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文化

过年回家是一年的期盼,不管在外过的怎么样,回家的那份温暖能让人忘却一切不快,也会让人为来年的努力更加笃定方向!这次和朋友聚会聊到家文化。今天就想写写。

今天的主题:“家文化”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

“家”可以是三口之家,也可以是一个国的家,

中国人历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说明“家”与“国”的关系。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到家国天下。

比教育更高的境界是文化,而家庭教育的更高境界是“家文化”。

什么是家文化?

如果把家看成一个人,请问:这个人的性格特质和行为特质是什么?

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就能理解家文化是什么了。

家文化,是一个家庭的人格特质、行为模式,以及这种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传承和创新。

一个朋友聊到她的外公对她的影响。

她的外公是一个文化人,而她的外婆是一个农村主妇。

她问自己的外公,是否会感觉自己这个文化人,娶了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婆而感到委屈?

外公的回答是,我很感恩你的外婆,因为她养猪干农活,让我可以读好书,让我可以干好自己的工作,你的外婆是伟大的,是了不起的。

文化,不等于知识。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

有多少人有知识,有文凭,却缺失真善美的素养,干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

还有很多人,即使知识层次低,甚至是个挑大粪的农民,却可以培养出善良、上进、有担当的孩子,这些孩子甚至成为了国之栋梁。

所以,真正的文化,不是认识字,不是懂数理化,而是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

真正的人是什么样的?是善良的,利他的,担当的;是懂得建立自我。

想起了我的外婆,她不识字,却是一个明理、识大体、有智慧的人,成为了我们乡里的从事妇女工作的优秀工作者。

她是我人生的榜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人格力量在不时地提醒我,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六祖慧能不识字,却写出了一首伟大的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是中国禅宗的祖师爷,从他开始,展开了生气蓬勃的中国禅,他的思想言行被弟子编为《六祖坛经》。

所以,什么是家文化?

一个家的性格特质和行为习惯,就是这个家的家文化。

如何建构好的家文化?

中华文化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参照,可以指引我们架构每个小家的家文化。

这两个重要的参照是什么?

第一个参照,是人心都是向善好强的。

第二个参照,是重情厚德。

向善:上善若水,止于至善,致良知。

好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