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赞》读书笔记】
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写一篇自媒体文章,竟然可以有这么多类型的标题!所以知名创意人、作家东东枪在推荐序中说《秒赞》这本书只有桂枝才写的出来。作为新手,这本书确实可以放在床头枕边,作为一本工具书常翻常新!今天继续更新几套标题“公式”!
加上“你”
人与人交往,需要基本的礼貌与尊重。推广到写作中也是一种写标题的方法。社交媒体的标题跟人与人面对面一样,同样是一对一的交流,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标题就是我们需要讲的第一句话,说这句话的时候就需要“看着”对方。
一篇文章即使点击量再多始终是一个人在看一部手机,所以我们在写标题的时候需要尊重对方,加上你。
来看组没有“你”和有“你”的标题的区别:《世界最美的小村落》,再美的村落,也只是静静地在那里,看过,了解过,然后呢?与我无关,看不看纯粹看心情!可是在标题中加上“你”呢?《世界最美的小村落,怎能缺了你?》,仅仅一个标题,就瞬间把读者“裹挟”进了这篇文章!再美的地方,如果没有你,也黯然失色!你难道不想点进去看看?再如《十个神奇的错视觉》,换成《十个神奇的错视觉,你有没有看错?》,你会不会想点击进去亲眼看看,究竟有没有看错呢?
人们普遍有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心态,这是由于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不理会也不会带来任何损失,一旦标题中加了你就能够马上邀请对方参与进来。作者说:没有“你”绝对不是好事,如果没有“你”好标题从何而来?
搞错了
固有观念,一般经不起时间与事实的考验,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误解。那句被奉为圭臬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哪个女生能接受如此谬论?
其实大家都认为固有的看法有错,希望获得正确的答案,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些固有的看法和说法,轻松写标题?
我们可以利用社会普遍的看法和认识来写标题:《谁说内向的人不具竞争力?》,在社会普遍的观念中,内向的人社交能力有所欠缺。但是有几个内向的人会认同这个观点呢?看到这个标题,大家都希望能为自己正名!还有《别以为秒回微信等于高效率,老板可能对你另有看法》,面对老板的信息,一般人看到就直接跳起来,争分夺秒地回复,标题却告诉我们,在老板眼里可能不一定代表高效率?
列个清单
这类清单式的标题十分普遍,作者告诉我们有三个好处:第一清晰,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需要什么;第二方便理解;第三有获得感,这类文案一般充满了干货内容,读者一看就知道自己将能获得什么。
清单式标题的基本元素包括数字,内容核心,以及利益点。比如《做不好文案有三大原因,教你如何面对》,很明显,数字:三;内融核心:做文案;利益点:根据这篇文章,我们能做好文案!
写清单式标题的关键必须从内容入手,如果内容能够梳理成清单变成多少个原因,多少个答案,多少种结果等等,读者就可以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学会马上能看到效果。清单是一张清楚的单,你给了,人家就买单。
问题是
作为两个男孩的爸爸,平时交流中,最多的就是回答他们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简直是个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
可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却越来越不爱发问,有些是基于自尊心、安全感;有些人抑或是人长大了,便对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变得麻木。
问题式的标题却有其独特好处:
“1、一个问句标题等于向对方发出一次邀请,请对方参与进来;2、问题能加强对话感,为你打开沟通之门;3、问题让对方感到事情与他相关,具有针对性;4、问题引领目的问句,标题能够把受众引导到你的答案上来;5、问题往往能够让人感到事情迫切,能激发行动;6、问题迎合成年人参与的好奇心,吸引眼球。”
你肯定是有答案才会写出问句式的标题,这种写法一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因为没有人能够容忍问题,没有答案,看见问题,人们自然而然会从你的推文中寻找答案。
指南与秘籍 到陌生地方,我们总希望有人领路。在旅游之前,我们也会参考各种攻略。指南与密集累的标题能够指引方向,让人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少走弯路。《深度学习终极指南,看完这13步即刻升维》指南和秘籍的核心是赋予对方资源和方法,再加上利益点,让对方感到收获更大。社交媒体上的理想指南和秘籍也一样,内容创新读到有意思必然引人入胜。
千万别错过
就像我前一篇所说,起标题是揣摩读者心理的一个过程,这类标题就是!很多人害怕自己成为局外人,一旦错过社交媒体上人尽皆知的事情,会产生焦虑和失落感。害怕错过是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多少人为了抢一个限量版名牌包包彻夜排队,所以利用害怕错过的心理是一种写标题的好方法。
《有些东西过去了便永远不再来,例如这款冬季限量版》这类标题是不是很眼熟?商家们惯用的饥饿营销!这种方法结合了紧迫感和威胁性,调动起对方内心潜在的恐惧写的时候多注意情绪的把控和调动即可。怕错过去,便会凑过来。
结语:善用标题,是“术”也是“道”
林桂枝老师《秒赞》这本书,关于标题的读书笔记就已经满满四篇!确也囊括了所有新媒体文章标题的类型,东东枪评价这本书是“术中有道”,林桂枝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写文章的方法、公式、招数,还有就是这些技法背后的“心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发现这些东西的眼睛:用心观察生活!这才是其中的“道”!
相关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