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如何提问。问题分两种,一种是开放性问题,一种是封闭式问题。
只需要回答是或否的问题就是封闭式问题。反之,则是开放性问题。
比如:你病了吗?---封闭式问题。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开放性问题。
我们建议在探究利益的时候,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原因有二。
第一,节约时间。
举例:有个员工上班迟到了,作为HR你需要了解一下原因,你通常会怎么说?
**,今天你上班迟到了,我想了解下原因?
而不是,**今天你上班迟到了,是堵车吗?睡过头了?病了?和家人吵架了?出门忘带手机了?
如果幸运,你第一个问题就猜对了,如果不幸运可能永远也猜不对。即使你能猜对,睿智如福尔摩斯。那么我想问,有这点脑细胞做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去猜人家迟到的原因,直接让人说出来,不香吗?
第二,很多封闭式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预判,对了解事实并无帮助。
依然是上面那个例子,**上班迟到了,如果你直接问,**你今天迟到是因为和家人吵架了?对方会怎么认为,难道我在你心中就是个会轻易和家人吵架的人吗?
这种自以为是带着猜测的问题里包含着傲慢,而这种问题既没有效率又容易滋生误会。
显然,通过比较我们已经了解到开放性问题的好处了。接下来我们聊聊提问的纵向和横向。
第一个是纵向的,就是why(为什么)?
作为一名HR,谈薪资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当应聘者要求薪资是1万时,我们通常如何反应?
其实HR对每个岗位的薪资都有非常清晰的标准,如果超出了预期时,我们习惯性地会抛出一个封闭式的问题。“您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您的薪资要求略高,我们目前这个岗位薪资是8000,你看可以吗?”
很容易,你们双方就进入了一个立场性的讨价还价,在一个优雅高档地场所像菜场买菜那样讨价还价。
而现在,我们要问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该怎么说呢?不妨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是1万这个薪资?”
这个问题会让对方有机会解释,你可以看到他的标准、认知,也能看出他的表现和价值。一个优秀的应聘者应该拿出与之薪资相符合的能力来告诉你,他值得。而不是告诉你,市场上就是这个价格又或者他的生活最低保障是这个薪资。
很轻易地,你就分辨出一个优秀的应聘者和一个虚开价格的应聘者了,不是吗?
当然,面试中会出现很多情况,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非常合适的应聘者,但是他要求的薪资的确是我们目前没有办法给予的。怎么办,让优秀的人才就这么流失吗?那么HR要来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尝试着采用横向方式,即Anything else (还有别的吗)?
我通常会在问完薪资后,继续问对方,“除了薪资,你还有其他要求吗?”
一个成熟的应聘者,他不仅关心薪资,同样也关心公司福利,关心公司的培训制度,当然也包括自己岗位的升职和发展空间。这些他所期望的,就是你谈判的基础。
当你有许多除薪资以外的要求符合对方的标准,很有可能他会稍作退让,把他的薪资调到你目前能提供的那个标准上。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干的,反正我用这招成功过很多次。
也许,你会说,我又不是天天跳槽,也不是HR,我要了解这个干什么?那么我来假设一个夫妻吵架的场景,也用谈判技巧来尝试解决。
比如今天早晨,我关照老公把房间里的垃圾清理了。但是中午的时候,我发现他并没有完成。
按照我以前的脾气,肯定是指责,“韩工,你又为了打游戏不倒垃圾!”话说,这样的指责还少吗,每次都是我一边骂,一边清理垃圾。但是现在我不这样干,我态度温和地问他,“老韩,我看到垃圾还没有清理,为什么?”记住,是态度温和,不然他还是以为你是在指责他。
今天韩工就态度很好,立马从电脑前站起来,抱歉地说:“我忘了,现在就去清理。”我继续问他,“你觉得我们何时倒垃圾比较合适?”
鉴于上海目前这个情况,他很清楚,直接回答我,“以后我会记得在做核酸前清理完,出门时可以顺便倒垃圾。”
就两个问题,轻松解决了一场原本不太容易避免的吵架,是不是?
采用开放性的问题可以适用很多场合,大家不妨都有意识地尝试一下,说不定就管用了呢?
上了3节略枯燥的课,下节安排做测试,了解你自己是怎样的人,会不会让你有兴趣?记得明天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