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肥猪饲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接猪时按照体重大小进行分栏饲养,但仍然会出现个别猪与本圈大部分猪的体重、毛色、膘情、精神状态等有很大差距,这部分猪我们称之为“掉队猪”,此时就需要对掉队猪进行猪群调整。
猪群调整的意义:
1、每个栏位内猪只整齐度好,便于管理,统一转群、销售;
2、降低猪只的同群差异,差异越小越利于生长;
3、有利于按体重期次换料方便饲喂,降低成本。
1、发现两特征:单元内饲养员进行巡栏,发现异常猪只(体重明显偏小或弱猪、脱肛、咬尾、瘫痪猪等)需要挑出时,先对猪只进行标记,给对应栏位、赶猪工具、人员进行消毒后,将猪只赶入相对应圈内。
2、遵循两原则:栏位调整时遵循“留弱不留强”原则,将体重较小、较弱的猪留在原圈,较强的调出原圈,最终保证各圈舍体重接近;若挑猪后各栏位头数有多有少,需要进行合圈时,遵循“拆多不拆少”的原则,将猪头数少的留在原圈不动,头数较多的猪并入其中。
同一圈内均匀度要求:
12kg前差异不超过1kg;
12kg后~保育转群前差异不超过2kg;
保育转群后~40kg差异不超过3kg;
40kg~80kg差异不超过4kg;
80kg以上差异不超过5kg;
3、执行多措施
①放玩具:猪群调整后若出现猪群咬架,可放置玩具,转移猪只注意力;
②喷异味:猪群调整后若出现猪群咬架,可喷异味气体(对猪群健康无害),进行气味遮盖,例如可将肥皂混合在清水中,使用消毒桶斜向上45°进行均匀喷雾。
4、做到两注意
①勤观察:在猪群调整后的几天内,饲养员需要及时关注猪群的整体情况,添加巡栏次数,咬架频次高的圈舍需要格外关注,植入措施。
②防应激:猪群调整对单元猪只应激比较大,针对咬架比较激烈的圈舍,适量进行饮水加药,添加电解速补,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玩具,转移猪只之间的注意力,或加强异味的处理,让猪只尽快适应本圈舍环境,减少因换圈造成的猪只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