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工服团队交流,谈到了迭代目标准入问题。这个迭代总共有三个目标。但是因为其中两个迭代目标的PB不清晰,所以把它拿掉了。然后呢我就问PB是否把问题描述清楚了?回答:问题已经描述清楚了,只是没有解决方案。原则上,如果进入迭代的PB能够把问题描述清楚,那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因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可以由BA和开发人员一起探讨输出。
事实是这样吗? 我猜测很可能是对问题的定义出了问题。那什么是问题?我认为有两部分组成:现状(起点)和目标(终点),如下图:
首先问题要讲清楚为什么要从起点到终点?这是WHY,是价值,它会决定这个问题是否值得解决;其次要说清楚问题的现状是什么?也就是起点在哪?然后说清楚你想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就是终点。终点必须有DoD,用来验证问题是否解决。
说清楚了问题的定义,SM反馈拿掉的2个迭代目标PB没有终点描述和DoD,产品经理也清楚PB要做到什么程度了,大家达成一致,问题得到解决。最后我进一步表达了下什么是解决方案,从起点到终点可以有很多条路径,那么每一条路径就是一个解决方案。举个实例:我们要去从深圳去北京参加一个培训,那么解决方案可以是火车,也可以是飞机。那到底坐火车还是飞机?要看DoD,如果DoD是3小时内到达北京,那就必须要坐飞机了。
最后,PB或者用户故事的颗粒度多大才是好的?我认为没有绝对值,不同的团队,标准不一样,总之能够适合团队,让价值流顺畅和高效就是好的,所以产品经理和需求BA要根据团队能力进行需求拆分,而且是动态的,因为团队的能力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