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随着年纪增大,加之凌冽冬日的到来,中老年群体常感到膝关节不适。
上下楼费劲?久坐之后起身膝盖僵硬?更有甚者会出现下蹲困难,活动时突然剧痛等症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人到中年,且行且珍“膝”的那些事儿~
1.导致无力
我们发现,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上下楼困难的情况。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下降,从而导致膝关节无力。
膝关节疼痛常见于膝盖内侧关节间隙以上的地方发生“隐痛”!大多数是在运动后或者劳累后加重,休憩后可得到缓解;也有部分发生在受寒后加重,温暖后稍有减轻。
3. 发生肿胀
膝关节肿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肿胀多出现在膝盖骨上方大腿前侧,一般是可逆的,休息后可得到缓解。
慢性肿胀多见于膝盖下的凹陷处,由膝盖骨下方的脂肪组织增生而导致的。
4. 造成晨僵
早晨起来膝盖发生僵硬,这是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不过,很多膝关节炎患者早期也会发生此情况,需要活动筋骨后才能舒展开,需要警惕的是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展为前面所说的疼痛。
5. 畏寒怕冷
都知道关节炎怕冷,但是骨性膝关节炎和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怕冷有所不同。
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到了夏天症状会减轻,而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则不会。那在即将到来的冬天,骨性膝关节炎症状会加重。
6. 突然卡壳
本来好好地走着,膝关节处突然卡住了,过一会又能走了。身边也有一些膝关节炎患者会遇到这种情况。
膝关节作为人体的“轴承”,特别是在运动时承受着整个上半身以及大腿的重量。
一旦“轴承”发生损坏,身体就没法进行正常的活动,各器官也会受到波及,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隐患,所以保护膝盖尤为重要!
不过,关于保护膝盖这件事儿,很多中老年朋友只知道要做,却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做!甚至用错了方法,反而适得其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延缓膝盖“老化”,到底哪些事是千万不能做,而哪些事提倡去做呢?
延缓膝盖“老化”4件事尽量别做
1. 搬重物爬楼梯
你可能不知道爬楼梯其实属于负重运动,特别是搬重物爬楼梯,腰部以下的关节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尤其是膝盖。若无法避免搬重物,那么最好爬半层楼就休息一下,更要注意分次提重物。
2. 不借助外力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坐在小板凳、沙发上,时间坐久了往往站不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突然起身,最好使用辅助工具借助外力,这样才会保护我们的膝盖。
3. 经常受寒
寒气入侵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天冷时关节的活动度显得更为紧绷,还容易酸痛。如同橡皮筋一般,肌肉韧带在绷紧状态会消耗更多养分,产生更多的代谢物,甚至乳酸堆积。
4. 疼痛还硬撑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关节有酸痛时,说明它已经发生警报灯了,可能是过量运动,也可能是缺乏运动导致的。
记住,疼痛即是提示你休息的信号,此时一定要休息,千万不要不当回事。
给膝盖“减减龄”,这样做才对!
1. 控制饮食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对于膝关节而言也是如此。不想膝关节过早衰老,我们就要保持正常的体重范围。警惕因肥胖而增加膝关节的受力负担。多吃蔬菜水果,日常饮食中要做到低脂、低油的食物。
2. 适当锻炼
适当的锻炼,可使我们膝部周围的股四头肌及大腿后群肌更结实,使肌肉耐力更强。日常生活中,可以骑脚踏车、游泳等,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每周3-5天。
3. 合理补钙
对于膝关节的保护,我们还可以适当补钙。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强化膝关节周围的骨质。像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都有着丰富的钙含量。
4. 注意气候
膝关节遇冷后,血管会收缩,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变差,使得关节僵硬并发生疼痛。所以在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膝关节受凉受寒。
5. 艾灸调理
除了以上几点调理方法,艾灸对于多种膝关节炎都有不错的调理功效。中医认为,中老年人出现膝关节不适多是由于中年后气血衰退、肝肾亏虚、风湿寒邪侵袭膝部所引起的。
而艾灸有调补气血、温通经络、补益肝肾、散寒祛湿的作用,对调理膝关节不适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症状表现:关节疼痛、僵硬、麻木、肿胀、伸屈不利等
推荐穴位:委中穴、梁丘穴、鹤顶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内膝眼穴等穴
建议以上穴位,每日选取2~3个穴位,每个穴位艾灸30分钟左右,每日1次,需长期坚持。
这些保护膝盖的习惯都学会了吗?
赶紧行动起来,给膝盖“减减龄” !
一起享受中老年人夕阳“膝”下、蹒跚漫步的美好生活吧~
看完记得分享哦!同时别忘了「点赞+在看」,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更棒啦~(还有什么是你想了解的,可以在本文留言,告诉我们哦)
分享、点赞、在看、收藏4连击,
后续新文章才会及时被你看到,
我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关心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