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入太庙,每事问。
白话诠释:君主赐了食物,一定坐正了之后尝一尝;君主赐了生肉,一定煮熟了之后供奉祖先;君主赐了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在君主旁边侍奉吃饭,君主(在饭前)祭祀时,一定要帮群主尝一尝饭。
(孔子)生病了,君主来探望,(孔子)面向东,在身上盖上朝服,拖着(束腰用的)大带子。
君主召见(孔子),(孔子)不等待驾车准备好就先行出发了。
孔子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个究竟。
切己体察:这里的4句说的都是孔子代对待君主时的一些态度。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了侍奉这件事,对外是侍奉君主,对内侍奉父母和兄弟。对外要恭敬,对内要孝悌。所以时刻保持对上级的敬畏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学现在的某些人,动不动就要颠覆。先学会怎么成为,再谈颠覆吧。所以“谦虚谨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句与《论语·八佾》06中同,不赘述。
文言拾遗:君赐腥--“腥”本指生肉,现指肉类鱼类等食物:荤~。
必熟而荐之--“荐”指的是献、祭,类似的用法有荐酒;荐璧(进献璧玉);荐贿(奉献财物)
不俟驾行矣--“俟”指的是等待,类似的用法有~机出击,一~安排停当,即行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