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老师算是好老师?官方评选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名师或骨干教师,似乎是好老师。但在民间,真正的好老师并不一定就要有这么些名头的,不是谁谁封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我们回想自己走过的路、上过的学,回想起陪我们一句路走来、教过自己的老师,印象最深、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当时课堂上教给我们如何做题拿分的老师,而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的老师。
要做别人的老师,如何才能做一个好老师?老话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对于“经师”和“人师”这两个概念,我理解是在技术层面做老师和在精神层面(或者思想层面)做老师。就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与技术领域的进步相比,思想精神方面的精进更难。从老师的角度看,后者对人的影响更大。
各行各业大抵如此,比如医生。什么样的医生算是好医生?有两类医生。一是医术精湛,手到病除,能给人们解除病痛。二是自己虽然不能做到前一点,但是可以把你推送到那些比自己医术高明的医生那里去。后一种更能让人敬佩。这种评判,是把医德放在了比医术更高的位置上。
由此看,师德、医德,……这职业道德算是决定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底线了,行业领域的职业道德水准高,那么这个行业领域就更受人尊敬,具体到个人更是如此。而技术层面虽说也很重要,但无论如何不该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德”比“术”更重要。
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美国当代教育家帕克•帕尔默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置身事外,应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好老师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即把他个人的自身认同完全融入工作中去。具体说,就是常常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在学习本学科时的状态、过程、体会等等,让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读书、思考、学习的,这对学生有一种彻头彻尾的渲染,这也体现了身教胜于言教的教学原则。
技术层面只是解决了一个“怎么做”的问题,即以解决“技巧、策略和技能”为目的;而思想层面则要考虑“为什么做”或者“做的意义”的问题。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领导没有这样的认识,老师们就不得不经历如下的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因感到被贬低被排挤而痛苦,为被迫屈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而痛苦。
而当下学校的同质化相当严重,并不有利于好老师的产生。教育领域很容易刮风,学杜郎口,学启动,学黄冈,学洋思,学衡水,学毛坦厂,这些年来,教育神话一个接着一个,但在泱泱中华大地,毕竟还是极少数,更多的追随者前赴后继,多是落得个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下场,因为学的依然是技术层面的东西,遭殃的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在一场场声势浩大的学习运动中,诞生了一批批所谓的好老师,但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可以肯定的是,好老师的成长环境近乎恶劣。因为好老师常常秉持良知,从人性本身出发,远离浮躁,不随波逐流,因而与流行的趋势格格不入,甚至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的长情与真心,可能很多年以后才能被人们感知得到,或许永远都感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