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络的世界里消失了,原因是手机死机。
尽管先生大献殷勤,说要马上给我买个最好的手机,我却含笑不语。先生大惑不解,那个一天到晚粘着手机的人到底是怎么了?还在对旧手机恋恋不舍吗?
其实我是想乘机看看,自己离开手机,离开了网络,还能不能好好的生活。
第一天,明显的焦虑。感觉自己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无底的黑洞 纷繁的世界一下子与自己隔绝了。我的世界变得非常非常安静,我竟有些无所适从。
无心看书,更无意写文。猜想多少人更了文,多少人点了赞,又有多少人关注了自己。
到了晚上,百无聊赖的我终于捧起了书。那是我一周还没看完的余秋雨的《借我一生》,结果两天就看完了。
我又继续读了他的《行者无疆》、《千年一叹》。这两本书感觉读起来较他之前的书轻松很多,虽然是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考察所作,语言却没有带半点的阴郁与晦涩。
读完这两本书,竟然对中国的古代文明与外国的古文明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虽然是以古埃及的文明为世界之首,但是,由于金字塔之谜无人能解,所以,埃及的古文明也就成了难解之谜,更不要说有什么文字传承于后世了。
再看古希腊文明,由于古希腊战争不断 ,一次次把古带遗留的文明破坏,掩埋,清除,以至于难辨本来真面目。
而中国的古文明,不同于国外,她是世界上至今保留最完整,传承最直接,并一直对后代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的文明。
中华的古文明能够延续至今,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
二、得益于中华文明的大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兼容,也避免了自身的困窘;
三、依赖于统一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
四、依赖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的神秘主义和极端主义;
五、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忆。最终使得中华的古文明得以完整承现。
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但也有其必然性。它的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谁而停留,也不会被岁月的长河所吞没。
“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们不必去艳羡外国的古文明,中华的古文明延续至今,已经令世界瞩目。中华的古代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大量的中华瑰宝,供我们后人去拜读去享用。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是何其的幸运啊!
通过阅读,通过思考,我对中国的古代历史兴趣大增。我马不停蹄又兴趣盎然地读完了黄仁宇著的《万历十五年》。
我忽然发现,虽然离开了网络,我也能活得有滋有味。我拥有了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并从书中汲取养分。
我开始了更深层的阅读,不再是一头扎进书里,犹如书虫只见书山不见天。我已经可以时不时地从书中抬起头来仰望古今,纵观历史的全貌。而不是一叶瞕目,不求甚解。
对那些历史上的人和事,已经可以做到冷静地审视,小心地求证,从而做到公正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只听信片言只语,依据个人喜好而枉下断言。
纵观古今,人性总是复杂的,人都有着善和恶的一面。当一个人的善大于恶时,我们称之为“好人”,当一个人的恶大于善时,我们称之为“坏人”。
其实,好人与坏人只是社会上道德评论的标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我们不该用既定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或评论别人。我们不能把复杂的人强行安放在用传统道德构成的标准像框里。
读完了《万历十五年》,我又开始了《明朝那些事》的阅读……
在书中,与圣贤为伍,与智者交谈。修心养性,回归真我。
当然,信息时代,长时间地离开了网络,犹如离群索居,很快就会与社会脱节。所以,我还是选择回归社会,与网络为友,与书为伴。
我终于还是接受了先生的好意,拥有了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手机。
我们的世界,是个多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要学会随波逐流,也要学会坚持自我而不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