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庆会,焦点网络初级七期,湖北宜昌,原创分享第9天(2017年12月14日)重视语言的力量

                重视语言的力量

        一日,与朋友闲聊,朋友讲起孩子的学习,说她姑娘情商低,智商高,这样语文成绩不好。我问朋友,这句话孩子知道吗?朋友不以为然地答道:她当然知道啊,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听后,很有一番感触。

      首先,情商低智商高,这是典型的贴标签行为。暂且不评价这样的定论客观与否、真实与否,仅乱贴标签便是不当行为。有句话道:家长的嘴都是开过光的,说什么就会来什么。从心理学层面来讲,这是语言的暗示作用。这样的语言多了,在孩子心中会埋下情商低,智商高的种子,也埋下了语文成绩不好的种子。语言的不断催眠与暗示,长持以往,孩子自然会情商低,智商高,自然也就语文成绩不好了。似乎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其次,这属于明显的外归因,且是一种错误的外归因。语文成绩不好是结果,归因为孩子情商低也就罢了,可智商高,照理也应该有能力把语文学好啊?呵呵。显然,归因明显缺乏合理性。语文成绩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一定的语感作基础,有一定的阅读为根基,加外理解力、基础字词的落实情况、课堂听讲情况等等,其影响因素之多,哪是一句情商低就导致语文成绩不好的全部理由呢?显然荒谬至极!

      再次,如此说法只会让孩子消积,很难产生积极推动力量。作为家长,所有的语言和行为,都应本着尽量给孩子“赋能”的原则,而不是给孩子“负能”。试想,语文成绩不好,家长已经帮孩子找到原因了,孩子当然更是要让这个原因成立,并且用实际结果来验证这一原因。一旦语文考砸,孩子便会拿出这个原因来当挡箭牌,心里也会泰然处之。于孩子而言:语文成绩不好很正常啊,因为我情商低嘛!看看,多好的理由和托辞!

      试想,有了这样的理由,孩子还会有上进心吗?还会去努力探究其他途径来提高语文成绩吗?推而广之,也许孩子哪一天其他科目成绩下滑,想必也会搬出这个能上台面的“理由”来为自己的不努力与不勤奋而解脱吧!趋利避害毕竟是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孩子都是聪明的,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教育孩子的路上,家长要充分利用好“语言”这个重要工具。语言,可以是打开心扉看到希望的一扇窗,也可以是割裂梦想阻碍发展的一面墙。

      家长理应做一个好的催眠师,通过大量的正面语言去给孩子赋能,带领孩子构建正面信念系统,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快、跑得更远、飞得更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