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西魏王朝的统治者宇文泰和他的谋臣苏绰一段对话。
(宇文泰)问曰:国何以立?(怎样治理国家?)
(苏绰)曰:具官。(具官,即配备官员)
(宇文泰)问:何以具?
(苏绰)曰: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问:贪官何以用?(为什么我要任用贪官呢?)
(苏绰)曰:为君者,以臣忠为之大。臣忠则君安,君安则社稷安矣。然无利则臣不忠,官多财寡,奈何?(对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臣对你忠诚。群臣忠诚,皇帝就安心;皇帝安心,社会就稳定。可是你想让部下忠心耿耿地卖命,你就得给人家好处。可你又没那么多钱给他们,那怎么办呢?)
(宇文泰)曰:为之奈何?(是呀,那怎么办呢?)
(苏绰)曰:予其权,以权谋财,官必喜。(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权去搜刮钱财,获得好处后必然会高兴啦!)
(宇文泰)问:虽然,官得其利,寡人何所得?(虽说如此,但大臣们大获其利,那我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苏绰)曰:官之利,乃君权所授,权之所在,利之所在也,是以官必忠。天下汹汹,觊觎御位者不知凡几,臣工佐命而治,江山万世可期。(他们获得好处,是因为你授予的权力。有权自然就有利,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官员们必然对你忠心耿耿。要知道天下乱哄哄的,皇帝宝座有多少人在觊觎啊?但有这些忠诚的贪官维护着您,皇上的江山,万呀么万年长!)
(宇文泰)上叹曰:善!然则,贪官既用,又罢弃之,何故?(高!实在是高!既然咱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贪官呢?)
(苏绰)曰:贪官必用,又必弃之,此乃权术之髓也。(既大胆用贪官,又高调罢免惩治贪官——这就是治国权术的精髓所在。)
(宇文泰)移席,谦恭就教曰:先生教之!(宇文泰往苏先生身边凑近,满脸堆笑:“请老先生您接着指教。”)
(苏绰)笑对:天下无不贪之官,贪墨(指贪污)何所惧?所惧者不忠也。凡不忠者,异己者,以肃贪之名弃之,则内可安枕,外得民心,何乐而不为?此一也。(天下没有不贪的官。官员贪污有啥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不听你的话。凡对你不忠诚的,你就以肃贪的名义罢免他。既可巩固政权,又能获得百姓拥戴,何乐不为呢?)
其二,官有贪渎,君必知之,君既知,则官必恐,恐则愈忠,是以弃罢贪墨,乃驭官之术也。不用贪官,何以弃贪官?是以必用又必弃之也。倘或国中之官皆清廉,民必喜,然则君危矣。(官吏贪污,把柄就攥在你手里了。你既抓住把柄,他就诚惶诚恐,对你毕恭毕敬,忠心无二啦!因此惩治贪腐,是驾驭部下的一大法宝。如果你不任用贪官,又怎么谈得到惩治贪官呢?所以,我们对贪官,既坚决任用,又要进行惩治。如果全国官员都清廉不贪,那老百姓自然高兴,可是你这个政权就危机四伏了)
(宇文泰)问:何故?(这是什么逻辑,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呢?)
(苏绰)曰:清官或以清廉为恃,犯上非忠,直言强项,君以何名弃罢之?弃罢清官,则民不喜,不喜则生怨,生怨则国危,是以清官多不可用也。(清官因操守清廉,无所顾忌,就会梗着脖子批评你,冒犯你。你又能琢磨什么借口来除掉他呢?你毫无理由地罢免清官,老百姓肯定不高兴。老百姓不高兴,就会引起民愤,那国家就危险了。清官大多是刺头,所以不能任用。)
(苏绰)厉声曰:君尚有问乎?(你还有问题吗?)
(宇文泰)大惊,曰:尚有乎?(您还有什么指教?)
绰复厉色问曰:所用者皆贪渎之官,民怨沸腾,何如?(如果你任用都是贪官,使老百姓的怨愤就像开了锅的沸水,你怎么办?)
(宇文泰)上再移席而匍匐问计。(宇文泰爬过来,靠近苏绰,虚心请教:“您说咋办呢?”)
绰笑曰:斥之可也。斥其贪墨,恨其无状,使朝野皆知君之恨,使草民皆知君之明,坏法度者贪官也,国之不国,非君之过,乃官吏之过也,如此则民怨可消。(对大贪官,毫不含糊地罢免严惩,让朝野臣民都知道你对贪官恨之入骨,让乡间民众都认为你很英明,而败坏国家法度的是那些贪官污吏。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和你无关,全都是那写贪官造成的。你这样办,百姓的怨气就涣然冰释了)
(宇文泰)又问:果有大贪,且民怨愤极者,何如?(特大贪官,民愤极大,如何处置?)
(苏绰)曰:杀之可也。检其家,没其财,如是则民怨息,颂声起,收贿财,又何乐而不为?(对大贪官处以极刑,抄家没收全部财产。这样做,民怨就平息,百姓就歌颂,没收的巨额财产就收缴国库,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苏绰)遂言之: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总之,任用贪官培植死党,铲除贪官消除异己,诛杀贪官平息民愤,没收贪腐充实国库,这就是千古来帝王玩弄的治国权术啊。)
上称善。
宇文泰颔首称是。
要点总结:
- 用贪官,弃贪官。(用贪官,维护权力;弃贪官,铲除异己。)
- 清官多不可用。(清官大多是刺头,所以不能任用。)
- 用贪官以结其忠,弃贪官以肃异己,杀大贪以平民愤,没其财以充宫用,此乃千古帝王之术也。(帝王之术,精辟入理!以今观之,原来如此!)
所以杀贪官?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
对话出自《具官论》,作者苏绰,字令绰,京兆郡历陵县人,北周至隋朝时期的官员、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