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绿色/绿色 -- 教你如何直击问题本质,会思考也是一种能力!


这个瓶子被称为水晶洞。当我们走入阿南肯达的能量中心时,我们便接触到这个水晶洞。这里有我们自身定义的所有水晶模式,以我们回应的方式回应,以我们反应的方式做出反应,全都是因为我们惯性模式。在水晶洞中我们接触到这些模式的结晶,我们需要将水晶洞中的一切消化吸收,整合我们的不同层面,以朝向我们个体化的旅程。被我们受限的模式所影响的个人成长的各个层面,无论是此生或是另一段生命(由老师,朋友,家庭,父母,权威人物或是其他模范人物), 都存在水晶洞中引領我们进入自我的影像。当我们开始探索水晶洞时,就是我们自我成长的开始,我们开始消化吸收我们用来确认我们真正身份的惯性模式。


我们把这称为个体化的过程。


个体化容许我们真正的创造力浮现出来。随着我们习惯的结晶模式被打破时,创造力就显露出来,这一切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了解自己是谁和是什么的新领悟。这个过程需要内在的平静。然而,这个瓶子意味着我们非常有创造力,能为自己创造空间,又因有这个空间而更有创意,去做我们要做的,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感受去做我们要做的,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感受进步,并可以清楚,简单的表达我们心中的感受。


这个瓶子同时意指着我们正经历的压抑和罪恶感,并创造出问题在我们本来所知并打算要去做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厘清事物的先后顺序。它可能暗指接受或是感到羡慕或忌妒。


在某个实验室内,一名实验员拧开水龙头,往一个玻璃水槽里注水。不一会儿,玻璃水槽就快要满了,当实验员准备关闭水龙头时,却发现水龙头竟然坏掉了。如果任由水继续流淌,工作台上就可能发生水灾,尤其是工作台上的仪器内还盛装了一遇空气就会自动燃烧的化学药剂,只要沾水,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实验员们一想到自己即将葬身于一片火海就吓得脸色苍白,他们深知几乎没有逃生的希望,毕竟化学药剂从爆炸到起火不过是一瞬间的事!这时候,一位实验员试图用手堵住不断流水的水龙头,然而不起任何作用,他绝望地流下了泪水,当时,整个实验室都在等着死神的到来。


就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一名女性实验员连忙拿起了一根捣药杵用尽全力向玻璃水槽砸去,把水槽底部砸出一个洞,才使得水流不至于满溢到实验桌上,这一行为使得这场危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化解了。


那个试图堵住水龙头的实验员被惯性思维束缚住,总以为要想使实验室解除危机,只能关掉水龙头。可是一时之间,坏掉的水龙头却无法关闭,于是他便绝望了。可是,那名急中生智的女性实验员却挣脱惯性思维的束缚,不走寻常路,在无法关闭水龙头的情况下,砸穿玻璃水槽的底部,让水往下流化解了危机,使大家都幸免于难。


英国的科学天才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正是庞大的“已知”构成了我们的头脑中的智慧,形成了强大的惯性思维的基础。  


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人类获得优势地位的几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大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其标志是出现了语言,人类自此能够表达推测性的主张。第二个转折点是大约3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其标志是人类脱离狩猎采集生活方式,开始种植植物,驯化动物,以及出现永久性定居点,这也是“文化革命”的时代。第三个转折点是科学革命,发生在大约500年前。经验知识的系统化积累,海上扩张,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以及资本主义的兴起成为其标志。第四个转折点是200年前发生的工业革命,市场经济的兴起和机器的出现是它的标志。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些时代的时间间隔:认识革命与农业革命之间也许不到3万年,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之间是300年,工业革命和数字革命之间是200年。变化的速度不仅加快了,而且加快了几个数量级,变化的时间间隔由数万年压缩至数百年。如果我们以此推断未来,这种时间间隔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总而言之,我们正处在以一场伟大的创造性文化大爆发的开端,这是由数字革命,由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生物和人工全面融合的前景(“融合革命”)所推动的。


在这种以变化速度为特征的环境中,任何个体的大脑都可能需要重新分配神经资源,这是人类大脑处理信息方式的重大变化。基本认知习惯,甚至是在相对停滞的环境中运行的潜在的大脑机制,可能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需要的习惯有很大的不同。


思路决定人的出路:“人们缺乏的不是做事的技能,而是缺少揭发事物本质的动力和好奇心,缺少怀疑一切的心态和对固有模式的怠惰。”


在某些时候,人的命运之所以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源于人和人思考力的差距。正确的思考不但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还要打破线性思维的束缚。新时代是个“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大部分的人在“封闭的盒子”里思考。


人们在各个方面均强调不要被惯性思维束缚头脑,但究竟什么是惯性思维?它对生活有什么危害?简单地说,一个人思考问题时的思路是单向的,总是不自觉地遵循以前的思考习惯-- 就像是子弹依靠惯性射击物体,汽车在公路高速直行,都很难及时改变方向。这就是惯性思维。它会造成思考的盲点,比如缺乏创新,不愿意对现状做出改变,经验主义和抗拒别人对自己观点的否定,等等。在本质上,惯性思维就是大脑对“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的坚持。


惯性思维很容易成为定式,或者说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让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在这个模板里面去运动,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及路线,思考的方式与作出决定的风格都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给你两张人物画像,一张画像上的人一表人才,另一张獐头鼠目,两人之中有一个是罪犯,你会指认哪一个?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獐头鼠目的那个人,这就是惯性思维在作怪。


与惯性思维相比,线性思考引发的问题更为严重。当人的头脑按照线性思考想问题时,他不仅会受到常识和经验的局限,还会被方向所约束,很难调整自己思维的方向。与之相反的是非线性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即是反惯性,也就是将单向的线性思考转化为发散性思考,它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千变万化,灵活地应对问题。


在某些时候,我们勇于突破常识,习惯或经验的束缚,从惯性的驱动下走出来,重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


成功者与平庸者表现出最大的成就在思维模式的区别上。平庸者经常采用并依赖于传统的逻辑思维和定式思考,甚至大多数时候用惯性思维来解决问题,不是A就是B,因此经验告诉他们应该如此。成功者却喜欢违反惯性,尽可能采用中间思维 -- 如果两种观点相互对立,他们会提出一个可以同时解决两种问题的最佳方案,而不是在A和B 之间做唯一选择。


周先生是上海一家大型商场的经理,做了十几年的零售行业,从业经验非常丰富。周先生坦言,在自己的工作经历中,他认为最难解决的就是商场和顾客之间的冲突,因为人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很难说明他们。


“我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商场内禁止拍照。但大多数商场为了吸引顾客,不会将之大张旗鼓的写在告示牌上。因此,经常有顾客因为不知晓规定而引来保安的制止,接着就会爆发争吵甚至是肢体冲突。结果,服务人员就给顾客留下了非常坏的印象,人们可能从此都不会再来光顾这家商场了。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但是商场保安和顾客之间的拍照冲突真的就无法调和了吗?


周先生解释说:”如果每一方都遵循自己的思维惯性,不想作出必要的让步,确实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年下来,商场因为拍照事件引发了很大的客户流失。后来他们的经理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 -- 专门开辟一个拍照区,将休闲娱乐的项目集中放到一个地方,并且建设不同的特色主题,明确告诉顾客这里可以拍照。


这样一个小的改变商场的顾客就回流了。


在这里其实可以回想一下:为什么在很多时候,有的人就是会为了一点小事而不肯转变思维,甚至钻牛角尖呢?让问题矛盾尖锐化呢?


当你对他人表现出共情时,他们的防范意识会下降,积极的能量会取而代之。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史蒂芬.柯维


当我们在争吵时,双方的伤痛一直不停积压,却得不到一个正向的解释时,我们经常会自己陷入思维的牛角尖,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进而增加怨恨的情绪。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来治愈伤痛。没有他人的帮助,我们只能不断地重复固有的思维模式,陷入负面的情绪的泥潭中而无法自拔。


人类文明从降生在地球上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创造与思考,从钻木取火到如今的智能化时代,思考与创新始终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任何一个小小的思考都参与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


比如条形码的发明。大部份只记住了发明者诺曼.伍德兰德,但其之所以能够诞生,最初源于一位超市高管对于收银台的工作要求 -- 他迫切想要一款能够高效地解决超市收银台信息检索的产品,以此将员工从繁杂的分类,检索和识别中解放出来。沃尔玛是世界上第一家使用条形码技术的超市,根据1980年的试用结果证明,这一技术使收银员的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半。


可见,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源于人类对高效的思考。人们如果不去思考高效,那么高效就永远不会产生,思维的创造性也无从谈起。


幽默大师卓别林说:“如拉小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 我们要练习跳过多层障碍,从不同的领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解锁,同时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你要让自己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然而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人们。比起创新,他们更擅长运用成型的经验模仿和抄袭,对于新生事物总会第一时间跳出来否定-- 尽管他们的内心并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是对的。人们在怀疑中坚守经验,在无法确定的纠结中拒绝创新。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从何种程度与何种意义上摆脱自我。”还有人说:“当你放下面子赚钱时,说明你已懂事了;当你用钱赚回面子时,说明你已成功了;当你用面子能赚钱时,说明你已是人物;当你还在那里喝酒吹牛,不懂还装懂,只爱自己的面子时,说明你这辈子就这个样子了。”


所以说商场为什么要因为一个小问题而流失客户呢?


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是不是已经处在固定的环境中很久了?我们早已习惯了许多事情,久而久之形成了强大的惯性思维,意识不到环境即将发生的变化。当某些事物发生改变时,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习惯于用以前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不懂得调整和改变方向,而且坚持认为自己过去的判断是对,就算你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总是用固执和自以为正确的思维来观察,处理事情,也会吃大亏的。


所以说要允许自己从束缚自己的内心能量中挣脱出来,要允许自己获得内在的成长。


1. 你必须足够清醒,能够理解自己的困境。

2. 你必须致力于获得内在的自由,努力摆脱习惯性思维对你的控制。


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呢?对于你来说,你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就和你家里的生活空间一样,令你感到熟悉而舒适。你的情感也形成了某种常态:一定程度的恐惧,一定程度的爱,外加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你知道,如果某些事情发生,这些情感中的一种或多种就会爆发并支配你的觉知。(如同保安知道客户违反商场规定而拍照时,他就让愤怒的情绪支配他的觉知)。然后,慢慢地,它们终将恢复常态。你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你内心一直很忙碌,以确保不会发生任何事情,从而导致这种紊乱。事实上,你是如此专注于控制你的的思想,情感和生理体验,以至于你甚至察觉不到你自己也在里面。


然而我们人作为一种高等动物,能把我们与低等动物区别开来,就是我们能够觉察到自身的意识。佛教上这种叫做“自性”,印度教叫“阿特曼”。


我们用“看电视”来描述你的意识与你的内心情感(思维)状态的关系吧:


你坐在客厅里,你的面前有一台电视机,它正播放你最爱看的电视连续剧,你看得津津有味,所以电影吸引你的所有觉知,你会忘记自己正坐在剧院里,忘记自己的个人想法和情感,你的意识被拉进电影中。全神贯注于电影中,以至于完全不能觉知周围的环境,这又是什么体验呢?


你的思想已经被电影控制了,你已经完全迷失在电影里。你开始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并且像角色那样思考。角色说:“我很紧张。我应该向她求婚吗?”这时,你的内心突然也充满了不安全感。


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就和看电影一样的,我们的五种感官(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输入各种客体的信息,再加上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和所有觉知的客体都是同步,所以我们会被吸引,不再觉知到我们和客体的分离。


所以我们会迷失在各种状态里,要能够随时随地的用意识把自己与各种客体分离,好像有一个探头一样,伸出来察探出自己的各种情绪,思想,情感等。


你不是你所意识的客体,要同它们分离,你不是你所获得各种体验的总和。


当你回归到意识中,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个问题。它只是你正在观看的事物。


它只是你正在观看的事物,它一直在变化,但是你不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你越是愿意让这个世界成为你觉知的对象,它就越能让你成为真正的你-- 觉知,自性,阿特曼,灵魂。


要培养自己不受惯性思维的模式束缚,第一步要学会让这个世界成为你的觉知对象。我们说的世界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是外在的物质世界 ,一部份是我们内在的心灵世界,在我们内在的心灵世界,每天每时刻都在上演着各种情景剧,我们学会坐在自己的中心,只是察看它们的发生,而不是被他们吸引带入之中。


你不是你的思想,你觉知你的思想;你不是你的情感,你体验你的情感。你不是你的身体,你能在镜中看到你的身体,并通过你的眼睛和耳朵经历这个世界。你是一个有意识存在,你知道你能觉知所有内在和外部的事物。


“超越”一词说明了心灵成长的真正方向。超越的最基本意义是越过你的所在,不要停留在你目前的状态下。当你不断超越自己,就不再有任何限制和界限。限制和界限只存在于你停止超越的地方。如果你永远停止,你总会超越界限,超越限制,超越自我限制的感觉。超越就是四面八方无边无际,你把激光束指向任意一个方向,它都将射向无穷远。只有当你建造起它无法穿透的人工边界,它才会暂时止步。边界在无限的空间里制造了有限表象。


你总会用你的分析思维把世界拆解成多个独立的思维对象,然后用同样的思维将这些零星的思想以特定的关系组合起来。你这样做营造了一种掌控的表象,而这一过程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你不断地想把未知变成已知。你计算好了一切,你知道每一件事应该是怎样的,甚至知道将来会怎样发展。你的观点,意见,偏好,概念,目标,信仰等都成为手段,用于将宇宙从无限在存在变成令你有掌控感的有限存在。由于分析思维不能解读无限,你就创造了一个由有限思想构成的现实世界,把它作为替代物固定在你的内心。你将完整的世界打碎,选取其中的一小部分在你的内心以某种方式拼凑在一起。


这一心理模式成了你的现实,你每日每夜都想使世界更适合你的心理模式,并把所有不适合的情况贴上仰错误,不好或不公平的标签。


如果有什么东西挑战了你对事物的看法,你就会反击。你会防卫,会据理力争。你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沮丧,而愤怒。这是因为正在发生的事不适合你的现实模式。


为了真正地超越你的模式,你首先必须理解你为什么会建立这个模式。最直接的方法是搞清楚该模式出问题时什么情况。你有没有把你的整个世界建立在一个生活模式之上,而这个生活模式又是基于另一个人的行为或一种持久关系的?


某人离你而去了,某人去世了,某件事出问题了,某件事动摇了你生活模式的核心。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你对你是谁的看法,包括对你和周围的每个人,每件事的关系的看法就会开始垮塌。你会惊慌失措,不惜一切代价地维护它。你恳求,反击,挣扎,拼命地试图保住你那即将崩溃的世界。


当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在自己内心的世界所搭建的模式是非常脆弱的,因为人生无常,如果你把自己的心灵世界搭建在外在关系,并且每天试图用自己有限已知去理解无限的世界的话,当某一些特定的情况发生,你的整个世界都会被瓦解。


设想你来到一片终日阳光灿烂的旷野之中,此地明亮开阔,景色宜人,你陶醉于这美景之中,决定在此定居。于是你买下这块地,在这一大片土地的中央,亲自设计并建造你的梦中家园。你的房子完全按照你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建造好,它的设计方方面面都饱含着你的心血和灵魂,如今它也展现出了这一切-- 它确确实实就是“你”。


一段时间后,由于你迷恋这幢房子,加之你对房外的奇怪景象和声音越来越感到不舒服,你开始更多地待在室内。直到此时你才认识到,由于百叶窗紧闭,大门紧锁,这幢房子开始变得像一座堡垒。而这对你而言正合适。于是你渐渐习惯于居住在房子的安全范围之内,你在房子里太舒服,太享受,太安全了,以至于你再也不去考虑外面的世界。毕竟房子里一切对你而言都是熟悉的,可预料的,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而外界是未知,不可预料的,完全不在你的控制之下。可是有一天你的房子里灯泡烧坏了,后来你唯一的光亮将来自你留作应急之用的几支蜡烛。这一状况对你来说极其艰难,但还没有艰难到足以使你克服你心中对离开这座安全房子的恐惧。


最后生活在黑暗中的压力让你的身心健康付出了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心中对洒满阳光的美丽田野的记忆渐渐淡去了,再也无法被想起。


直到一天,你读到一本书上,谈到了“外界”天然的,明亮的光。可是你已经一点也不明白它了,因为你的观点只能与你的生活方式相关。你生活在房子里,因而你生活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的所有的光仅仅局限于你在房子里所能创造的光。你已经在那里生活得太久了,你所有的希望,梦想,态度,信仰只能基于你在黑暗房子里的生活。你的整个世界就是要维护在房子里建立起来的生活。


在房子里的生活的类比恰好诠释了我们困境。我们的意识-- 我们对存在的觉知 -- 生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一个被人为封闭的区域里。这个区域有四堵墙,有地面和屋顶,坚实无比,没有一丝自然光能照射进来。我们得到的唯一的光亮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光。


但你的房子是用什么建造的呢?房子的墙是用什么建造的呢?墙是怎样隔绝所有的光而把你的关闭在里面的呢?你的房子是用你的思想和情感建造的。房子的墙是用你的心灵建造的。这幢房子就是你的所有既往经历,你的所有思想和情感,你积聚的所有概念,观点,意见,信仰,希望和梦想。你把它们安置就绪,将你的四面八方堵得严严实实的。你把一套特定的思想和情感拉进大脑里,然后把它们织成一个概念的世界,让你自己住进去。


这个心理结构把你的墙外的自然光完全隔绝开来,厚实,密闭的思想之墙里除了黑暗什么也没有。你不可自拔的关注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来不会超越它们划定的边界。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墙到底有多大的约束力,只要朝它们走过去即可。当你走近思想和情感的边界,就好像走向了深渊。你不想走近那个地方,但你其实可以,而如果你想出去,你就必须走向那里。最后,你会明白,那里其实并不是黑暗,而是阻碍无限光明的墙。你开始寻找光明了。如果这堵墙阻碍了光明,你就会走过去推倒这堵墙。常言道,只有穿过浓密的黑夜,才能抵达无限光明。


穿过墙并不那么难。生活的自然流动每天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们的墙,想把它摧毁,可是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保卫着它们。你必须知道,当你保卫自己时,其实是在保卫你的墙。墙里并没有其他什么值得保卫的事物,除了你对存在的觉知和你建造并居住的空间有限的房子。


然而正如房里的人有可能走出他们自制的人造世界,走向美丽的自然光,你也可以走出你的思想之屋,走向无限。你的觉知可以向外延伸,拥抱广阔的空间,而不是局限于你所居住的有限空间。当你再次回头看你建造的那个小屋,你会奇怪你之前究竟为什么会住在里面。


这就是你去往外界旅程。真正的自由非常近,就在你的墙外。


将这瓶油塗抹于整个胸腔部位,并环绕身体一圉,包括背部和整个脊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4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921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850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45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6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88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3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9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09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3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78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0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56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722评论 2 36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8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