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第一天。
昨天,我一边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一边梳理总结自己的2022。
2022年,我开展培训:线上+线下289场培训;个案咨询(持续的完场1-3阶段的):26人,累积时长78小时;走进学校:15所。
2023年创造目标:招募合伙人达到15人;走进学校30所;个案咨询30人;读书30本。
听《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让我对自己2023年的工作多了一些细致入微的思考,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我还可以在下面环节多做功课,对我的项目拓展和项目实施能给到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思考一:当你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把观察的视角转向他人需要的时候,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很容易生发出来!
罗振宇说,面对困难,有三种结果。最好的,当然是打赢困难;其次是被困难击败;更糟糕的结果,那就是被困难定义。
在我人生的词语里只有“打赢困难”,没有“被困难定义”这个概念!因为我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当我做好了随时“重启”自己能力的准备,当我把思考的指针转向自己、把观察的视角转向他人需要的时候,唯一真正有效的策略就很容易生发出来!我相信,机会一直都在,只需要我学会停下来,在深入思考中看到她。
思考二:在脚踏实地的坚持与努力面前,天赋并不重要。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上每天早上发一段60秒的语音,一发就是10年。说起这10年的每天60秒的行为艺术,罗振宇说,这“其实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反复录,一直录,直到正好60秒。不许加速、不能剪辑,因为那么做用户听得出来。最多的一次,我录了50多遍。”
回想一下自己,从报社离职自主创业已经进入第7个年头。从几十人的场到几千人、到3万多人的大大小小的培训累积总量已近于1500场,时常近于3000小时。即使是同一个主题,我的课件也会根据客户不同去认真做调整,做修改。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是其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在任何行业或者领域,沉下心来用1万小时的锤炼去熟悉去研究去探索,总会有所成就。
心里有一个做事的志向,就像心里有个高峰,时刻提醒着自己向上,向上,向上!这个志向(或者叫她期待、愿景)像一张大网,始终向世界张开,敏锐的随处搜寻资源去充实它、去成长它、去滋养它。这个过程,就是坚持与努力。
思考三:人生最重要的成长不是身份,而是内核。
什么是内核?内核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质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是我穿越时光走到今天带在身上的所有东西。
罗振宇说,印度有位著名导演叫塔西姆·辛,作品非常有创意,拍广告开价也很高。有一回,客户吐槽他说,你就拍一个30秒的广告,要收好几百万美元,说得过去吗?塔西姆·辛说,你花钱买到的不只是我做导演的这段时间,还有我喝过的每一口酒,品过的每一杯咖啡,吃过的每一餐美食,读过的每一本书,坐过的每一把椅子,谈过的每一次恋爱,去过的每一个地方。你买的是我全部生命的精华转化成的30秒,怎么会不贵?
我觉察到,当我们的浅层认知停留在身份追逐上的时候,我们更在意的是证书和技能,而真正能够拓展生命丰富性的是我们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这才是我们的内在,是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
让我们学会经常问问自己:我的内核是什么?干什么能给我带来成就感?凭借我的内核,我还可以在哪里重新开始?借由这个提问,逐渐把自己的关注点从身份上转移到“内核”的修炼上。因为:我们最珍贵的能力,是让自己永远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
思考四:带着捂热的“听诊器”找到关系的触点
约翰·多恩的有句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罗振宇说,所有要经营星辰大海的人,其实入手点不在远方,而是每一个眼前的、具体的人。
这两句话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我是害怕触摸关系的人,也是非常不擅长触摸关系的人!而这也是制约我拓展项目的卡点。做项目,就是在关系中运营。
我的新觉察,2023年,带着诚挚之心去联结近在眼前、近在咫尺的人!重要的是,要学会带着捂热的“听诊器”去感受对方的需要,找到并打开关系的触点。这是我今年刻意要多体验多尝试多破壳的重要体验。
行动!2023年我要在行动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