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边,一张通往昆明的火车票被丢在杂草丛中。
臭烘烘的垃圾桶里,一个已经白骨化的十三岁少年的尸体被法医拉走。
经过法医检查,他们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有多种伤痕,好像在他死之前,有多个人用多种不同的工具打过他,而且每种伤痕都很重,看得出打他的人下手颇狠。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亏心事惹到了什么样的人,才遭此毒手?
这是电视剧《法医秦明》中的一个案子。当最后真相大白,这个真相却让我异常难受。
死者名叫卢甄,十三岁,一名初中生,父母离异,他的抚养权判给了父亲,所以跟着父亲过。他爸爸又娶了一个老婆,婚后又生了一个儿子。爸爸经常在外面打工挣钱,家里只有他,他后妈和后妈的孩子。
在外人看来,卢甄一定是一个学生混。他抢劫放学路上的低年级学生,威胁他们把钱交出来;他不好好上课,陪着班上市领导的孩子天天逃课去打拳。他肯定不受老师同学和家长待见吧,这样的人一开始就容易让人把他当做社会上的危险分子。
警察首先找来卢甄的好朋友顾风进行调查。顾风害怕极了,因为真的是他把卢甄丢到水塘里又最终拖到垃圾桶里的!警察问他的时候他生怕查到他头上,先曝出了另一个孩子的名字,名叫李立。顾风说李立经查打卢甄。
警察立刻抓来了李立,可是他很快被排除嫌疑。他承认在卢甄死亡当天的上午打过他,那是因为卢甄在他的地盘上抢劫,所以出手打了他两拳。李立的拳头解释了卢甄右眼处的伤。
可是他身上那些U形伤痕怎么解释?从李立口中,警察得知另一个孩子也常常打卢甄,那是他们市领导的一个孩子。
我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欺压普通百姓的案子,可是并不是。
警察和法医在一家拳击馆找到了那个孩子。细心的法医发现,戴着拳套打在沙袋上,沙袋上确实出现了U形痕迹。
可是经过一番调查询问,他也被排除了嫌疑。因为卢甄是自愿当他的人肉沙包,五十块钱一次。
线索又断了。警察和法医决定到卢甄家里看看。
卢甄家里陈设非常简单,一看就知道是很普通的家庭,家里只有后妈和弟弟。警察在他屋里寻找线索时,意外发现他的一个相框里藏了一张一个女人的照片,照片背面右下角有两个小字: 昆明。
这个女人应该是卢甄的亲生母亲。
法医秦明和助理并没有在卢甄家里发现太有用的线索,但是在他家门前的池塘边却发现了一双全新的拳击手套和一张通往昆明的火车票!
随之他们又有了一个重大发现,池塘边只有两户人家,一户是卢甄家,另一户就是顾风家,而顾风和卢甄又是好朋友,按照在水塘边发现的东西进行逻辑推理,顾风极有可能是卢甄生前见得最后一个人!
顾风再一次进入警察视线。知道再也逃避不了的顾风老实向警察交待。
那天,卢甄确实拿着车票向他道别,还买了一副拳击手套送给他。可是顾风对卢甄的离开很不满,他认为卢甄的妈妈是个狠心的女人,早就抛弃了卢甄,卢甄干嘛要为了一个抛弃他的人而离开自己的好兄弟?卢甄坚持要去找妈妈,他俩为此大吵一架,盛怒之下的顾风猛地推了卢甄一下将卢甄推倒在地,卢甄随即死亡。
吓坏了的顾风手足无措,惊慌之下将卢甄的尸体推向池塘中。
法医第一次做尸检,查出卢甄是由于脾脏破裂而死亡。被人猛推一下倒地就会导致脾脏破裂死亡吗?事情真的只有这么简单?
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的法医决定再做一次尸检。他们更加认真地辨认卢甄尸体上那些伤痕,这次法医发现他腰部那些U形和小方形的伤痕倒像是用高跟鞋踢出来的。女法医突然想起,卢甄的后妈穿得是高跟鞋!
致命的真凶终于找到,原来是他后妈的高跟鞋。
可是他的后妈真有那么可恶吗?当时的情况是卢甄那个三四岁的弟弟把卢甄辛苦攒来的车票钱当成纸全撕了,撕得一干二净!能够见妈妈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可现在被弟弟毁灭得无影无踪,他能不恼怒吗?一气之下,卢甄拽过来弟弟就开始痛打,而刚下班的后妈还没进家门就听到儿子歇斯底里的哭声,一进门就看到卢甄在痛打自己儿子,她怎能不生气?她只是出于保护自己儿子的本能一把拉开卢甄,转身踹了他几脚,哪有想害死他?
能怪他弟弟吗?毕竟是他撕碎了钱。可是他才只有三四岁,如果家长没有教给他金钱的意义,他怎么知道金钱不能当他的玩具?
怪顾风吗?可是顾风也只是个孩子,出了人命关天的事,他早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了。
怪那个市领导的孩子吗?但他并没有强迫卢甄做他的人肉沙包啊,他是自愿的,因为可以挣钱。
能怪谁呢?是不是怪卢甄自己,谁让他抢劫低年级学生,谁让他不好好上课却要当别人的人肉沙包,活该被人打!这样的坏孩子死了也不可惜!
可是不管他抢劫还是当陪练,都只是为了一张见妈妈的火车票啊,而不是去胡吃海喝沉迷游戏。
与顾风道别的时候,他对顾风说:“我爸和我后妈他们一家过得挺好的,我就是多余的,我不愿再打扰他们。我爸有老婆孩子,可我妈不一样,她是一个人,她很孤独,我要去陪她。”当他攒够火车票钱的时候, 他打开日记本,在上面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地写下他终于可以见到妈妈的心情,写得那么专注用心。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被列入学生混的黑名单还合不合适。
这样一个迫切想去陪伴妈妈的孩子却死掉了,死亡时身上不仅留有那么多的伤痕,还有不明实情的人们对他的偏见。
上英语读写课时为学生讲解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这一阅读技巧时,提到了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说过的一句话“Everything we hear is an opinion, not a fact; everything we see is a perspective, not a truth.” “我们所听到的一切只是观点,并非事实;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视角,而非真相。”这句话用在这里多么合适。
人们只看到了那个孩子犯坏的一面,自然而然他就归入混混的行列,却没有想过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的,每个人都很忙,没有过多闲暇的时间弄清楚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了不遵守校规校纪的坏孩子。
对于卢甄来讲,如果非要怪谁,我觉得错误的源头也应是 他父母的离异。父母失败的婚姻却苦了孩子,让卢甄短短的一生中错失了多少关爱受了多少委屈!
社会上不知道还有多少像卢甄这样缺少关爱又陷入迷途的青少年。家长怪他们不明事理,惹是生非;学校嫌他们叛逆无赖,不求上进;社会给了他们一个“不良少年”的集体称号。好像他们一开始就是麻烦不断的混混一样,背后的原因问都不用问。
当悲剧出现就已经是悲剧,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确确实实不在了。
那张见妈妈的火车票永远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