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的时候,我就买过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当时这本书已经很火,奈何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没有读完。为什么没有读完呢?也许是还没有深刻感受到那种文化的博发,没有那种深刻的感觉,多年以后,越发喜欢这本书,只要看到,便会徒手翻上几页,每次出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此书,行程前后便会读读。在读了《道士塔》、《莫高窟》、《沙源隐泉》这三篇后,很想写一下心目中的莫高窟。
从西宁出发,已经有直达莫高窟的高铁了,票价在260左右,从兰州出发,8个小时即可到达敦煌,途径西宁,恰好高铁是今年七月份开通的。如果想旅行,可以从兰州出发,经青海西宁,转车到嘉峪关,进而前往莫高窟。可惜,此行的目标中没有莫高窟,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到来,即便还未到达,但我想从书中去探寻一下莫高窟。
《文化苦旅》这本书前三篇都像在写小说,介绍了作者的文化心理来源,从第五到第八篇,作者开始系统的写敦煌。《道士塔》大家都学过,当时的感觉是悲痛难言的,愚昧的中国人在近代历史上留下的耻辱永远成为了历史。《莫高窟》一篇中,余秋雨开始介绍洞窟中的文化。
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方的鸣沙山上,北魏之前已经初现端倪,历代僧众在此雕刻、绘画、藏经,终成辉煌的莫高窟。当年王道士看守这里,觉得壁画看着不爽,于是经常请人拿石灰,把墙壁粉刷一下,绘制出《西游记》的故事,如今来看,每一个壁画都为当今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不得不让人心痛。王道士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藏经洞,洞窟里数之不尽的文化典籍又让文学、历史、宗教学家们震撼,尽管如此,还是被外国人掠去了大半。如今我们看到的石窟已经不复当年模样了。
莫高窟最经典的要数雕塑,佛教起源于印度,后受希腊雕塑家的影响,开始有了雕刻佛像,到达中国后,中国人又将佛像内容故事化,如果你如果中国大部分博物馆,你会看到中国的佛像大都姿态万千,一个个表情丰富的可以做成表情包,尤其在西北这一带,尤其如此。余秋雨写道:“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行动着,苦涩着,牺牲着。”敦煌就是历代佛像的容身之所。
几乎从魏晋开始,历代的王朝都对莫高窟心存善意,北魏的贵族修建了莫高窟、唐代出现了大量精美壁画、反唐的吐蕃修护了它、元朝起码没有伤害它、后来的人们高明的隐藏了它,即使历史上出现了几次“灭佛运动”,它受到的影响依然不大。所以,我们隔着千年的时空,能看到这些文物,心中是充满敬畏的。莫高窟能保存这么久的一个原因,我想是因为它远离内陆,以至于很多人把它遗忘,只需要对比一下同时代的洛阳龙门石窟,那残缺的佛头,就可知道两者所经历的有何不同。
余秋雨来到洞中,计算着每个文物的大致年代,然后结合自己的学识进行无边的背景想象,那种心潮澎湃我可以感受得到。最初的雕像立体感强,线条较粗,更具印度风采;魏晋的青褐色带有一种潇洒之气,与中原名士遥相呼应;隋朝时,维摩诘在壁画里很出名;唐代时壁画变得繁华细致,能够感受到大唐的吴带当风;安史之乱后,壁画内容大都带有复国回乡之意;宋元时,壁画出现了勾栏瓦肆、寻常巷陌,很有时代之风,大宋没有让壁画内容更丰富,实属遗憾,大概与儒学太盛有关;明清时期逐渐没落,直到被王道士偶然发现更深的内涵,才引得世界关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白俄罗斯的士兵滞留在莫高窟,他们在此生活做饭,浓浓的烟灰把精美的壁画一层层覆盖,后来美国学者来了,大骂这些人不懂得艺术,于是悄悄带着高科技揭走了很多壁画,他们将壁画带回去展览,引起了轰动,这时学者们发现,当时揭的有点少,于是第二次来到中国,欲图带走更多珍品,这个时候,中国人终于团结了起来,其中一个叫陈万里的中国翻译功不可没。他悄悄的来到莫高窟附近,把美国人的阴谋告诉了当地人,人们开始时刻防卫着老外,十分有底气的告诉他们,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遗产,于是,这一次,美国学者一张壁画都没有带走,于是我们有幸,在今天还能看到这些艺术品。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激那些在历史危急观头挺身而出的中国人。
尽管如此,我们失去的太多。陈寅恪老先生曾痛心的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如今,我们想去研究敦煌文化,不得不飞往全球各地。还好,敦煌文化的中心依然在中国。
余秋雨先生到达沙漠后,曾亲自爬到了沙漠顶峰,很有幸这次在西宁,我也平生第一次见到沙漠,爬行很艰难,常常是气喘吁吁的上去,艰难的行走,细细的沙子充满了身体的每一部分,下去却很容易,坐上滑沙板,如同滑雪,顺流而下,眼中、耳朵中却被飘扬的沙子覆盖着。在沙漠行走,一定要有很大的毅力。月牙泉在沙漠中显得遗世独立,从高处看去让人心生感动,是什么样的天地造就了这样水与沙共存的局面,难道是佛的灵光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余秋雨在读了无数的书,并且功成名就后毅然褪去所有的荣誉投身到山河大地上。很多人问过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他的回答是:“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我开始对自己之前的论断产生怀疑,书与路,仍旧是路更重要,在路途中的听闻,比得上在书本中的识见,以书为动力上路,才不愧于读书。一生要经过多远的路程,才能改变未来?这个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