木匠,打家具是一把好手。也当过石匠。我们镇里修石拱大桥的时候,父亲是一级大师傅,得过奖。

父亲还写的一手好字,过年时很多人都请他写对联,从腊月初要一直写到除夕。父亲还会手工雕刻,闲下来的时候经常给别人雕刻名章。

父亲看的书多会讲故事,我们哥几个就是听父亲讲的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父亲还是一名老中医,号脉针灸开药方。比如感冒发烧肚子疼的一些常见病症,父亲的几针下去就会手到病除。

父亲很倔强,面对强权,横眉冷对,从不屈服。可他又很慈祥,对我们子女从不发火,从没动手打骂过。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后来我们兄弟几个都娶妻生子,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也不在外出了,和母亲在家里守着那几亩薄田。

为了生活我们很少能回家,一年除了春节都在外面打拼。父母虽然上了年纪,但还算硬朗,每年回家,母亲的小米粥永远是我们的最爱。而给父亲汇报工作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父亲听着我们的汇报,给我们分析,和我们探讨。兄弟之间如果有了矛盾,分歧, 父亲能给我们主持公道。是非对错,他可以分得清清楚楚。

疫情三年期间,我回家的次数更少了。有一年春节也未能回来。可当我再次回到家里时,父亲的变化一下子让我感到了意外。

父亲的记忆力确实衰退的厉害,人也变得迟钝了很多。

我问了他很多以前的事情,他都说记不起来了。我很吃惊,这些事情可都是你以前经常给我们提起的。

《三国演义》的故事,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他现在居然也不知道了。我说刘备,关羽,张飞,你总会记得吧?

可他说也不太清楚了,好像以前知道。

最让人揪心的是村里的很多人,父亲都记不得姓名了。不知道谁是谁?有时候竟然连自己的家人们都叫不上名字来。

父亲确实老了,而且好像是一下子就老了,根本不给我们反应的时间。昨天还是那么的睿智,一觉醒来就好像成了不懂事的孩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返老还童吗?

现在我才体会到这个词原来是这样的残酷。

我们都说,行孝要趁早。但有谁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呢?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石。

父母的健康和寿命是有限的。趁着他们还健在、精力充沛的时候,我们应该尽早行孝,尽早表达我们的感激和关爱。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私的爱和辛勤的养育之恩。在他们年老体弱时,我们应该尽早回报他们,关心照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与尊重。

行孝要趁早,不要以为父母还健在,自己还年轻,行孝的事以后再说。也许在你还抱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一不留神父母就老了。他们老去的速度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让你望尘莫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