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天一打开手机,一扫热搜榜,放眼望去,全tm是瓜。。。
罗志祥还在“苟延残喘”,屈楚萧疑似“锤死挣扎”,当当网李国庆已经用抢公章的视频接捧,刷新大家对夫妻争权的认知。
阿里巴巴蒋凡更是空降热搜,将气氛又一波推向高潮。
真的是“瓜之大,一个肚子吃不下。。。”
西谚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
我们更需要像挑剔食物一样,挑剔每天摄入的信息。因为它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它影响我们如何自处、又如何理解他人。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每天的信息洪流中学会信息甄别,学会独立思考,这是我们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01
当你看到看到一条热点新闻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是什么?
我的习惯是先刷热评。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在感知信息的时候,很容易犯错。他们很少会去关心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通常会选择性的关注那些自己关心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
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通俗点说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
比如说:新闻上说实习生拒绝帮老板拿外卖。
一些大学生或者职场新人的反应是:现在的老板太会剥削人,压榨劳动力,或者是吐槽实习真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而一些带过实习生的老板他们反而会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太心高气傲,不好管。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去关心。
可能这个实习生本来就是行政部门的,拿外卖也是他的工作职责之一;或者这个上司和实习生很熟,互相帮忙拿外卖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这些,我们常常会忽略,只关注自己想看到的信息。
02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
星巴克的CEO舒尔茨每天晨练,然后6点之前就到达工作室;
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每天起床时间是5:45;
推特的创始人杰克多西每天5:30起床
看完数据有什么感想?
多半会觉得,成功人士都在早起,所以自己要成功,也要早起。
但是你理性的想想,这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
一点也没有!!
我们总是用简单的方式去解释一个复杂的现象或事物,看到穷人就觉得是他懒,看到大龄女青年就觉得是她挑。
这会很大程度地阻碍我们独立思考。
03
对于以上种种误区我们应该怎么尽可能的避免呢?
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几点思路:
在接收到一个信息时,首先你要搞清楚,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有没有隐藏的信息,能够影响你的判断。
在摄取完信息之后,你要找出这个事件讨论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别被自己感觉给带偏了~~~)
弄清楚事情讨论的对象,接下来你要明确作者想让你相信什么?对方是怎么一步步说服你的。(论证是否合理,具有说服性,别盲从信息哦。。)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谁会得益,谁的利益又会受损害,你要学会自己推敲背后看不见的假设是什么?
好了,关于怎么独立思考的小技巧在这里就介绍完咯,吃瓜的正确姿势get到了吗?
看完的小伙伴别忘了点个赞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