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体验河西走廊(一)

  今年上半年,受纪录片河西走廊的影响,决定领略其自然、文化魅力,这是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西北之行

  从宁波飞往西安,再从西安飞抵敦煌

  抵达敦煌时,己是下午;还有些许时间,打的直接去了鸣沙山月牙泉

  沙漠中的绿洲,很神奇的自然景观,听旁人介绍,下面有一条暗河流经鸣沙山沙漠,而鸣沙山中的风如何吹,都能保持阳坡和阴破的平衡(月牙泉两侧的沙坡),以至于月牙泉长久不竭

  从月牙泉爬到鸣沙山顶上,体验了沙漠中的摩托飞车;晚上看了又见敦煌实景演出。

  第二天清晨,租车前行雅丹魔鬼城(途径玉门关),这原属于海洋底层的沉积物,经过大自然的雕琢,世界著名的建筑仿佛均可找到其缩影,如狮身人面像,金字塔、舰队远航等

  从雅丹魔鬼城返程,中午时分到达玉门关,茫茫戈壁,矗立着千年的玉门关;先去了小方盘城,以及就地取材修建的汉长城遗址;正值春季,旁边的疏勒河几近枯竭

  一方面想起汉武大帝经略河西走廊的战略举措;同时也想起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浏览完小方盘城,然后我们去了大方盘城,即河仓城,为汉军屯粮的军需仓库。

  离开玉门关,出租车司机带着我们去了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是勿必去的

  从玉门关返程前往阳关时,鸣沙山一直在我们眼前略过,其东西长40余公里,其西尾部远看极像一尊卧佛,而莫高窟就修建在鸣沙山的东麓断崖上;

  汉武大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其中的两关即玉门关和阳关,通过汉长城连接两关,成为西汉连通西域的交通贸易门户;

  远眺就能看到阳关烽燧台遗址,当站在烽燧阳关上,远处的塔干拉玛干沙漠,近处风化后戈壁的荒凉,想像并对比着两千年前阳关古城、阳关大道的络绎和繁荣;

  感慨大自然的变迁,人类在历史征程中的渺小。

  晚上回到敦煌,看了乐动敦煌演出。

  第三天上午,去了趟敦煌博物馆,然后前往莫高窟,只能用震撼来形容;信仰的力量。

  季羡林认为,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而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是四大文化体系唯一交汇的地方(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