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儒林外史》为清朝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种种生活琐事,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们的真实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其中周进周老师,同家喻户晓的范进一样,都是当时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儒生。
周进,毕生都在考学,却一直未中,六十多岁了还是个穷困潦倒的童生,后在姐夫金有余及其朋友的资助下捐了监生,后一朝及第,跳出泥淖,飞黄腾达,风光无限。
01 未中学前,受尽屈辱
周进虽是个老童生,但他教的一名顾姓学生很是出息,三年后便中了学,这顾学生家人也颇为得意,一般来说,是该好好感谢下老师的栽培之恩了吧?
于是顾家将这周老师请了来,尊在首席,却点了一出梁灏八十岁中状元的戏,这不明摆着羞臊周老师吗?还好末尾摆出梁灏学生十七八岁就中了状元之事,才把这戏论出些道理来。
要说这周进过得也真是凄惨,数十年如一日地经受着物质上的穷困和精神上的羞辱。
周进辞了顾家后,又被薛家庄请了当先生,会师宴上年轻秀才梅玖,对这个“花白胡子的老童生”轻慢至极并不起身,还对众人说:“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
意思是说,我是什么人?新晋秀才!比这老童生地位高着呢,我主动和他打交道,岂不失了礼节?
此一句话之尖刻,让一直隐忍做人的周进也被逼得不与他客气起来,自己作揖入了首席。
但梅玖并不罢休,看周进吃斋不吃肉,做了七字诗来取笑他:
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众人会意,哈哈大笑,把个周进囧的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最后这梅相公还不忘指出,别看周进胡子一大把,可还不是秀才!
说罢他又起哄,怂恿大家给周进敬酒,预祝他考中秀才,直羞得周老师脸上红一块白一块。
会师宴毕,周老师数数收上来的钱,还不够一个月饭食,但也无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捺定性子,教村里这七长八短蠢笨淘气的几个顽童。
他被安顿在观音庵里,每日二分银子在这庵中和尚家代饭,但就这点银子还被和尚克扣的所剩无几,每天吃的也只是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而已,真是天可怜见啊!
一天,同是文人的王举人,为了避雨来到这观音庵,主人一般吩咐和尚煮了饭,让自己的管家把食盒里鸡鸭鱼肉堆满春台,便一个人大吃大喝起来,对一旁作陪面黄肌瘦,吃老菜叶的周进熟视无睹。
在他眼里,周进就是个不入流没身份的穷教书先生,连跟他同桌吃饭都不配,只随口像大爷一般问了周进几句话。
这王举人当天吃好睡好,末了第二天拱一拱手,走了!
只留这周老师昏头昏脑,将王举人吃剩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扫了一早晨。
周进半辈子饱尝辛酸,受尽屈辱,一把年纪了被人当众漠视奚落,也说不得半句,一切委屈不平都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吞咽,谁让自己没本事考不中学,谁让自己不如人呢,忍了吧!
真是凄惨啊,如此无视鄙夷、轻慢嘲讽之举,不知周进周老师经历过几何,以致后来都麻木了。
正如黄渤的一句话:
当你弱的时候,周围都是坏人。
你最穷最弱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谁也不会正眼瞧你,你也根本没有朋友。
你就是别人眼里的“软柿子”,任人揉捏。
什么人都可以嘲弄你几句,什么人都可以踩你两脚,你无力还击,只得一忍再忍。
世态炎凉,人心也总是趋利避害。
02 时来运转,风光无限
周老师迂腐不懂人情世故,后来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账房。
当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又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是不能进入贡院的,被看门人用大鞭子打了出来。
好在姐夫金有余看他可怜,给他几个小钱去看了,可他一进了号房,眼睛一阵发酸,想自己这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不可得,累年蹭蹬,只活得此番心酸屈辱形状,不觉悲从心来,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众人都慌了,一起扶着灌了水,只见他喉咙里咯咯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被扶着立了起来,可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会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
这周进越哭越伤心,真想把半生悲苦都哭将出来,于是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从一号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他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吐鲜血。
好笑的是,这场撕心裂肺,昏天黑地地哭,让周老师卑微屈辱的半辈子人生,从此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金有余和几个商客见他也着实可怜,想了他一桩心愿,于是凑钱替他捐了个监生,得了入场考试资格,这下周进不哭了,转而同众人说说笑笑。
后进场入试,“人逢喜事精神爽”,当下做了七篇花团锦簇一般的文章,到放榜那日,巍然中了!
这下,拜县父母,学师,典史什么的都上门来贺,县上的人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相与,一下子,周进周老师风光无限!
后又中了进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钦点广东学道,更加前呼后拥,成了人生赢家。
之前的学生更不用说,都想再拜周进为恩师,就连之前一直对周进极尽嘲讽之能事的梅玖,也把周进拱手尊为先生。
真个又应了黄渤那句话:
现在成名了,身边围绕的都是热情洋溢的笑脸!
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果然弱者被人欺,强者为人尊。
当你强大时,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只有当你足够强,或者站到足够高的高度,你才会发现自己身边居然全是好人。
为啥?没人敢得罪你了。
03 从苦难中来的人,最理解苦难
这周进当了学道,绯袍锦带,何等辉煌!
但他心中,曾经那个穷困卑微的老书生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所以他当看到花白胡须,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头戴破绽毡帽的范进时,一下想到从前的自己,他深表怜悯,顿发惺惺相惜之意,想着“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于是特意将范进的卷子看了三回,生怕漏了人才,后认定果然好文章,点圈划后,把范进填了头名,于是开启了范进的逆袭之路。
周进和范进同属一类人,他们数十年人生历程里尝尽人情冷暖,屈辱和辛酸,嘲讽和白眼,世态炎凉,实难尽述。
虽被八股文束缚了头脑,以“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j讲汉唐!”斥责魏好古,但看到他文字还清通,便也让他进了学,并不曾为难这个擅长诗词歌赋的年轻人。
不管怎样,周进依然没丢了善良的本质,并没有想着要报复谁。
无论是之前奚落过他的梅玖,还是无视过他的王举人,亦或是经常克扣他微博工资的和尚,他都没想过给谁小鞋穿。
数年后,范进被钦点了周进故乡的山东学道,周进对范进唯一嘱托便是:
我乡下有个学生叫做荀玫,不知可读的成书,若还在应考,果有一线之明,望推情拔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意。
周进为何单单要照顾这荀玫?
只因他对曾请他做过先生的荀老爹尤其感激,正是荀老爹在他穷困潦倒之时帮扶过他,使他感受过些许温暖。虽这帮扶也不过是 “炒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但也难能可贵了。于是周先生便想着来报恩了。
04 世态炎凉 人情淡薄
无论哪个时代,都能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当时文人把研习八股文,当做打开人生辉煌大门的钥匙,进了学便是鲤鱼跳龙门,华丽逆袭,从而跻身于上流人士。
现在呢?
赚了大钱,当了大官便是上流人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场景也在不时上演。
阶级固化严重的现在,哪个不像当初的范进周进一般,拼了命挤破了头执着地想往上爬?
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无比现实,大都是利益交换,你没价值没实力, 又有哪个想来鸟你呢?所以只有提升自己的实力,让自己有了利用价值,才有了和别人交往的筹码。
有句话冷冰冰,说出来令人绝望:
一切人际关系,本质上都不过是一场交易,包括友情、爱情、乃至于亲情。
可这恰恰就是这个现实社会的生存法则。
只有你强了,有价值了,你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人生路上,我们不得不学会奔跑,但谨记,莫要丢了自己的一颗向善的心。
只愿你识遍人间冷暖,内心依然善良;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