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书简明书法工具书之四

相传行书是后汉末年颍川人刘德升变隶书体而成,但其行书却未见有留存。对于此种说法的考证,是晋代卫桓所记载的:“魏初有钟(繇)、胡(昭)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刘德升,而钟氏小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书的产生当在楷书之前。

唐代张怀瓘《书断》上说:“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王愔云,‘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昔钟元常善行押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王献之并造其极焉。”

关于定义,最为常用的是唐代张怀瓘的“不真不草,是曰‘行书’”。清代宋曹曰:“所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行云流水,秾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

王献之曾言:“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不若稿行之间。”可知,行书是介于正书与草书之间,用草书正。稿草是行草之间的一种书法,意为作起稿所用,我们如今所用“草稿”一词便来源于此。

既然行书是正书草书间的一种书法,那他到底有何规则呢?答案是没有一定之规。篆、隶、草、真都有一定之规,唯独行书,却没有一套规定的写法。写的规矩一些,相近于楷书的,可以称为“行楷”;放纵一些,比较接近草书的,可以称为“行草”。上文中提到的《书断》所说“务从简易,相间流行”就是这个道理。行书要能切合实用,既较楷书简便,又不似草书难认,容易通行。行书介于楷、草之间,伸缩性很大,体变也很多;借助于楷书、草书的体势来运用笔法,发挥艺术效果,这是行书相对其他书体优胜之处。

晋代行书繁盛的时期

晋朝,是个很奇怪的朝代,是名门望族家族文化的顶峰时期,上承历代贵族体系,既有一统三国的司马氏,亦有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这样名臣辈出的家族。这样的贵族世家良好的文化熏陶,使得艺术发展有了良好的传承。究行书而言,自晋代以来善书法之人无不工行书,作为皇族的司马氏,西晋武帝(司马炎)、东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康帝(司马岳)、哀帝(司马丕)等都能写一手好行书,大臣士大夫中,善行书的更多。上行下效,遂为时尚,行书在晋代形成了一大体系。

其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便是最杰出的代表,二王与曹魏时期的钟繇,东汉的张芝称为“书中四贤”。而王羲之更是被尊为“书圣”,其实东汉的张芝在自己的时代也是被奉为“书圣”的,王羲之对其亦是倍加推崇的而,关于张芝我们会在草书中细说,这里不多言了。

“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我想无需多言,稍稍对书法有点了解的都很熟悉了,可以说王羲之就是书法的代言人,而《兰亭序》就是行书的顶峰。

关于各种对书法家和作品排名的榜单并非近代才有,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就有各种排名,其中列神品二十五人,其中行书四人。这四人是谁呢,就是上面所提“书中四贤”,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非按朝代,而是按排名)。

对于《兰亭序》这里要说一句的是其原本原本早已失传,现在流传于世的都是摹本。其中较为接近真迹的要数冯承素的摹本,因为是钩摹,所以更接近真迹,对于笔法,可算惟妙惟肖,不失本来面貌。其他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诸人摹本都带有各人自己的笔墨与理解。

另外关于前一段时间因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而被大家熟悉的天下十大行书,依次为《兰亭序》 、《祭侄文稿 》、《黄州寒食帖》 、《伯远帖》 、《韭花帖》 、《蒙诏帖》 、《张翰思鲈帖》 、《蜀素帖》 、《松风阁》 、《土母帖》。这个排名出自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所以排名中所列作品都为元代之前,后世也未有大书家敢评定,所以此排名亦是可作参考,否则元、明、清几代亦有不少行书名家亦该进入此排名。要知道元明清三代行书大家亦是很多的,不提元代的赵体,就明代亦有文徵明、董其昌、唐寅、徐文长等等。

我们这里介绍一些行书名家及其作品。

首先看一下唐代的李邕,字太和,生于公元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卒于公元747年。官至北海郡太守,世称李北海。李邕不仅文名隆盛,独步有唐四十年,且以擅长行书而声高一代。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曾言:“右军如龙,北海如虎。”右军指王羲之,而北海则指李邕,以象喻其笔力沉雄,而媲美龙之矫健,可谓独具慧心的评价,亦可见李邕行书之笔力为后世之推重。

《李思训碑》书于公元738年左右,亦称《云麾将军碑》


《法华寺碑》,《秦望山法华寺碑》,是碑久佚,为李邕于唐开元廿三年(735)十二月五十七岁时所书,石旧在浙江山阴秦望山,今佚。


《法华寺碑》部分

接着我们来看看唐明皇李隆基的墨宝。唐代行书盛行,自贞观之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崇尚右军之书,遂学之蔚然成风,我们可以看看其孙,唐玄宗李隆基的行书。(其时,世所称李隆基为唐明皇皆因清代避讳康熙帝玄烨之名而来。)

《知恤帖》传为唐李隆基书写,无书撰年月。


关于十大行书,前三应该是争议不大的,但是其后因为没有囊括元明清三代书家所以愚以为有可商榷的地方,且书法艺术,难免有个人之喜好。接着我们来看看明代两位行书大家董其昌和文徵明的墨宝。

明·董其昌《试墨帖》部分:


明·文徵明《答陈汝玉书》部分:


名词小解释

行押书:行书早期的称呼,起自钟繇。押,署也,本指押字。

真行:比较规整近于真书的行书。唐代张怀瓘《书议》:“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真行’亦称‘楷行’、‘行楷’。”行书一般分为行草、行楷和介于其间的行书。

胡肥钟瘦:行书自刘德升后,魏初有钟繇和胡昭,并师其法,有“胡肥钟瘦”之称。不过其时,只能算行草,仅与草书稍异。

王右军:王羲之48岁的那一年,他获得了一个外放的机会,当时的会稽内史母亲去世,离职守丧,于是,王羲之补缺任会稽内史,军号右军将军。后世以王右军来代指王羲之。也就是这个任上,王羲之得以从容于山川风物,书艺精进,遂成书圣,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出在这个任上,那一年,王羲之已经年过50岁。王羲之所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就是右军将军,且也是在此任期间书法得以闻名于世,所以世人称呼他为王右军,至今流传下来的他的书法作品,亦可叫右军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