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班后去哪里?
年初做计划的时候,将自己的领域划分为工作、生活、素质、社交、兴趣、身体六大部分。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进步最大的部分就是社交领域了。下班之后我选择不要自己一个人待着,我要走出去看看,发现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物可以与之产生链接。等待新的可能性出现。
1 社群是什么鬼?
2015年国庆节之后,我有幸参加了幸福进化俱乐部的活动,掌控每一天。专注的投入让我知道了在网络上可以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着同样一件兴趣爱好的事情。这件事有可能在自己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找不到一个相似的人。就感觉像是在高考,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鼓励、相互支撑。这就是社群不可估量的威力。
2015年底,我勇敢的跨出了第一步,参加了重庆幸福进化俱乐部线下活动。心情紧张又激动,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一群人,或许跟自己格格不入,或许跟自己一拍即合。记得当时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制定年度计划。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会自动封闭自己,但是这一次自己将所学所知都统统表达出来。竟然是如此神奇,社群的弱连接作用在此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家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交流着彼此的心得和体会。
此后我们坚持每月举行一次线下交流活动。结识更多的人、分享彼此的知识。
2 组建重庆山城拆书帮
秋林是在重庆幸福进化俱乐部中结识的发起者。这位闲不下来的出差狂人,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要不要一起筹备重庆拆书帮分舵”。我虽然在两年前就看过《这样读书就够了》,但是对于组建拆书帮我信心不足,底气不够。“先试试吧!”
于是一群人开始组建重庆的拆书帮分舵。最开始第一阶段,需要自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枯燥的30拆RIA片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没有能够坚持下来。而自己坚持下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看看在线下面对面的拆书过程中,拆书帮是否对自己有用。
最终第一阶段五人过关,开始每周一次的线下拆书升级打怪。面对陌生事物仍然有条件性排斥反映。总觉得拆书这个只是一种读书的方法,没有那么神奇啊。但在坚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新奇的事情产生了。当我在拆书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一张手绘激发了大家学习和讨论的热情。从此我发现只要自己有改变,任何事情都会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就这样从一级拆书家到三级拆书家经历了三个月的死磕,让我成为重庆第一位三级拆书家,也让我结识了一大群可敬可爱的朋友。我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拆书家是我们共同的人生标签。
3 巧遇重庆Unique头马俱乐部
在拆书帮遇到最多职业的就是培训师了。其中一位叫周桅,是秋林的好朋友。他们都是重庆unique头马俱乐部的成员。在一次拆书后,周桅给了我一些建议“减少拆书过程中的赘语”,什么?赘语?
原来头马俱乐部有三大官员,时间官、语法官和赘语官。其中赘语官就是统计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使用语气词的数量,比如“啊、嗯、额、所以说、然后……”。周桅建议我去头马看看,或许对自己有帮助。
于是周末我就去了。第一次就碰到了头马的英文周。全程英文如何是好啊,毕业后英语就再来没有捡起来。大约知道了流程和框架。第二次去就积极的争取做一个角色,比如赘语官、时间官。在做中学是最快、最高效的成长路径。如此积极的人,会长当然不放过我,三次参加后就鼓励我加入重庆unique头马俱乐部。
入会后会长让我准备CC1破冰之旅演讲。我本来就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写演讲稿只用了一个小时,但是之后在脑中演练了不下十遍。仍然是紧张的很,怕忘记说什么。于是就加入了一些表演因素,提醒自己进展的段落。或许是脑中演练十遍起到了好效果,最终获得了最佳备稿演讲者。才发现自己的能量爆发出来,自己都惊呆了。
4 橙子学院的LAC蒋老师
古典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让我好生崇拜。橙子学院第一批错过了,第二批果断加入。加入后的第一次山.橙俱乐部活动就是LAC(Leadship As Coach)领导力教练训练课程。周末一整天的课程让我醍醐灌顶。蒋老师,LAC教练,橙子学院资深会员,古典的同学,给我们娓娓道来LAC如何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简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学习完毕的第二天,我就开始使用LAC方法来对前来咨询的新进同事进行沟通。虽然有很多问话技巧需要改进,但是LAC能够让我知道更多咨询者的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准确的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之后与橙子真真隔三差五的打电话训练LAC问话技巧,不仅仅提高了LAC技能,也增进了大家彼此的了解。
有一天,蒋老师发来短信征求我可否在9月24日罗友霸王课的知识狂欢节上,给重庆的罗友们分享我的经历。我真的感到很荣幸,也很乐于把我自己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同大家分享和交流。
我相信与志同道合的人腻在一起浪费我们美好的生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