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因材施教】3岁、9岁、13岁被认为是儿童脑部发育的转折点。
一、涂鸦期1.5-3岁婴儿绘画特点与教学指导。特点:婴儿会拿着蜡笔或铅笔在纸上敲击或乱画线条,他们并非要画画,仅仅是体会手部运动的快感。能画出点或短线、横线、竖线、电光线、波浪线、螺旋线。
指导:教师应给学生准备较大的纸张,释放天性,不能反复问婴儿这是什么?指定画个什么?教师应该关注婴儿熟悉的纸张、体验蜡笔等工具材料的性能和使用。
二、符号期3-9岁幼儿绘画特点与教学指导。
1.“词”的符号期(3-5岁,幼儿园小班-中班)
特点:3岁左右的幼儿能画出螺旋线条、圆形、独立形状,并给形状命名,如这是“妈妈”那是“车”这都与“造词现象”相关。由于此时儿童言语尚不能连贯,因此绘画形象散乱、拼凑,相互无联系,互不遮挡,只有“词”的意义,故称为“词”的符号期。
指导:教师应该提出与幼儿生活经历有关的主题,如家庭、公园、游乐场、逛街、游戏等,或听过的故事、看过的影视等,让幼儿自由地画日记画、记忆画、想象画,表达所想所爱。
2.“句”的符号期(5-7岁,幼儿大班-一年级)
特点:喜欢一边想象一边画,越画越多。此时女孩爱画仙女、公主类的童话世界,男孩会崇拜强大、能跑、会动得事物,如怪兽、恐龙、机器人、火车、飞机、火箭等,也会画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在空间上,会出现透明画、放射状、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扩大表现。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符号描绘自己知道的、喜欢的事物。
指导: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爱想象和爱装饰的特点,逐渐增加美术技法和制作的比重,重视保护和开发幼儿独特的构思和创意表现,多鼓励多支持,承认和肯定幼儿就是对其最大的鼓励。幼儿使用工具时更灵巧,还能学会折纸、剪纸,用胶水粘贴,做动物、房子等造型游戏或手工制作,会获得快乐。教师需要在工具使用和安全方面指导和提醒幼儿。幼儿的集体意识开始萌发,此时可以安排些装饰教室、戏剧表演或集体创作等活动,使幼儿通过活动或担任某项任务学会合作和沟通,体验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