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这是内心的状态,不是物质、名利带来的满足感。是不找的状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想在自我修炼的最初,是需要刻意练习的,这个时期可能是需要用力于仁的。当习惯养成,思考方式改变,仁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的过错,是分了类的,看这个人犯的错就知道这人是在仁的哪个层次。想到一句话:物以类分,人以群居。以前只知道做人的行为和教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层次和水平,没想到犯的错也是有层次的。一日三省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