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经历了自己的学生生涯也都会有自己心目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经历了考研,看了一些考研的课程有所感悟,拖了很久都没写,也有一直在脑海中琢磨这个问题,今天在这里谈谈。
有着令人感叹的知识深度
其实这个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所教授所从事的科学领域,要有非常深的专业知识;另外一个就是自己从事的科学领域以外的知识了。第一个方面,我觉得是每个老师都必须具备的,这个毫无疑问,如果连自己所教授的内容都不是理解的很深入,如何教授学生。第二个方面则是因人而异了,只能说是辅助的了,但是每当我们发现老师跳出自己的科学领域,对其他的某些内容侃侃而谈的时候,内心的敬意总是会多几分。
从我们自己的学生生涯来看,大部分的老师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这或多或少的建树,对自己教学的内容是非常熟悉的。
有着吸引人心的课堂氛围
这个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这一点是很多老师做不到的,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基本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了。很多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有很多人说是有些老师就不适合教书,适合做研究做学术,我觉得不是这样,是他们没有意识这一点的重要性,也没有打算去赶紧这方面。作为理工科的学生,会明白有些课程确实是比较枯燥,比较无聊,要让其生动起来确实不容易。但是这不应该是老师无法将课堂气氛做好的借口。
麻省理工有一门课是《算法导论:6.006》,这门课也是篇理论性的,介绍算法的相关知识,没有涉及实际的编程操作上机之类的,枯燥吗?对我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带着对知识的“诉求”,强行听这样子。但是老师还是希望能够给课堂有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给提问的同学发一些定制的课堂坐垫之类的。假如说这门课交给我们国内的老师来上会上得比麻省理工差吗,我觉得不会,重点的差别的在于如果在枯燥的课堂中找点插曲,为同学在枯燥的课堂里面找到一些新鲜感。
有着生动形象的话题比喻
比喻主要是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新知识,这个是需要老师花大量的时间去琢磨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知识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老师往往是具备这个能力的。在考研老师当中,比较著名的老师,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挖掘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