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小军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语文书忘家了,我回家取,你帮我把学校大门开开。”
我拿出钥匙对他说:“你自己去开吧!”
他说:“我不会开锁。”
我说:“你试一下就这个大钥匙,开最大的那把锁就行了。如果你打不开我再去帮你。”班里的男生都能打开这把锁,只是平时小军没有去开过大门,所以他觉得自己不会开。
就像我想的那样,他很顺利的就打开了大门,回去拿了语文书。
“刚才你还说自己不会开大门呢!我就相信你会开的,真的打开了,你可真棒!以后要多尝试!”小军笑着,脸上带着自信的表情。
回到教室,我检查昨天晚上给孩子们留的数学作业。这些作业题对大多数同学来说,不太难,我要求他们自主完成,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再请教家长。
检查作业时,我问了小军:“这些作业是你自己做的?还是谁给你讲的?”
孩子坦诚地说:“是爸爸给我讲的。”
旁边有几个孩子说:“我的都是自己做的。”
有一个孩子说:“我第1道题不会做,奶奶给我讲了,其它题都是自己做的,一点都不难。”
其实以小军的学习水平,留的那几道题,他自己完全可以先去做的,并且他应该都能做对。我不清楚为什么小军会去问爸爸这些题?或者是小军的爸爸因为什么原因给孩子讲题?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严重,虽然只是小军一个人这样了,但是我不能保证以后孩子们没有像他这样的。
让孩子独立去尝试做一些事情,不仅是提高孩子能力的重要的途径,而且还是提高孩子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对于孩子的作业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很多家长都尝试过陪着孩子做作业的滋味,看孩子做对了,写的还好,我们心里还有点安慰,还挺高兴的;但当孩子很多不会做或者是做的不是错了很多,或者是写字又很不好,我们就会不断地打断他,想去纠正孩子的错误,甚至对孩子大发雷霆。最最令人焦虑的是,有的孩子觉得有大人陪在身边边做边玩,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几道题要常常做到很晚;有的大人在旁边忍不住玩手机,打游戏、别人聊天,这些对孩子都会有负面的影响,影响他的学习效率。而家长不停的陪做作业,或者在一边啰啰嗦嗦不断地指出自己孩子的错误,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会让孩子养成拖拖拉和依赖的毛病。
当我把昨天晚上,小军让爸爸陪他做题和今天小军一开始不相信自己会开门,到最后成功把门打开,两件事给孩子们讲了以后。告诉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先试试再说自己会不会?晚上做作业也是一样,一定要自己先做,不会的再问家长,不要让家长陪着做。为老师的作业是留给学生的,并不是留给家长的。
给孩子们讲这些,我相信他们能听懂,再以后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会轻易的说“我不会”,尽管他们可能不知道我这样要求背后的目的。
果然,下午课间孩子们跳大绳,两个同学绕绳,两个跳。还有几个在“热情”地观望,说他们热情,是因为他们自发当起了计分员,每当一个人跳完后,他们便大声报出得分。他们还是指挥员,指挥绕绳的往回退一下,跳绳的得跳的快一点等等,热情得不得了。
跳绳的几个同学邀请他们一起玩,小月说:“我不跳,我不会跳。”那几个说:“你没试一下,咋知道自己不会!其实很简单的!”几个孩子轮流在劝小月,用的就是上午我给孩子们讲的“没试一下,千万不要说自己不会!”
我感慨:有时候不要顾及我们讲了以后孩子知不知道,先把自己知道的用通俗易懂的事例讲出来再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有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