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要变,或快或慢。
——衡·Isabella 小感悟
文|衡·Isabella
当少数人被放到单纯而特定的环境中时,人性的诡魅迷离便丰饶地凸现出来。由话剧改编的影片《驴得水》证明了这一点,这不是一部群演浩浩荡荡,场面宏大宽广的片子,因为它需要用片中每一位特色鲜明的人物汇合到一起,呈上一碗料足味劲的酷辣锅,汁水物料一股脑的倒进你的胃里,直扼咽喉。
片名看上去有些让人难以想象:这究竟是怎样一部片子,会起这么“抽象”的名字?
关于驴得水的故事,导演周申提到过来历,那是在2009年初的一次饭桌上,几个朋友席间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就把这头驴向上级虚报成了名为“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随后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学校里的人只能找各种借口搪塞。
以这个小故事为蓝本的《驴得水》最先通过话剧的面貌示人,我并没有看过话剧版,但电影版的它,也周身环绕着话剧的气质。得益于话剧改编,《驴得水》的台词、表演都够辣。电影出场人物加一起不过十余人,戏份重的五个,以一所小学为主要冲突之地而展开,在这样有限的环境里,人性的美与丑好似被放大100倍般呈现出来。唯一一位不是老师,却又同这些人一起生活的,是孙校长的女儿孙佳,孙佳成了五个人当中最后的良知体现。泼辣不羁也兼具懦弱逃避的张一曼,浮夸贪财又见风使舵的裴魁山,高喊理想却毫无底线的孙校长,火爆耿直也难逃巴结的周轶男,这四个人组成了一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四个人都有污点,却又都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相聚,在经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之后,所有人都模糊了最初来这所小学的目的。
好像那头名叫得水的驴,可笑么?可笑。荒诞么?荒诞。讽刺么?讽刺。笑料的背后,我们都无法跳脱的是影片通过人物周旋较量甚至互相侵吞时迸射出的可笑、荒诞、讽刺,这哪里是一座小学校,这明明是一座人性究竟得以荒谬至几许的试炼场。
荒谬越滚越大,最后荒谬给荒谬了一个不荒谬的结尾。
没有大牌演员,没有豪华场景,凭着话剧基底一样能深入人心的影片,如果只关注它头顶的那一枚“开心麻花”的标签,显然狭隘了。它的酷辣之处,在于既能辣的爽到你,又能辣的痛到你。
如同导演周申所提到的那样:“这个故事就是在看,这几类人在事件当中的妥协和变化。其实这个电影想反映的就是,由于他们都没有信仰,所以他们最后都是坚守不住的。”
2016.10.21
——衡·Isabella 【变得快,才有戏】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