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着方面,汉人宽袍博带,发髻带冠。虽然自从赵武灵王时,胡服已引进中国,而且短褐、犊鼻裈也便于工作时用,但中国服装仍以宽博为主。南北朝至唐代,北方胡服,随着外族进入中国,中国的衣服渐渐走向窄袖贴身,上身着衣,下身着裤。
总的方向,中古衣服水袖长裙,比汉代服装称身。男子首服也由冠逐渐改变为幞头,亦即原为布帛裹头的软巾,一步一步演变为有了固定式样的帽子。南北朝以至唐初,妇女骑马出行时曾以羃,亦即纱巾,蔽罩全身。渐渐演变为在帽檐上加一层下垂至颈部的拖裙,称作“帷帽”。中唐初,更改着“胡帽”,露出面容,随即露出发髻,不再有蔽首的东西。妇女衣服,由水袖长裙逐步解放,中唐以后,露颈袒胸,风气十分开放,这也反映了唐代妇女生活相当自由的风气。
汉人的鞋子,以履为常,厚底的称作“舄”。舄底内装木楦的是复舄。出门行路则着屐,屐为木鞋,底有两齿,可以践泥。西周初已有戎装皮靴,汉人更有织成女靴。南北朝时南方流行着屐,北方则着靴,亦即今日连底的皮靴。日本习于唐风,着屐之风至今未改,堪为唐人生活的写照。
汉人的衣服,大多为丝料或麻葛,此外富人可于冬天穿着毛裘。皮革只是用于甲胄,不用于日常衣服。毛毡用于帐篷,也未见于衣服。唐人则有动物毛纤维织成的衣服。更为重要的变化是南方的棉织品,主要是用木棉织成的棉料,已相当普遍。从考古资料,棉料已可织成厚密的棉布及棉绒。北方的毛料织物,南方的棉料织物,渐成为一般人民的衣服原料,丝织品遂渐渐转变为较为贵重的衣服材料。复杂的织法及绣花的方法,使中国丝绸制品,蔚为精美的艺术。许多从“纟”部的汉字,如绸、缎、绫、罗等都反映了丝织品的分化。
摘录来自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