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体验到你活着吗

在时光长河中,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叩问同一个命题:“我,是否真实地存在?”


九旬高龄的曾祖母,

曾在暮年轻叹:“今天和明天一样,没意思。”

我后来才懂得,

那波澜不惊的日子背后,

是孤寂在蚕食着她对世界的感知。

没有新意,

没有期待,

存在,

便这样一寸一寸黯淡下去。


而我的婆婆,

曾经耳聪目明、笑颜常开,

如今却被困于一片寂静之海。

听力渐失,

如同抽走了她与世界的纽带。

她仍努力地读我们的唇语,

却常陷入茫然。

笑容少了,

话也稀了。

我惊觉:存在的感知,需借由与他人的回响而确认。

若声音无法抵达,

存在的凭据又该落向何方?


有些人,

活成了社会剧本中的角色。

他们走着既定的路,

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却唯独丢失了自己。

看似完整鲜活,

却如同未曾真正活过,

他们没有“我”的体验,

只有“别人”的人生。


更有些人,

在现实中找不到坐标,

便转向虚幻之境。

譬如那些陷入海洛因迷雾的灵魂。

他们并非追求堕落,

而是太渴望抓住一种“正在活着”的感觉,

哪怕只是幻觉。


而孩子们的反抗,

何尝不是一种存在的呐喊?

当大人说“不行”,

他们便以哭闹、顶撞甚至沉默,

执拗地宣告:“我在!我能选择!”

每一次自主的决定,

都是对自我存在的确认。


他人,

是我们存在的一面镜子。

一个眼神、一次握手、一场争执……

都在告诉我们:你被看见了,你正参与这世界。

而冥想与日记,

则是朝向内心的灯。

在静坐与书写之中,

我们聆听自己、看见自己,

原来我这样思考,

这样感受,

这样活着。


快乐与痛苦,

都是生命刻下的印记。

笑的时候,

整个世界与我们共振;

痛的时候,

每一滴泪都在说:我还在意,我还活着。


存在不是哲学概念,

而是一场体验。

透过爱,

透过选择,

透过痛苦与希望,

透过每一次“我感觉到”的瞬间,

我们才真正触摸到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不忘倾听内心的声音,

勇敢地选择,

真诚地联结,

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

捕捉属于自己存在的微光。


 因为活着,

不仅仅是呼吸,

更是感知,

感知到我,

在这里,

真切地存在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