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之广
从文学角度出发,像四书五经、《庄子》、《老子》等中国古代经典,除非相关专业人士,对于普通人而言,读起来绝对佶屈聱牙,晦涩蒙圈,其表达的真实涵义,即使翻译后也感觉颇不自然,别别扭扭,尤其弦外之音,更是让人细细揣摩和品味。
倘若从哲学角度来解析,上述所举之例则是难度更大,除非有较深的哲学功底和文学修养,尤其《老子》、《庄子》、《论语》一类经典,毕竟文学和哲学的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各有各的立足之点,各有各的目的。
那为什么从哲学角度来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时难度就更大呢?
1、文言文
古代的著作都是文言形式,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其断句都以之、者、矣、啊等作一句的结束。现在经典之所以有标点符号,都是近代学者从西方学习引进的,参考后重新加的。
其实即使有标点符号,只是完成了断句。但其实际涵义,还是有难度的,毕竟不同与现在的白话文。
2、著作者不一
在中国,没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许多哲学家的文章、言论,表面并没有什么联系,因为这些言论和文章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言论、语录、信件、文章等并非为一人所著,而且还跨年代跨时期,这就难免其观点和思想有很大出入,主张和见解不一致,衔接不紧密,甚至互相矛盾,以讹传讹。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难懂的主要原因之一。
3、善用名言和比喻
诸多经典惜字如金,寥寥数语,如《大学》、《老子》。虽然简短,但文约义丰;虽然表面无联系,其实内部是有联系的。倘若内部无联系,那就没有中国哲学了,因为没有内部联系的思想,就不叫哲学。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中国的哲学著作都不够明晰。因为中国的哲学家善于运用名言隽语、比喻论证、诡辩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这些方式的确不够明晰,甚至模糊,也就意味着字里行间充满了暗示。任何的文字叙述,愈是清晰,其暗示就愈少;相反,愈不清晰,其暗示就愈多。
中国很多哲学经典,都是靠语言的暗示,不是靠语言固定的外延和内涵。
中国的艺术,其理想境界,皆以暗示著称,尤其诗歌和绘画。好的画作,“形”只是辅助,讲究的是“神”,而“神”的境界和涵义,是靠悟性得到的,是靠暗示。诗歌呢更是追求弦外之音,所谓的言尽而意无穷。中国艺术的理想,同样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4、有果无因
许多著作只知道结论,而不知前提。如《论语》、《老子》等。换而言之,知道结果,不知原因。
至于为什么只留结论,而把前提去掉,至今仍有争论。正因无前提,故暗示就愈加深奥,耐人寻味。
5、历史局限
中国古代哲学,其产生的大环境,与今天相比有天壤之别。
当时科学和技术都不发达,生产力落后,征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认知水平十分有限,甚至是愚昧无知,皆是囿于眼前,面对浩瀚的自然界,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和现象,发出一系列的见解和主张。
但这些主张和见解,十分粗旷、含糊、抽象、朦胧,给后人造成一种神秘的色彩,读起来艰深晦涩,而理解又太茫然,故作出一副心不在焉的姿态,也就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