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Q在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工作,每次听他说自己的工作环境时他总是感觉有些沮丧,他的同事们下班就喜欢成群结队地去打牌或者参加各种聚会,唯独小Q不太喜欢这样的活动,因为他知道现在年轻,正是努力的时候。
小Q总是将空闲的时间用在读书或者写作上,有时候也出去旅行,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唯独同事们喜欢的活动小Q多半不愿意参加,小Q的同事开始也很热情的邀请小Q,当小Q拒绝过几次之后,他的同事也就没有再叫过小Q。
有时候小Q跟我说起与同事的关系,显得有些无奈,其实他内心底是特别想去融入这个集体的,我曾经问过小Q将来是继续在这个企业还是另有打算呢?小Q眼睛明亮对于未来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他心里很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不大可能一直在目前这个工作的环境中的。
曾经有人说过:“我们要试着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你”
我觉得这句话没有错,但应该也有个前提,就是这个环境本身是积极向上的,符合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方向,同事们偶然之间聚聚交流一下感情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一直这样,小Q多半是没有时间去参加,而且也与自己的发展不利,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于小Q的建议是安定自己的内心,和同事们在工作上配合好,努力的做好现在本职工作,即使不合群,选择孤独的另一条路,也是对的,毕竟大家想法不尽相同,真的没有必要为了屈身于人情世故,而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小Q最后选择没有理会同事们的意见,他知道不是自己不合群的问题,而是自己年轻,真不想整天参加那些无聊的聚会,要么打牌要么喝酒聊天,以这种方式度过自己的青春期,小Q的选择或许会走向孤独的一面,然而同事之外,小Q其实也是有朋友的,例如我,因为想法和小Q相同经常在一起交心,他大可不必为同事的关心感到苦恼。
小Q在那个企业工作,也是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闲暇时也复习考试的书籍,或者看一些其它方面的书,虽然这样的生活方式难免让小Q总是一个人,但他总感觉有些充实,感觉自己的岁月没有浪费掉。的确,我们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最好的就是自己内心感觉到充实,做到无愧于心的生活态度,才能活得越来越满足,也会越来越阳光。
如果屈就于自己的内心去合一个没有必要的群,那么自己也会在这样的群中渐渐的失去自己,忘记了自己的本心,所以古人有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道理的,当环境不够好的时候,为什么不努力的去提升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有价值,这样才能让自己遇到更好的交往,遇到更好的人,至少自己的内心也会有一些踏实。
如果合群让我们感觉内心有所失去,那么就选择孤独一些吧?成长的路上需要一个时刻清醒的自己。
(更多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峰峰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