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句古话叫:“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思是说,虽然兄弟之间有矛盾,但有外部危机的时候,兄弟便会齐心协力抵抗外侮。
但这句话反过来就是,外面的危机没有了,兄弟便会阋于墙。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隋朝也不例外。
当突厥和陈国被平定之后,隋朝的君臣矛盾、臣子矛盾以及太子杨勇与晋王杨广之间的矛盾,便逐渐浮出了水面,并且慢慢地演变成了一场场人间惨剧。
一场宏大的权力游戏,即将拉开序幕,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率先出局的竟然是天下第一谋士——李德林。
我们看一下此时的大隋朝堂,高颎为尚书左仆射(相当于内阁老大)。平陈之后,苏威接替了虞庆则,从纳言升为了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内阁老二),因为他是高颎一手提拔上来的,所以毫无疑问是高颎的死党。
另外,杨素在平陈之后,因为功劳和拼命巴结高颎,接替了原来苏威的位置,成为了纳言(门下省老大,相当于美国国会老大),不用说,他也是高颎的死党。
我们前文说过,杨坚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为: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现在门下省和尚书省的权力都由高颎及其死党把持,只有内史省老大李德林,不是高颎的人。
相反,他原是北齐旧臣,代表着山东豪族(太行山以东)的利益,而高颎、苏威、杨素等人,都属于关陇(陕西和甘肃)豪族集团。
两个利益集团注定了不可能共享权力,而这两个人,又都聪明绝顶,自然谁也不会服谁,注定必须有人下场。
他们的第一次较量来自杨坚登基之初。
虞庆则带头让杨坚称帝之后,内心一直惶恐不安,害怕北周皇室有朝一日复辟,自己必定遭到清算。
于是,他不断怂恿杨坚对北周皇室进行大清洗,其中就包括9岁的周静帝。
但是李德林坚决反对杀害周静帝,而且这一点不是出于谋略,而是出于内心深处最起码的善良。
因为纵观历史上的篡位者,篡位之后是否杀害前任皇帝,并不会影响新任皇帝的权力。曹丕没有杀害汉献帝,赵匡胤没有杀害周恭帝,但皇位一样稳固。
李德林和虞庆则争执不下之后,杨坚便去寻问高颎的意见。
高颎思维转的飞快:
1、杨坚此刻来征询他的意见,肯定已经起了杀心,否则又何必多问。
2、虞则庆的才能完全威胁不到自己的权力,而李德林则不同,不仅深受皇帝信任,还才高八斗。
3、如果杀了周静帝,最多杨坚本人留下一点骂名。但如果不杀周静帝,万一以后有人假借周静帝的名义发动叛乱,杨坚肯定会责备自己。
于是,高颎选择了支持虞庆则。但是李德林的书生意气被激发了起来,这也是李德林唯一的缺点——过于耿直。他仍然以孔孟之道据理力争,直到惹怒了杨坚,怒斥他:“君为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
此事过后,杨坚冷落了李德林一段时间,让他反省错误。不过,天下未定,杨坚还离不开李德林,没过多久杨坚便又给了李德林重任,和高颎、苏威、杨素一起编制隋朝法律。
但是,矛盾又发生了。
法律制定的过程挺顺畅,但是颁布之后,苏威可能是处女座,看见有一点不合适的,就想更改。
但李德林却认为,律令已经颁布,就不能轻易改动,即便有一些小的错误或纰漏,只要不到损政害民的地步,就不能频繁的更改。
放到现在,李德林肯定是错的,哪有法律出现纰漏或错误而不更改的,再小的错误也是错误,也要更改。但如果放到古代,李德林的意见却是正确的。
截止今年,新中国已经成立70周年了,但是我们还会经常见到一些法盲。例如天津大妈摆气枪射击摊被判三年半。
可想而知,在没有任何现代传媒工具的古代,法律普及该有多难、成本该有多高。如果经常更改法律,可能导致基层出现混乱。
举个简单的例子,8月1日广东某县县令判决甲有罪,但两三个月后新法律传到了广东,应该是乙有罪,而且这条法律是7月15号就下发过的,此时该县令应该怎么判?
重判一次两次可以,但次数多了呢?
而且当时百姓都不识字,很多人都是根据判决结果才知道,办什么事犯法,以及犯了多大的法。但是法律不断更改,百姓们都搞糊涂了,不利于基层稳定。
最坏的规矩,也胜过没有规矩。所以,李德林才说,只要不达到损政害民的地步,就不应该更改。
但是,苏威不服,又提出可以在乡村每五百家就设置一个乡正,乡正先学法律,然后让他们管理民间诉讼,法律就能够快速普及并落实到基层。
这个建议表面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也很不靠谱,李德林很快就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1、乡村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以前一般小事都由宗族老大处理,但是处理结果经常不公平,现在,把大事也交由他们处理,只会增加不公。
中国有部电影叫《盲山》,讲的是一名女大学生被人贩子拐卖到盲山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就知道什么叫人际关系、见死不救、人人相护了。
今年还有部非常火的电视剧《破冰行动》,塔寨大房林叔,作为宗族老大,对三房的人就非常苛刻。自行脑补,如果在古代,这种不公不得放大十倍八倍?
2、当时隋朝不过几百个县,吏部选派的几百个县令中还有很多不称职,现在再选几千个乡正,那么不称职的人会更多,只会增加基层矛盾,而且还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
两个人争执不下,又把事情闹到了杨坚那里。杨坚召集群臣一起商议,结果朝堂之上,太子杨勇和绝大部分官员都支持李德林,而反对苏威的建议。
对政治敏感的人,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就在大臣们和太子站在一起的这一刻,本来一个普普通通的正错之分,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关乎权力之争的政治事件。
古往今来,所有帝王,无论明智还是昏庸,都非常忌惮一件事——太子结党。
现在,朝堂之上,满朝文武大臣都和太子一起支持李德林,杨坚不觉心头一震:这件事也许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他面不改色,侧过脸微笑着问高颎:“你一直没说话,也说说你的意见吧?”
此时,高颎的儿子已经娶了太子的女儿为妻,作为儿女亲家,毫无疑问需要支持太子。但高颎敏锐的捕捉到了其中的政治危机。
他本和李德林不和,如果支持李德林,便是站到了太子和众位大臣这边,杨坚必定猜疑太子结党营私。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此事,自己的前途、性命,以及太子的地位恐怕都会不保。
于是,他看着杨坚说了一句非常精妙的话:“天下之事,尽由陛下决断!”
杨坚听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虽然知道李德林是对的,但他仍然不想支持李德林,而是想传达出一个信号:
老子还在,这个朝廷还是我杨坚说了算。
于是,他不顾所有人反对,当场决定全部按照苏威的建议执行。
但是这两件事,很快就被打脸了,全部如李德林所说,根本执行不下去。于是,很快杨坚又下令收回了原来的命令。
不知道,李德林是没看透杨坚的本意,还是早已看透了权力斗争,但他一心为国。
他竟然又上书一封驳斥杨坚:“当初我说不行,苏威非要执行,现在命令已经发布,还没执行多久,怎么又要撤回。这和当时乱改法律,又有什么区别?”
面对李德林的质问,杨坚非常生气,如果换作三国时候的袁绍,肯定已经把李德林给杀了。但杨坚忍了下来,而是把这本奏疏交给了高颎。
高颎看完后,发挥了一贯反对李德林的传统精神,狠狠的骂了一通李德林:凶狠暴戾,固执己见。
看到高颎的反对后杨坚仍然没有消气,但他知道李德林是对的,只是太过耿直而已。
于是,杨坚想了一个办法,给李德林找点事做,省得他在自己面前天天烦人。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李德林竟然用自己的才华实现了完美的逆袭,给高颎、苏威等人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什么才是真正的实力!
下篇预告:天下第一谋士的下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