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7 周二 晴
打造“优等生”素质的第一步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比起短期的学习成绩,责任感是人生中更重要、更深厚的品质。因为一个人即使才华出众,如果缺乏责任感,那他在未来的职场上也很难发挥一技之长。
什么是责任感呢?是一个人“必须做”的事,还是“应该做”的事?这个问题对成年人几乎具有等同的意义,然而对于孩子来说恰恰相反,“必须做”的事往往是父母老师强加给自己的,而“应该做”的事,才是自己觉得需要去做,而且还要想办法做的好一点的事。

培养孩子责任心的一个关键点是扩大孩子“应该做”的清单,并让孩子感受到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之后的那份成就感。
对自己(学习,健康,意志,品格,生活,时间……)、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对集体、对社会都需要负责。
责任感是一种需要分龄培养的能力:
学前阶段:用快乐体验滋养责任感
上学以后:家长变懒,让孩子变勤快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要期望靠某一件大事来引发质变,是需要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孩子从意识到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最后沉淀成习惯和品质。
每当孩子求助我时,都有这样的开场白,“妈妈,我需要你的帮助,因为……,所以……而且我自己也会做到……”这过程让孩子明白,需要和责任是绑在一起的,他如果不完成自己的责任,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我们不但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人,还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成为一个自己,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对自己、对世界负责的雄心和能力。
责任心贯穿孩子的一生,尤其当孩子进入职场后,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为自己带来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做事做人会有一条看不见的责任底线,在指引他,由此更容易得到上级和同伴的认可、尊重和喜爱。
责任心的养成需要在承担中获得,不怕犯错,给孩子信任和机会,让他在行动中获得成功的幸福成就感,在犯错中接受自然惩罚的结果,孩子也就在承担中养成了责任心。
1、生活中的细节小事
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比如主动完成任务,不抱怨困难等。这种习惯可以逐渐融入到你的生活中,使认真负责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
2、拒绝依赖他人
避免在工作中依赖他人,遇到问题尝试自己解决。比如,如果销售业绩不佳,应从策略或执行层面寻找原因,而不是归咎于产品或团队。
3、将集体的兴衰视为个人责任
在工作中,应将团队或企业的成功和失败视为自己的责任。这种态度不仅有助于团队的成功,也能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
4、不推脱责任
勇敢承担责任,不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这种态度可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5. 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不要轻易给出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尽全力实现。这种诚信行为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一环。
6. 容错机制
在工作环境中,建立容错机制,允许员工在试错中学习,而不是因为错误就受到严厉惩罚。这可以鼓励员工更积极地参与工作,勇于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