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

(美)吉姆 · 西诺雷利

最好的故事从不教给人新的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的、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正确的。

金句集

1.故事之美在于它不会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事实娓娓道来。

2.如果仔细观察,在顶尖品牌里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我们”的字样——没有吹嘘,没有自夸——仅仅清楚地表达了重要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些品牌并没有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它们的故事,而是通过信念建立联系。不用多余的解释,这些品牌就已经通过信念清楚地表达了它们是谁。

3.故事并没有颐指气使地告诉我们 应该如何思考和感受。相反,它邀请我们去思考,去感受自己的内心。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4.用故事包装事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为人们打开心灵之门,传递真相。

5.故事能在多大程度上 感动我们,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同。 或许,故事就是灵魂的语言。 

6.最好的故事从不教给人新的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最正确的。

电影、小说、诗歌或者歌曲不会向我们解释它们背后的含义。这些含义会留给观众去诠释。

同样,吸引人、更值得信赖的结论是消费者自己得出的而不是广告词中所讲的。

7.品牌故事的塑造,既是自我解析也是自我创造。

搜集背景故事--让我们从挖掘故事背景开始。

品牌定位--传统的企划案首先关注潜在的需求者,品牌故事的塑造过程则以对品牌的调查开始。

潜在需求者定位--一旦完成对一个品牌的全面剖析,我们接下来就会开始关注潜在需求者的感受力。

结合两个定位--在这一阶段我们开始担任中间人的角色。了解了故事中的两位主角——潜在的需求者和品牌,开始为双方寻找契合点。

直面障碍--故事模式需要我们为横亘在品牌与潜在需求者联系之间的交流障碍下个定义。通常情况下,他们分为四类:意识、理解、联合和青睐。

完成故事摘要--在这个阶段,我们按照逻辑的一致性回顾了之前的几个步骤,并把它们总结成一个故事摘要。跟重视创意性的传统摘要不同,这个故事摘要构建了整个品牌故事的框架,指出了内外两层角色——品牌与潜在的需求者。

8.在规划阶段,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客户需求上,而是由内而外地研究品牌本身。成功意味着永远不要让竞争来定义你。相反,你必须从一个自己深切关注的角度来定义你自己。——汤姆·查普尔,“Tom’s of Marine”品牌联合创始人

9.不管客户说他们想要什么,不论是哪一个品牌,它可以做的改变毕竟都是有限的。市场营销的理念告诉我们,先研究客户;而故事思维告诉我们,需要先研究品牌。

10.理想状态下,你总是希望用最小的改变实现最大的转变。

11.故事思维基于一个前提:力求真实可信。并且把这种真实性强烈地贯穿于品牌的价值观和信念之中,不会因为有新的机遇出现就胡乱编造,或者轻易改变品牌的价值观和信念。

12.用原型理论分析品牌故事的性格特征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可以明确动机、看法、喜恶和一大堆心理特征来解释品牌的营销行为。我们以这种方式沉浸在故事中,把品牌看作一个人,看成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品牌被人格化后,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对品牌进行研究、比较和对照,更容易识别出一个品牌的价值体系。

13.通常,自尊是每一个梯子的最后一格并且也是探寻停止的地方。 (当物质满足之后,人总是要追求这些精神层面的。就像马斯洛也是将个人价值放在了最高处)

14.对任何品牌来说,理想的搭配是品牌和潜在需求者在内层和外层上都保持一致。人类最伟大的天分就是拥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梅丽尔·斯特里普

15.当品牌与潜在需求者 建立起积极而有意义的联系时,就能战胜障碍。 你若找到一条没有任何障碍的道路,它可能不会通往任何地方。——法兰克·A.克拉克

16.故事会展示主人公如何克服恐惧、贪婪、气馁或其他负面性格,走上成功之路。品牌也一样,在实现预期目标的道路上必须克服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障碍。同时还要克服品牌故事情节方面的障碍。

17.障碍也是分等级的。

一级障碍:缺少对产品的功能认识 关于产品功能方面的连接,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是,对一个新类型的新产品缺乏认识。

二级障碍:缺少对产品优势的理解 关于产品优势方面,遇到的障碍是缺乏理解——为什么这个品牌的产品比竞争者的产品更好?

三级障碍:缺少品牌的关联性 三级障碍是品牌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通常情况下,三级障碍是关于信任的障碍,在品牌和潜在需求者之间缺少一种正面积极的联系。

四级障碍:缺乏对品牌的认同 如果最终未能在品牌和潜在需求者之间建立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关系,通常是因为市场营销人员忽略了四级障碍——对品牌认同的重要性。

18.故事摘要六步骤

a.背景故事:品牌的现状是什么?它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今天我们对潜在需求者了解多少?(请回顾第6章相关知识).

b.定义品牌的内层:品牌支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或重要信念?如果你采用原型分析法,请说明该品牌原型的定义,并提供基本原理。

c.定义品牌的外层:产品(或者“产品们”)的优势和好处是如何支持品牌内层的?解释为什么外层与内层要保持一致?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陈述。

d.最重要的障碍是什么?鉴于在品牌和潜在需求者之间建立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关系这一总体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障碍?解释你的答案,并给这些障碍分级。

e.定义潜在需求者的外层:提供所有相关的和重要的属性(例如,年龄范围、性别、收入、家庭人口、收入、地域等);潜在需求者最想从品牌产品(或产品们)那里获得哪些重要功能?要确保其与品牌外层保持一致。

f.定义潜在需求者的内层:潜在需求者认同的最重要的价值观/信念是什么?要确保其与品牌的内层保持一致。请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陈述。

19.通过独特的价值主张, 顾客能够判断这个品牌只是口头上说一些事情很重要,还是真的对那些重要的事情花费心思。 消费者必须认识到你在坚持一些东西。 ——霍华德·舒尔茨

20每一则广告都应该向消费者传达一种主张。不仅仅是一些词语,不仅仅是极力吹捧产品,也不仅仅是橱窗秀。每一则广告都应该告诉消费者:“买这个产品,你就能获得某种独特的利益。”这种主张必须是其他竞争者没有提供也不能提供的。它必须是独特的——要么是一个品牌所特有的,要么就是在广告业这一领域没有任何品牌曾经提出过的。 这种主张必须有足够的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触动上百万的群众(也就是说,把新的客户吸引到你的产品上来)。

21.使用暗示而非解释,这是我们从故事思维中学到的最强有力的一课。

22.我们所说的不是事实, 我们深信的才是事实。 真相不是发生的事情。真相是我们认为发生的事情。——罗伯特·麦基

23.也许他们相信品牌使人们愉快或者让人觉得安全、智慧、时尚,却一直忽略了人们最渴望得到的感觉:被理解的感觉。最震撼的广告是这样的,它可以使人产生“这说的是我或者就是我的问题”的反应。

24.故事的结束反而意味着新的开始。它邀请听故事的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重现听过的故事,决定故事的意义,收获自身的感悟。

用故事包装事实

用故事包装事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为人们打开心灵之门,传递真相。若疑之,莫为之。

——本杰明·富兰克林

故事和事实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要用故事包装事实呢?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这本书吧!

“事实”赤裸着走进一个小村庄,村子里的居民一看见他就开始不停地咒骂。他们叫骂着把“事实”赶出村子,“事实”沿路来到了一个小镇。但是那里的人仍然朝他吐口水,辱骂他,给他起难听的绰号,再一次把他赶了出来。

“事实”继续向前走,孤独而又悲伤,沿着空无一人的道路走向下一个城镇。他仍然希望能遇到一个人,看到他会觉得非常开心,会愿意张开双臂拥抱毫无遮掩的他。

午夜时分,他来到了第三个小镇。他希望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的时候,小镇的居民会高兴地看见他的到来。可是小镇里的人一看到他,就撒腿跑回家,还把家里的垃圾拋向他。

“事实”哭泣着逃离了这座小镇,跑进一片大森林。清理干净身上的垃圾之后,循着阵阵欢声笑语,他又走回森林旁。他看见镇上的居民鼓掌欢迎“故事”的到来。人们拿出了新鲜的肉、汤、馅饼和糕点给“故事”——故事微笑着沉浸在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之中。

黄昏来临了,“事实”感到懊恼,躲在路旁抽泣。镇上的居民们对他不屑一顾,只有“故事”来看望哭泣的“事实”。

“事实”告诉“故事”一路走来,居民们怎么欺负他,他多么悲伤和孤单,他多么想被接纳、被欣赏啊!

“故事”听了之后说:“你当然会被拒绝了!”“故事”望着事实,平静地说:“没人愿意看见赤裸裸的事实,即便你袒露了真实的自己。”

“故事”非常同情“事实”的遭遇,便把五颜六色的衣服给了他,让他穿上漂亮的衣服。“事实”穿上了“故事”漂亮的长袍,和他一起来到了附近的小镇。镇里的人们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并且非常喜爱他们。对于“事实”来说,包裹在“故事”的长袍之下能让他变得美好。“事实”和“故事”一样,学会了让倾听者自己做出判断。

从那天起,“事实”和“故事”成了最好的伴侣。“事实”发现,当他穿起“故事”的长袍时,比起曾经那个赤裸的“事实”,这样的他更容易让人接受。

故事之美

正如你马上要看到的或者偶然看到的那样,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故事的力量。这使我们意识到,那些曾经历过的,以及正在经历着的故事,是最有力的交流武器。为什么?当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在于讲故事的目的。正如前面的故事所揭示的,故事能够无限接近事实,但又不会去揭露事实。故事能够激励人并引起共鸣,使听故事的人参与到价值观和信念的交流中,而不是直白地揭露或简单地告诉人们价值观和信念是什么。

当然,所有的故事都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无论故事讲述的是爱情、勇气还是自由的重要性,它向我们传达的一直都是人类基本的价值观。但故事之美在于它不会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事实娓娓道来。

如果把每个人和每件东西比作品牌,那其实我们都有自己的目的。然而这个目的有时往往过于直白、露骨,而且常常受利益驱使。如果我们不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长远,就能着眼于更有感染力的东西,而不是只在乎那些可以使产品变得更好、更强、更持久、更便宜的数据。我们开始着眼于信念、哲学思想或者可以彻底改变品牌形象的因素,不是去告诉人们思考什么,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正如我们希望尽可能与故事中的人物建立情感联系一样,我们也同样可以与品牌建立起这种关系。这样,品牌自身的重要性就会超过其功能性上的优势。

当我们购买了一个品牌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参与到这个品牌中来。反过来说,我们也可以把品牌和它所代表的一切带入我们的生活里,并通过品牌向别人讲述我们的故事。品牌和故事一样能够帮助我们强化自我形象。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个概念会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认为自我形象与产品形象的提升必须要创造性地表现产品的优势和好处。当然,这非常重要,但我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消费者。虽然我们希望产品可以为我们做得更多、更好、更快,或者更省钱,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寻品牌的内在意义。把品牌看作故事,我们便有机会更好地发掘品牌的意义,而不是单纯地将其看作待售的产品。然而,如果要真正地讲述一个品牌的故事,必须要先了解这个品牌。我们必须去观察、去聆听、去真正地感受它,因为它就在那里,而不是因为人们告诉我们他们希望它在那里。

故事的逻辑

这是一个经过精心筹划的过程,借此可以了解品牌,而讲故事的方式又有助于了解自己。同时它也有助于了解品牌的前景,建立长久的、不受任何竞争宣传影响的客户关系。

讲故事没有什么诀窍。你不需要学习4个音节的复杂词汇或是理解那些象牙塔里的理论。它非常直观而且容易理解。它以引起听众强烈共鸣的方式,解决实际运作中遇到的问题。顾名思义,讲故事的方式植根于故事的逻辑,就像心理学家揭示的那样,是我们思维的一部分。一旦意识到它的存在,我们就能更有效地运用它。

我们学到的这种方法,从人类语言诞生之初直到今天一直都在使用,故事讲述者们用它来揭示普遍真理。而且进一步我们发现,自己正不知不觉地从那些以此法则获得成功的品牌中借鉴方法和技巧。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接下来的内容会有些不敬,因为它亵渎了市场营销学创立以来我们就一直信奉的神话。我们并不想探索广告学的“普遍真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找到一个被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统提案的弊病

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维里,负责创意的人有时并无创意,是愚蠢的、左脑发达的马屁精,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只关心如何取悦客户,而不在意如何去保护产品创意的完整性。

创意人员的任务是要撰写创意提案,经上司同意之后再提交给客户审阅。有时,我发现时间都花费在和客户讨论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面:“但是”听起来有否定含义,应该替换成“并且”;是用“从”还是“到”;以及关于如何定义目标和策略等老生常谈。

最终的创意提案和一张白纸比起来也许不会更有创意,但这一点不重要。只要它可以优先提交给那位极其重要的客户,客户开了“绿灯”,便可以开始创意流程。一旦创意提案得到了客户的赞同,即使有人反对,创意人员也会用这样的托词来打发团队的抱怨——“这是客户想要的”,并补充道,“对不起,我们要按客户的要求来做”,或者是“我要全力以赴地保留客户的意见,我知道客户都很固执,但是……”,如此这样反复下去,令人生厌。

如果我告诉你我现在厌倦了打字,需要来点儿刺激。这里的“厌倦”可以有多种含义,包括想要睡觉、无聊、紧张、疲惫、乏力、无精打采,或者就是单纯地意味着我不如我想的那么积极。除非我进一步向你描述我现在感觉厌倦的状态,否则你不可能和我达成更深层次的共识。因此,传统的创意提案只提供信息,你很难找到信息背后所隐藏的细密情感。

一些品牌确实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法。除了耳熟能详的品牌,例如耐克、苹果、哈雷戴维森(Harley-Davidson) ,乐斯菲斯(North Face) 通过“探索永不止步”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还有科罗娜啤酒的“寻找属于你的海滩”,墨西哥风味快餐的“培养一个更好的世界”。如果仔细观察,在这些品牌里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我们”的字样——没有吹嘘,没有自夸——仅仅清楚地表达了重要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些品牌并没有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它们的故事,而是通过信念建立联系。不用多余的解释,这些品牌就已经通过信念清楚地表达了它们是谁。

这些就是我所说的“故事品牌扩散”。我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与故事的运作方式一致。故事不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但是能吸引我们。它是创造而不是强制规定自己的识别度。在某种程度上它让人们产生了共鸣,这些共鸣就是我们共同分享的、拥护的潜在信念。

提到说服,最重要的是要获得信任。当你试图赢得信任时,除了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得到可靠第三方的认可这两个因素之外,还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将你的品牌看作是一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他的存在与利润无关,这样做可以为广告商提供一个新的、更有创意的选择,去代替那些老套的“自吹自擂”的说服方式。医院不应该吹嘘“卓越就在你的身边”,或许与追求生存和健康联系起来,会更有吸引力。品牌也不需要去引用一些顾客满意度的数据,或许与他人分享的价值观联系起来,会赢得更多的信任。因此,当消费者产生怀疑或者不信任时,故事的逻辑性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补救措施。

成为消费者之前,我们首先都是正常的人。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自然会被故事的思想、经验和教训所吸引。

说到教训,我只有两点:将你的品牌想成是一个故事,而不是吹牛;不要在家里做我的实验。

想要一份工作?讲一个故事吧

杰克和戴维是同一职位的入围者。两个人都有相关的经验并且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在最终面试结束后,公司把面试过他俩的高管召集起来对这两个人分别评估。

这些面试官对杰克有着高度的评价,他很聪明,多才多艺并且平易近人。当他们讨论戴维时,其中一个面试官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前面,看着大家说:“好的,大家把笔放一放。现在我要对大家讲讲我给戴维面试时的情景。”

房间顿时安静下来,大家期待他能说些什么。

“和平常的面试不同,这次,我决定问一些不一样的问题。我要求戴维说服我,让我相信他是一个强大的激励者。起初,他看起来有些吃惊。”

“他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开始吧’,我说,‘销售经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推销员,所以我相信你能很好地推荐自己’”。

面试官继续往下说:“之后,戴维低头停顿了几秒,思考了一会儿。当我认为他要放弃时,戴维突然开口说话了。”

“戴维说:‘我知道您需要提高团队的销售力量。您看来需要一个强大的激励者。我能给您讲一个小故事吗?’”

“我说:‘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只要让我知道你如何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可以了。’”

“接着,他告诉我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缺乏表现力的职员。他说当他看到这个职员的销售业绩比正常水平下降时,他感到很惊讶。他又对我说,他告诉那位职员自己非常关注他。”

“戴维说:‘我告诉他我很关心公司,但我也有点担心他。我们聊了一会儿直到他向我敞开心扉。’”

“戴维接着告诉我,他的员工分心是因为一些家庭问题。我没有让戴维继续详细解释,而是让他说一下解决办法。”

“戴维说:‘我只是倾听并没有给出任何意见。我们结束谈话的时候,我告诉他我会尽全力帮助他。’然后,对于他在公司的价值,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起初,他的业绩并没有很大的起色,但是没过多久他的表现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甚至他自己的预期。”

“我停顿了很长时间,并没有被这件事情打动。”面试官说道。

“我说:‘如果你是想告诉我需要通过一点理解去激励别人的话,那么,你说的这些东西,任何申请这份工作的人都可以做到。’”

“但,先生,恕我直言,我不是这个意思。”

“‘好吧’,我对他说,‘那一定是我漏掉了某一点。’”

“他抬头看看我,动了一下他的座位,然后说了一句让我震惊的话。”

“他说:‘第一是要通过了解员工来激励他们;第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值得理解。’”

“我坐回椅子上心想:‘哇,很不错。’通常情况下,当我要求候选人说出理由说服我时,他们会跟我吹牛或者建议我去跟他之前的老板和员工去求证。但是这个人没有这么做,他没有自夸。我没有得到之前预期的冗长的自我评估。相反,他向我展示了我期望得到的相关经验。如果这就是他说服人们接受他的观点的方式,我把票投给戴维。”

其他的高管人员也同意。所以戴维得到了这份工作。

故事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是它超越了现实的报告结果。它揭示了对结果比较负责的信念和价值观。通过故事的力量,戴维让听众参与到自己的经历中,进而更好地展示了他的思考方式。

故事都是相关联的,能帮助面试官找到想要的职员。

故事: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

故事并没有颐指气使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感受。相反,它邀请我们去思考,去感受自己的内心。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丹尼尔·皮克

几年前,我应邀同客户的营销团队一起探讨怎样为一家知名公司的新品牌做推广。出于对当事人(和对我自己)的保护,我们暂且称它为“最后的国家银行”。我聚精会神地听了8个小时关于图表、图解、调研报告以及各种范例的讲解。我的任务是筛选所有的信息,给出独特的销售主张,简称USP,并将其在创意提案中呈现出来。会议结束时,客户询问是否可以在第二天上午看到创意提案的草稿。我知道客户就是想看看我们是否一直在听。由于这一整天下来,我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创意提案,只需要在纸上写出来,因此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第二天一早,我坐在宾馆的房间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担心一会儿还要再经历8个小时痛不欲生的文稿演示,一边开始撰写创意提案。我边写,边不停地问自己:“在这句话里,他们会更喜欢这个用词吗?”或者“万一他们理解不了我阐述这个图表的方式该怎么办?”等等。正当我在为最后该用哪个词纠结的时候,电话响了。是我同事打来的,他问我还需要多久客户才能看到广告提案。就是在这一刻,我忽然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

我说:“我一会儿打给你。”

我突然间意识到,我正在做的事情和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是有偏差的。这是“别人”的提案,我正在为“别人”写提案,这和我之前做的一样,一心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让客户放心,并且让他们知道“我们懂了”。在撰写提案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我的语言是否能够激发创造性、引发新思考,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创意团队理解目标人群。具体来说,提案需要提供有关目标人群的真实状况:统计特征、消费心理以及产品特征重要性排名——以数字形式列出。如果我们说到任何与目标人群的情感状态有关的话题,那么这个关于情感的描述必须要能够解释,怎样才能够感知这个前景(例如:“目标人群心理上会感到痛苦、沮丧,由于缺乏掌控力而感到某种程度的焦虑。”)。如果不这样做,任何人都很难了解这个前景“是”什么,也很难帮助任何人与他人的观点产生共鸣。

我给同事回电话,告诉他:“给我一个小时。”

很快我便按要求完成了创意提案。但随后我又尝试了新的做法,想看看会有怎样的效果。

我把自己当作未来的目标人群,摒弃描述性的语言,以第一人称写了一封短信。在信中,我介绍了我是谁以及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小说家,正在写一篇迷你故事,帮助读者与故事的未来发展产生共鸣。最后,我把创意提案移植到某些包含情感内核的故事情节中去——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前景目标人群的感受。

一小时之后,我带着这份创意提案和这封短信去见客户。

右脑决胜未来

为“最后的国家银行”提供创意的经历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凭直觉,我知道我的提议行得通,但是我需要更清楚、更明确地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我开始深入研究故事的主题,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怎样充分利用故事强大的力量。

自从语言形成之初,故事便伴随着人类。史前石器时代的穴居人曾经运用故事来解释巨大的猛犸象是如何逃跑的。每一天每一秒,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一定有某个人正在讲述着故事。那么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又开始重视故事了呢?这就好像把注意力重新放在走路、说话,以及其他我们早已习惯的行为上。

作家丹尼尔·皮克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如何改变世界的书籍,其中包括《全新思维:右脑决胜未来》,书中针对这种现象给出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他断言“‘左脑’的统治以及它所孕育出的信息时代终将让位给一个崭新的未来。到那时,‘右脑’的特质——创新、共情、意义——将主宰全世界。”皮克指出,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机器来完成左脑发出的指令。由于这个原因,在工作中,右脑的技能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有一项技能便是讲故事。皮克进一步提出,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30年前,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预测了类似的现象。写这本书时,奈斯比特就预见到人类将会愈发地依赖科技。正因如此,他预测“高科技”需要“高感受力”来与之平衡。如今,每天有无数个的事例证实奈斯比特的预言是多么正确。事实上,“人性化”这个词语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词,而且通常与科技相关。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正在尽力实现这种平衡。互联网正在为我们搭建一系列可以用于讲述富有高感受力故事的平台。事实上,像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都为我们打开了讲述故事的大门。“你在想什么?”,“有什么新鲜事?”这类问题都是在邀请用户来讲述他们生活中的故事。通过这些媒介,我们可以和全世界分享我们的故事。Flickr和Picasa还允许我们通过图片来讲述故事。此外,短信以及电子邮件也都为分享彼此的故事创造机会。科技无疑将会继续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工具,让我们能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

从故事到故事思维

好吧,我知道了。相比那些枯燥无聊的、硬被塞给顾客的信息来说,通过故事推销一件产品效果会更好。故事不会急于企盼一时的成效,相反,故事能促进好的结果产生。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故事。

事实上以故事为基础的消息传递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吗?“有还是没有?”没什么新鲜的,只是卖个关子。还是一针见血吧。

讲故事和故事思维是不同的两件事,意识到两者之间的不同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讲故事是一种策略。它是一种工具,能够促使人们接受一种主张,并且邀请消费者参与进来,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如果能够被应用,它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具(很难在一个广告牌上或者是横幅广告上讲一个故事)。但是讲一个故事去卖一些产品和真正成为一个故事之间是有区别的。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仅仅使用例子或者是暗喻去阐述一个观点,还是把这些观点演变成一种值得人们推崇的价值观。

讲故事是通过一些情节线索阐明一个销售观点,这些情节线索会把消费者放在一个虚拟的或是十分真实的角色当中。相比之下,故事思维是在品牌自身担当起一个领导角色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个领导角色所代表的信念与消费者所推崇的信念是一致的。所以,讲故事和故事思维都利用了故事的感召力和原则。但是故事思维是一个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帮助那些品牌营销人员更好地表达并且定义了一个品牌功能方面的信念,这种信念是一个品牌的根基,同时也正是这样的价值观维系了一个品牌的经久不衰。

我们把这件事分开来,换个角度讲。作为一个故事品牌扩散者(我们正从事于这样的秘密协议),你要像一个要跟全世界分享一些重要事件的作者那样思考。但是你不用构思一个带有重要主题或者是信息的情节,你在筹划一种方法,在文章当中用一种重要的世界观解决问题。你的品牌通过它旗下的任意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去证实你公开声称的世界观。故事思维是一种全局性的战略,而不是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某一个战术,它会使情节和主题之间相互支持。而另一方面,讲故事通常仅仅是介绍情节。

从相反的角度考虑也会有一定的帮助。你会看到很多故事思维都是从反面考虑的。通过仔细观察那些迟早会用上的小玩意儿,你发现最终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像橡皮泥领带保护剂、鞋的内增高、那种能让你在飞机上小憩的时候用到的理想物品诸如小啤酒桶大小的大腿枕。(有人会真正用到这些东西吗?)

如果一个广告宣称“伟大的上帝,这有一个更好的陷阱”。这很可能就不是一个故事思维。这些广告是专门针对产品功能的,而不考虑品牌,或者仅仅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都是只有情节没有主题。故事思维除了给出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之外,它也鼓励人们去相信产品之外更多的东西。“非同凡想”“尽管去做”“探索永不止步”,这些是经典的故事思维的主题。品牌的创造者除了交流他们强烈赞同的理念或者价值观之外,还解释了为什么在利益驱使之下这个品牌依然能够存在。他们信心满满地提供了一种产品代表的品牌,跟其他产品支撑的品牌一样,这实际上只是一个更好的陷阱。

除了能够提出主张之外,故事思维也催生动机,一个品牌有容易区分的和有报道价值的主张是一件好事。需要铭记在心的是,一种没有动机的主张就像一辆没有引擎的车。人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从你这买东西,正如他们想知道他们买的是什么一样迫切。

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能让你了解到你解决的问题,故事思维也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它能深入到核心解释为什么你的品牌能够存在。

把品牌看作故事

故事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包装事实,使你要讲述的事实更加真实。故事并没有颐指气使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感受。相反,它邀请我们去思考,去感受自己的内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在处理“最后的国家银行”的案例时会如此顺利。当时,我被要求向管理层陈述银行未来储户的想法和感受,并且依此去构思一个传统的创意提案。但我并没有用一两句事实来描述他们的潜在客户,而是再现了这个目标,并邀请银行的管理者们来看他们未来的客户将会是谁。

许多成功的品牌都借鉴了安妮特·西蒙斯所提到的“包装事实”原则。一些优秀的品牌,像哈雷戴维森、迪士尼、乐斯菲斯等,不仅仅依靠事实来让人了解产品,还极其重视“包装产品”。尤其是,他们会把产品宣言包装成自己所支持的重大事业来推广,让人们能够认同这种人生目标。哈雷崇尚自由的生活,迪士尼崇尚魔法的乐趣,而对于乐斯菲斯来说,探索永无止境。因此,当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这些品牌的目标时,相对地,会更愿意接受广告商的自吹自擂。

讲故事的作用之一就是创造出了一种适用于所有品牌的扩散方法。当我们选择开某个品牌的轿车,喝某个品牌的啤酒,或是用某个品牌的牙膏时,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认可这些品牌所承诺的功效。但是,最终能够赢得顾客忠诚度和喜爱的品牌一定是经过包装后得到顾客认同的品牌。

所有的品牌都有潜力做得更好,而不是单纯地解决功能性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把品牌看作故事,我们便不只是在寻找买家,而是在寻找相信这些故事的人。他们会通过T恤衫、保险杠上的贴纸以及像文身一样永久性的事物来为他们所喜爱的品牌布道。当然,我不会在棒球帽上写上字来宣传我与“魅力”牌卫生纸的联系,但即便是非常私人化的卫生纸品牌的选择,也能彰显出我的个性。

故事的构成方式

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关于讲故事或者如何把广告转化为故事的方法了。我需要强调的是,故事结构或者故事组织的方式可以增强品牌吸引力。这更像是作家通过写小说来传递重要的信息,而不是销售人员在完成销售配额。

虽然,讲故事的技巧充满创意就会有力地传达出好的情节,但是考虑到某些媒介的限制,这些技巧并不能总是奏效。即使有可能的话,也很难将一个精彩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完整地呈现在一个7个字的广告牌上或是一个15秒的广告里。与此不同的是,借助故事思维人们把品牌看作故事,并运用和作家相似的写作技巧来构建故事的开头部分。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讲述之前,确立品牌故事的定义。因此,本书并不会给你建议,告诉你是应该使用第一人称还是应该第三人称,也不会探讨倒叙的用法,或是如何制造悬念,构成讽刺。即使你不会这些技巧,当你用上我们所说的这个方法,无论是需要讲述故事、提供演示、运用视觉隐喻还是任何其他传播手段,它都会助你一臂之力,提供一个恰当的、最具创意的方法。

这种方法借助故事的构成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品牌思维当中。就像前面讲过的,这是一个有计划的筹划过程,鼓励你把品牌看作是由鲜明丰满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构成的故事。借此,你将会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组织并简化你的想法。它将帮助你依照真正想要实现的目标,规划出一个更美好的前景,而不是异想天开,并且帮助你更有效地与人交流,你的想法会更好地被理解。同时更大程度上地理解和你的品牌相关的每一个人,这些都能更好地提高品牌效应。

把品牌看作故事,首先你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故事。我发现,这并不像听起来那么简单。我们每天都在观察、聆听、讲述故事。我们都知道什么是故事,对吗?

但是你会发现,在不同的定义之间选择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故事,既是困难也是挑战。

讲故事需要的是直觉

不久之前,我决定学打高尔夫球。小时候我经常打棒球,而且平时也非常热衷于打网球。所以我想,“好啊,这有什么难的?”高尔夫球还更小,击中一个不动的小球能有多难呢?

几个回合之后,我意识到,我花钱就是来这输球交场地费的。有一天,在玩18洞的第六个小时,我击的球从树上反弹回来,落到身后25码的位置,打中了一个朋友,他几乎带着哭腔,喊道:“吉姆!在你杀人之前,能不能先去学学怎么打高尔夫球?”实际上,他的话严重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的第一节高尔夫球课的全部内容就是由一位教练拍摄记录我的挥杆。教练用一些复杂的电脑程序,向我展示我的站姿不直、膝盖过分弯曲、握力不足、没有对准、球位不当、后摆过快、重心没有转换、挥杆由内向外、手腕无力缺少平衡而且没有随球运动。我觉得好像只需要把球打得远一点儿就可以了,但他却告诉我,我需要更多的指导。于是,我决定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第二个教练也进行了类似的拍摄训练,但是他并没有一一指出那些令人不快的细节,而是把问题归结为三类:站姿、挥杆以及随球动作。(当然,这也差不多涵盖了所有问题,但是他使这一切听起来并不那么可怕!)接下来,他分别指导每一个步骤。在课上,他解决了第一个教练指出的所有问题,但是由于把问题集中在了三个方面,他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打击。

上了一段时间的高尔夫球课之后,我还是不断地失球,但是我已经不再是从前的“球场杀手”了。

与高尔夫球不同,讲故事需要的是直觉。没有人告诉穴居人该如何讲故事。我敢肯定莎士比亚也没上过什么讲故事课。然而,构建一个故事,尤其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则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结构。为了分享这个品牌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概念,我决定效仿第二位高尔夫球教练。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抛给你们,而是从简单地引入构造故事模式的技巧开始,随后再展示该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技巧。

构造故事模式的技巧

品牌思维的目标是创建一种关系或与潜在需求者保持联系。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做到两点:首先,品牌必须应对每一个困难并且成功地战胜困难所带来的挑战;其次,在这期间,品牌必须着手深化与潜在需求者的关系,并让这种关系随着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而得以强化。

品牌的主体包括品牌的外部层面或者叫品牌行为的组成部分。对于品牌来说,外部层面包括价格、包装、产品特征以及功效,所有的这些都可以通过五官感觉辨识。对于未来人们来说,外部层面主要指身体对产品的需要或者产品生产出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就相当于,寻找一部符合预算的车或购买缓解头痛的非处方药等。

每一个主体的核心都位于其内部层面。它由品牌内在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成,是品牌和目标需求者的最终动力。除产品包装和功能之外,它还包括附加于品牌之上的精神力量和情感价值。对于潜在需求者来说,产品的内层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品牌会比其他类似的品牌更受青睐。虽然内部层面与外部层面的联系有些复杂,但接下来当你读到关于每个主体的概述时,这一切都会变得一目了然。此外,本书的第二部分也会更详尽地解释每个主体的构成,并且展示这一模式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带来启迪的。

人物主体

任何品牌都有两个主要人物:主角——品牌自身;它的受益者——潜在需求者。品牌不仅为潜在需求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服务,还寻求与其培养起一种联系,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并将潜在需求者变成品牌的倡导者。为了实现这一点,品牌必须应对一些困难。

困难

传播领域所讨论的困难通常都与需求有关。从故事的角度来看,接受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这些困难阻碍了需求者和销售者与品牌建立联系。每战胜一个困难,品牌和潜在需求者的联系就会更紧密一些。直到所有的困难都被有效地解决,潜在需求者才能经得起其他竞争品牌的宣传诱惑。

人物主体层

品牌主体和潜在需求者这两个主体又各自拥有两个层面。外层由身体特征和行为特性构成。内层由更深层的、常常由隐藏起来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成。这些与人物行为有关的信念和价值观,支配着人物的行为。

1a.品牌主体的外层

品牌主体的外层由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潜在需求者外层所需的功能构成。如果品牌代表的是一种服务,那么这种可提供的服务,即服务的作用,便是品牌主体的外层。事实上,品牌的外层既是感受也是现实。它既代表了人们对品牌的需要,也呈现出品牌在现实中应该如何去做。

2a.潜在需求者主体的外层

潜在需求者的外层首先包括可量化的特征。通常是指传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收入以及教育程度,也包括对人物身份的推断(例如:父母、学生、采购员,等等),还有可能包括年龄段信息(例如:带小孩的已婚夫妇、上了年纪的人、退休者,等等)。如果你熟悉克拉瑞塔斯(Claritas)公司的PRIZM市场细分法,你可能会想到他们对地理人口群体的描述,这构成了潜在需求者的外层。

潜在需求者的外层主要包括对需要解决问题的描述,有可能是潜在需求者想要实现的功能(例如:能够在寒冷气候下工作的汽车电瓶,或者更短的停机时间);也有可能是先前的功能出了问题,需要另外一个或者更好的解决办法。

1b.品牌主体的内层

在某些情况下,品牌的内层指品牌的本质或者遗传基因(DNA),由品牌传递出的价值观和信念构成。如果品牌的外层是教堂,那么内层就是教堂中的宗教信仰。一旦品牌的内层和潜在需求者的内层相连,便能够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这就好比人与人之间对重要价值观的认同。

2b.潜在需求者主体的内层

这一层构建起了潜在需求者自身或者他们梦寐以求的身份,被视为与品牌建立内在联系的关键。它与品牌相关,由潜在需求者的价值观和信念组成,被视为未来品牌与潜在需求者关系的潜在基础。

如你所见,在对这种模式的描述中,建立品牌与潜在需求者的关系一直是贯穿始终的首要目标。你将会在下一章中找到这样做的原因。


故事品牌扩散模式

包装的艺术:离开故事的品牌不会走得太远

20世纪60年代,施乐(Xerox)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商标。办公室里安装一台施乐牌的复印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于拥有良好的知名度,施乐决定进军其他领域。它们想进入电脑和数据处理技术行业,但是在耗费了多年时间和数百万的资金后,最终功亏一篑。

一个品牌凭借某种产品出名之后,就很难改变人们对它的看法,即使有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一点不足为奇。在市场营销的历史长河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公司想借助自己成熟的品牌推出新产品。

金吉达公司曾尝试告诉我们,除了香蕉之外,它们还可以销售其他产品,但最终不得不以宣告失败告终;乡村时光柠檬饮料也被迫停止销售苹果酒;旁氏刚刚开始生产牙膏就放弃了;成千上万类似的故事都以失败告终。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苹果公司,它从一个电脑品牌转变成一个可以生产电话、平板、电视机的品牌,并且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步会生产什么。耐克也是一个例外,它从一个运动鞋品牌成为一个知名的田径设备及装备供应品牌。还有,布兰森(Branson)利用旗下品牌维珍不停地成功推出新产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苹果从来不是一家只卖电脑的公司,耐克也不单单是卖运动鞋,维珍几乎可以销售任何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销售的不是品牌,而是故事。

品牌是单层的,而品牌故事则是双层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外层,是通过使用某一产品获得的结果或者功能性收益。但是,品牌故事又多了一个内层,这个内层给了品牌距离感和历史感。这就好比是高尔夫球,与网球相比,同样击打一下,实心的高尔夫球可以在空中飞的距离更远一些。这个内层由实际价值观和信念构成。

当选购一个品牌时,我们通常根据功能差异进行取舍。而当购买的品牌背后有故事时,我们所购买的就是一种不一样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的品牌仅仅只有外层的话,无疑它的成长是有限的。但值得庆幸的是,你可以随时去发现并宣传它的内在意义,也许施乐公司想要去卖电脑之前还应先去考虑一些事情。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首先,品牌的内层必须是真实的。对于品牌的内层而言,一个要素是它必须有令人称赞的服务。当一个客户要等待20分钟才能得到售后服务时,这个品牌的价值就会迅速降低。对于品牌的内层而言,另一个要素是它的便捷性。如果客户在购买产品时受到诸多限制,那么你的信念和做法就有不可逃避的责任。请记住,故事背后的真相是要不断地接受社会媒体检验的。因此,你必须通过方方面面去展示和加强故事的真相。不一致是真实性的克星。

第二,客户并不关心你自己是怎么看待你的品牌内层的。他们关心的是自己是怎么认为的。与外层不同,内层更多的是客户自己看到的功能,而不是你告诉他们的。当我们购买某一品牌时,实际上是我们在雇佣它。你会对一个候选者宣称的诸如“我信赖团队合作”“我喜欢努力工作”这些内容相信多少呢?仅仅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这些想法展示或演示出来。

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广告流行语“卓越就在你的身边”或者“愿意为您服务”。但是,最好的广告不是自我吹捧。它们会用这样的一些口号来表明自身的内层,像“非同凡想”“尽管去做”或者“探索永不止步”,这些理念会与客户心中的想法产生共鸣。它们并不仅仅是一些流行语。它们与自己的品牌故事一样真实。

你的品牌必须能够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提供机会。但是,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仅是告诉客户你的产品是用来干什么的或者它和同类产品相比如何好,那就好比在给他们讲一个只有情节没有主题的故事。如果想要脱颖而出,你必须通过你的品牌一直坚持的信念来完善你的故事。每一个产品都会成为一个新的篇章,一个更伟大的故事。去想想故事,而不是品牌或者产品,那么你将会持续得更久,走得更远。

认同感:故事惊人力量背后的科学

故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动我们,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同。或许,故事就是灵魂的语言。

——布琳·布朗

这则引言抓住了故事的本质。它解释了与事实和观点相比,为什么故事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对于品牌来说,显然也是如此。品牌也有灵魂,或者说,为了能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品牌也至少应该拥有灵魂。然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品牌的灵魂,而不是将它仅仅作为一个生产出来的产品来介绍。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品牌的灵魂?一旦找到了,又该如何去诠释它?走进故事里,进一步研究故事的构成,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在开启这次的发现之旅前,我们需要一张地图。说得专业一点儿,我们需要为故事下一个易于执行的定义,来解释与其他的交流方式相比,故事的结构是怎样显得与众不同,以及怎样把故事看作是一种模式。在它的启发下,学会把品牌也想成一则故事。

什么是故事

肯德尔·海文在《故事:惊人力量背后的科学》一书中,给故事下了一个巧妙简洁却非常实用的定义:

故事是关于主人公战胜困难,实现伟大目标的描述。

只要有一个人,不管他是现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解决了问题并朝着目标迈进,这就是故事。

海文认为故事是主人公“战胜”了困难,但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事实上,正是因为困难没有被战胜才成就了某些精彩的故事。与喜剧形成反差,莎士比亚称这类故事为悲剧。所以,我稍稍改动了海文的定义,多加了一个字,用来定义本书中的故事:

故事是关于主人公战胜困难,去实现伟大目标的描述。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改动,我们便可以更好地前进。

什么是“好”故事

什么才是“好”故事?作为一名科学家,海文非常客观地描述了什么是故事,但没有解释什么是“好”故事。为此,必须求助于艺术家。幸好说到讲故事,我们人人都称得上是艺术家。不过,你认为好的故事,我不一定也觉得好。然而,仍然有一些普遍的原则可以用来区分好故事和坏故事。你很快就会看到,这些原则对于故事思维来说也同样重要。想象一下,有人在给你讲一个故事:

乔开车去听音乐会,这时他听到前轮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好像要爆胎。

“哦,我的上帝!”他想,“车胎要爆胎了!”

他把车开到路边停下,修好了轮胎。全能的上帝,哈利路亚,他及时赶上了音乐会。

虽然这则故事符合我们下的定义,但是如果我说它不可能人人爱看,大家一定不会反对。这是一个讲起来平淡无奇的故事。如果有人向你讲述这样的故事,你很可能会礼貌地点头微笑,情不自禁地想“谁在乎这些?”因此,即便一个故事满足了故事的定义,也不能保证它就一定会有趣。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掘是什么使得故事变得更好、更吸引人。

情节和主题

解构故事中的要素可以回答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解构故事中的要素还会让我们发现精彩的故事和人见人爱的品牌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其中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就是二者都有情节和主题。这两个关键要素是故事构建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一些关键词。

情节,就是组成故事的事件。

故事的主题,是信息、道理或者寓意,它们从故事的情节中产生并赋予故事以内涵。

换句话说,情节描述事件;主题解释内涵。

让我们仔细研究这两个要素,并探讨其在品牌扩散中的应用。从故事的情节开始讨论吧。

情节作为故事的组成部分,是有逻辑的、合理的、连续的。情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读者理解构成故事的事件。故事的情节是通过一定的模式来展现的。

例如,推理故事的模式是这样的:在一起案件中,B或者C被认为是凶手。我们的大侦探X推断凶手既不是B也不是C,而D才是真正的罪犯。不可思议的是,D是警察局局长。故事结束。

爱情故事的模式可能是这样的:A与B结婚了,他们有了孩子。A是个快乐的母亲,但却是个寂寞的妻子。后来,她遇见了C,陷入了疯狂的恋爱。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内心挣扎,她决定向B坦白她有情夫。B杀死了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故事结束。(我更青睐于完美的结局。)

重点是情节必须有逻辑。不管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问题都要得到解决,要么是故事最终给出了答案,要么是我们自己找到了答案。不管怎样,我们最终都要得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否则,是不会满意的。

另一方面,主题用来解释“为什么”,或者说作者除了卖书或电影剧本之外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有时,主题也指道理、信息或者寓意,总之,主题是作者对人性的真实写照。

在孩童时代,寓言或者童话让我们了解简单的主题,比如,“不要贪心”,还有“先学习,后玩耍”。有时,主题会在故事的结尾清楚地显现出来,有时会留给我们自己讨论。但是,不管怎样,只有自己才能决定主题是否与我们有关。

对于情节的反应,来源于我们想要减少不确定因素并发现事情是如何解决的。情节是由我们大脑的逻辑思维来处理的。相比之下,我们对于主题的反应通常是出于本能的,因为它是受意识阈限之下更为深层的情感所支配的。在任何情况下,主题都是主观的。是否认同故事的主题取决于它是否与我们内在的信念相一致。而且,故事的主题是否符合我们的信念,决定了是否能和它建立起情感联系。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影片对虐待儿童的行为和虐童现象存在的普遍原因进行了强烈的抨击。许多天之后,电影带给我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

也许通过上述对情节和主题的讨论,你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故事和品牌的相似之处。如果还没有,你可以把情节想成某个品牌生产出的产品,而主题更像是这个品牌本身。

让我们看看它们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情节和产品

情节好比产品,必须提供有真正价值的体验来证明读者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情节和产品都依赖于创造者所提供的事实(在小说中,则是虚构的事实)。

然而,不管情节或者产品多么有趣,都无法传达出超越功能性用途以外的内涵。

以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为例。虽然我们非常喜欢看,但这类电影的全部意义仅仅在于悬念、特效以及一个能够吸引世界级美女的男人。詹姆斯·邦德电影的典型作用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幻想。的确是这样,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儿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詹姆斯·邦德的电影几乎从没有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反倒是那些在情节和拍摄价值之外更有意义的电影,除了能够让观众有一次不错的观影体验或是哈哈大笑之外,还提供了附加价值。这类电影传递了一种价值观,给予我们启迪,赋予我们力量并且教会我们了解自己,或者向我们强有力地传达出影片创作者需要我们了解和重视的信息。

产品设计出来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提供某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这类似于通过主人公或者其他人物展现问题如何得以解决的过程。但是人们为什么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名牌商品而不是那些普通的产品?为什么人们愿意买一只价值150美元的钢笔而不是仅需29美分的比克笔?理解了品牌的主题,便会找到答案。

主题和品牌

品牌能够提供情节和产品所需的情感联系来吸引未来的消费者。注意,我在这里使用了“能够”这个词。这是因为,如同我之前提到的詹姆斯·邦德的例子,有时候品牌几乎不能提供情感联系。情感联系过弱,品牌名称便不能使产品从竞争环境中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形象也显得毫无特色。

一个拥有丰富内涵的品牌能够使产品变得意义非凡并且令人难忘,这是因为,除了一些功能性的用途之外,品牌自身重要的价值观和信念也可以帮助那些认同它的用户坚定地喜爱上这个品牌并乐于与其他人分享品牌文化。这就如同爱情故事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电脑也可以被赋予价值观和人类的信念一样。

对于品牌来说,挑战就在于如何像故事的主题一样发挥作用,以及如何效仿故事传达主题的方式。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请允许我通过一个示例来讨论我所认为的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品牌从类似故事主题的推广中获益。而且你会发现,对于品牌来说,即便拥有了所谓的“主题句”,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并且能像故事主题那样发挥作用。事实上,许多所谓的“主题句”提供的只不过是情节的概述。

主题认同

“故事揭示内涵,但从不会指明内涵。”这则引言出自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我经常用它来解释品牌如何从我所说的“主题认同”中获益。

故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动我们,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同。故事用说明性的介绍和逻辑论证直白地告诉我们作者打算传达的意思,那是社论而不是故事。读完故事,我们自己会判断它是否有意义。说服我们应该用某种方式思考和感受,就如同喜剧演员直接说出他的笑话为什么可笑。当我们认为主题有意义并赞同这些含义的时候,就实现了“主题认同”。在这一方面,故事为品牌提供了无数的经验。

我们曾经与一家赌场合作,他们希望人们认为赌场是时尚炫酷人群的聚集地。为了宣传“时尚炫酷”的理念,他们打出这样的广告:“我们都在这,就差你了”。另一则广告的标题是“感受时尚的氛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使客户相信,时尚炫酷的人通常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很酷。事实上,客户的广告犯了主题认同的大忌——主题“告知”。

不需要宣传这家赌场有多酷,只要能让观众把“酷”的特质和赌场联想在一起,就会比直接告诉他们这家赌场很酷好得多。事实上,我们的广告不需要任何画外音。广告只是通过养眼的特技效果和令人浮想联翩的画面,来展现梦寐以求的生活侧面。实际上,广告只是在试图展示赌场的“氛围”,没有吹嘘自夸,让观众自己去判断喜不喜欢这家赌场,这家赌场是好是坏。结果观众表示很喜欢。这则广告为这家赌赢得了超高的人气和不菲的收入。

如同故事的主题,作为品牌最好留给别人去诠释,而非自己来解释。解释得越多,品牌的影响就越容易被忽视,甚至更糟糕,引起反感。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喜欢被别人告知应该如何去思考。在通过价值观影响人们和将这种价值观强加给人们之间,应该画出一条明显的界限。一旦界线被打破,品牌前进的道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理解了故事主题发挥作用的方式,便更能体会到将销售者赋予品牌的价值观外化成陈述是毫无意义的。然而我们却在不断地对品牌价值进行解释,轰炸消费者的视听,典型的开场白都是从代词“我们”来开始,例如,“我们关心、帮助、了解、认为、相信”等等。我们怎样想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怎样想以及如何看待我们的品牌。

著名的大品牌都是用讲故事的方式,通过暗示而非明示,来传达品牌的核心价值。他们推广品牌时会用这样的句子,耐克会说“想做就做”,苹果公司会说“不同凡响”,而美国陆军会在宣传片里说“助你实现所有愿望”,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句在暗示而不是去解释品牌的真正内涵。

补充一点,重要的是要知道,只有当主题和品牌与我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紧密相连时,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赛斯·戈丁说:

最好的故事从不教给人新的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最正确的。

然而当我们塑造品牌内涵时,我们却步入歧途,甚至自毁前程。对于成熟的大品牌来说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一些品牌,它们的内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可是常常为了推陈出新,试图改变现有的价值观念,进而走向极端。奥兹莫比尔牌汽车就试图这样说服我们“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父辈的汽车了”。最近,肯德基也在引进烤鸡试图让我们“忘掉肯德基”,然而却丢掉了生意,因为它忽略了一大批忠实的炸鸡消费者。还有杰西潘尼最近也像许多品牌一样,不遗余力地走上与自己品牌个性背道而驰的方向。

在各种有关如何运用故事的讨论中,你会了解到主题和品牌之间更多的相似性。但是,首先,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故事模式建立的基础。

讲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经常被问到这本书当中所讨论的那些故事品牌扩散的原则是否能够被用于个人品牌的营销或者销售当中,答案显然是“可以”。

就像之前所指出的那样,只要你是有出生证明的人,你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私人品牌。随着品牌名气的扩大,你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且作为一个品牌,你既拥有内层也拥有外层。

你的外层是由你告诉人们你做了什么,以及你怎么做成的。它包括你的成就、经历和你的职业规划等。不幸的是,大部分私人品牌在这里起步,也止步于此。自己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样。就拿领英(LinkedIn)来说,大多数人在这个网站上提供他们真实的自我介绍和想法,并带有一些第三方的证明书或者是推荐,以获得用人公司的青睐。

对你来说这是个机会。就在这一刻,你能够丰富你的简介或者关于私人品牌的任何描述。通过与传统的自我介绍相反的方式发现、创造和展示私人品牌的内层,让自己脱颖而出。这里有些想法会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

为广告公司进行招聘的时候,我总是问一些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决定进入广告业?”通常来说,我会得到一些反复排练过的答案,比如“广告业既需要左脑的思维也需要右脑的思维,而我两者都擅长”“我认为我最大的长处就是有创造性”,或者是“我想开始从事多样的事务”。

实际上这个问题为你讲述一则属于你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契机,同时也会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最好方法就是讲述一个能够突显出你事业决定的个性故事。不要逃避那些能够反映你个性的方法。简历不一定非得要滴水不漏或者完全属实。幽默一点、健谈一些,甚至可以用自我调侃的方式展示那些证书背后的你,是一个富有生气的、有血有肉的人。

尽量避免把你的信念和价值观直接告诉给听众。用暗示的方法来代替。比如尽量去放大一个你最喜欢的引证,并且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当我引用我最喜欢的引证的时候会说:“有人曾经告诉过我这个故事,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给我的时候,我就被说服了。”寻找那些能够跟你产生共鸣的引证,并且用一种能暗示出你所代表的东西的方式引用它们。你可以在简历中、在面试的时候或者任何需要做自我介绍的场合这么做。

谦虚一些。当然了,你的那些证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你的成就。与其让别人听你说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不如解释如何获得了这些经历对你更有帮助,更令人愉快。你可以说这样说:“我非常幸运,刚刚走出校园,就有幸成为两名受雇于惠普训练计划的大学毕业生之一。在惠普知道了____的重要性。”通过谈论你从某些或者是所有的经历当中学到的经验来反映出你的信仰和价值观。比如:“在我为宝洁工作期间,我懂得了____的重要性。”

聊一些你的私人生活,为工作之余的你增添异彩。“我是一个皮礼士糖果盒的狂热收藏者。”“休息的时候,我会积极地参加青年商业社的活动指导高中生。我把这看作一次宝贵的机会,帮助那些有天赋的孩子长大后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让你的行为更富感召力。比如你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做了一个演讲,设计了一个用来讲述你生活中发生的故事的照片展板……把你的观众吸引过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你是谁,你看重的是什么。

总而言之,就像是任何一个品牌一样,介绍你的内层要依靠“展示”而不是直接“告诉”别人。演示、阐述并且让听你故事的人了解你的想法,走进你心里,帮助他们亲身感受你是谁。

邀请潜在客户讲述他们的故事

告诉他们你想再多了解他们一点儿,让他们告诉你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我只是好奇,我知道你就是X品牌背后帮助它重整旗鼓的人,是哪一点触发了这次成功的转型?”或者是“你为什么决定从经营领域转移到市场领域呢?”要保证给你的潜在客户提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或者让他有机会畅所欲言。在你的潜在客户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听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通过你的问题去了解客户,把他看作一个有思维有感情的人,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了解你的品牌故事。着眼于超越现状,会使你的品牌和其他品牌在二选一的抉择中胜出。了解你的品牌信念以及它代表着什么,并且将它们展现出来。告诉你的潜在客户你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一回事;而让他们了解你的公司坚信自己产品的性能,可以提供五年的质保会让他们觉得你们的产品几乎不存在质量问题,则是另外一回事。

想想那些障碍。记住最终的目标是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建立一段牢固的关系使其成为销售的推动力。记住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拥有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你一定要了解在你、你的品牌、你的潜在需求者以及你客户的品牌之间,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什么。

用“我”的视角去叙述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潜在需求者。写下你对潜在需求者内层和外层的描述,保证描述的真实性。清楚地描述出你认为他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你和你的品牌如何帮助他们去克服这些困难,用这种方法让自己融入潜在需求者的世界中去。戏剧化地夸大障碍并且向他展示你的品牌是如何帮助一位特殊的客户找出了解决方案。

用有趣的语言。暗喻、明喻、类比能够让人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这是光靠讲述事实达不到的效果。一位销售人员曾经为不得不推迟我们的第一次约会向我道歉。他本可以说,“我很抱歉耽误了您这么长时间,但是最近真的是事情太多了。”然而他却和我说,他“比一只被关在摆满摇椅的房间里的长尾猫还要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肯定非常有趣。”

最后,不要把你自己局限于只读实用性的书籍,就像我们这本书。为了充分地理解故事的说服力,要去读故事。锻炼你的鉴赏力,去感悟这些故事是如何影响你,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努力去辨识故事中主要角色内在的价值观,找出推动他前进的那些信仰和价值观。看一看小说家们如何推销他们的观点。这样,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故事的塑造会胜过所有平铺直叙的解释。

呈现真实故事的五种方法

寻找真实故事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由于超负荷的交流渠道以及缺乏信任(和令人厌倦)的广告信息,我们必须通过真实故事来表达品牌真实的情感核心。

但是,首先必须清楚你在寻找什么。不要指望你的电梯式演讲或者独特的销售主张。你的真实故事不是这些。当你告诉客户你的产品有一些独一无二的功能时,电梯式演讲可能会让你前进一层。但是能让你不停向上攀升的关键点存在于你的真实故事、信念、事业或者你想与之关联的人们价值观念里。如果你的表达方式能够和客户的世界观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走他们走的路,那么短期买家将会成为品牌忠实的长期拥护者。

没有夸张的销售主张、自负的广告词,一个真正引人注目的品牌故事可能坐等着就可以把客户变成参与者。就算是躺着睡觉,品牌故事也想着为你提供一整套框架思路从错的中辨别出对的,从坏的中辨别出好的,从无关联中识别出有关联的。

为了找出、宣传以及明确阐述真实的品牌故事,必须首先看到品牌的内在品质。它不能被仿造。发现了品牌的内在品质,机遇也能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信息的压迫下发出声音。但是,如果你还是听不到机遇的声音,也可以再试试下面五种方法,让其发出更强烈的声音:

1.阶梯式展开

从你的产品或者服务中最重要的功能开始:省时、省钱、便捷或者是更安全,然后去想一下和这些功能相关的一些潜在的价值,例如,自在的、简单的或者更安全的。获取这些信息的方式是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你的品牌提供的这些功能是重要的。然后再问一次。要持续不停地问,直到你获得可以支撑你的品牌的人的价值(创造性、爱、内心的平静、放松等等)。一旦你发现了这些,就要考虑如何去拥有它们。

2.你的故事不是那样

另外一个获取故事的方式是要清楚它的对立面是什么。如果你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它会是什么样子?你的最低价值是什么?你的品牌中最不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3.描述你的敌人

想象一下你想要超越的敌人,例如,浪费时间、压力、反应迟钝等等,然后最大限度去描述这些敌人的特点,并最小化描述自己的特点。有时以不可思议的事情铺就而成的路会带你到想要去的地方。

4.找一个榜样人物

把你的品牌想象成一个故事人物。有很多书籍所描述的角色原型都可能和你的品牌有关(照顾他人的人、特立独行的人、智者等等)。如果你找不到,那么努力去找一个和你的品牌最像的英雄故事主角,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英雄人物所具备的品质是重要的,但是要清楚地区分他们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例如,超人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从高大建筑物上跳下来,而是为了保护美国。

5.从客户或员工那里得到反馈

问一下客户或者员工,他们认为你最大的价值是什么。通常,他们会基于对你的品牌和竞争对手的品牌的实际使用经历来说明,这样你就会清楚或者更明白为什么需要把故事讲得更好。

我并不会说这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它也不是让人不经意间发现的东西。你要一直陪着它,直到看到、听到并且感觉到你的品牌中真实的故事。你为发掘它而付出的努力终将得到回报。

故事大师告诉我们的五件事情

在我们的交流过程中,讲故事是强有力的工具之一。从牙牙学语开始,人们就不停地通过讲故事来教导我们、激励我们,这是其他交流方式无法做到的。我还没有见到过哪一个人会去电影院看一个随机的、与事实无关的介绍。

通过学习故事大师们的技艺,我们找到了故事的运行模式。他们的做法和营销人员为了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标志所做的努力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五个相似之处:

1.讲故事的人赋予事实更深的含义

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含义或者原因的。看看这个故事:

一名年轻的田径运动员每天训练做100个蹲起,并且在1000名运动员中第一个做完。

事实上,这是一个讲述蹲起对运动员有益的故事。

现在,看看修正后的版本:

一名年轻的田径运动员每天训练做100个蹲起,并且在1000名运动员中第一个做完。他的一条腿是假的。

第一则故事的含义(Meaning)我将其称作是小m,它所传达的信息可能对运动员目标群体是有用的。但是,第二则故事更有意义,它是鼓舞人心的。相比较而言,第二则故事拥有大M的含义。增加了一个简单的句子,但使同一名运动员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大。

人们应该扪心自问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变得更加鼓舞人心或者更加有追求。独一无二的特征或者是效用并不能让你做到这些。想要拥有大M的含义,你的品牌需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更多的个人价值,例如探索、锲而不舍、拼搏、创新。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将大M的含义表达出来。

2.为了吸引听众,讲故事的人会留下悬念

《玩具总动员》和《机器人总动员》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提出的“2+2等于几理论”,可以作为我们想要得出的结论。我们不想被告知2+2的答案是4。我们想自己来弄明白。这就是故事能够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电影、小说、诗歌或者歌曲不会向我们解释它们背后的含义。这些含义会留给观众去诠释。

这与品牌广告不同。广告会直接告诉我们这些品牌的含义,而我们则常常抗拒或者抵触它。消费者不需要或者不想要你来告诉他们——你的品牌是考虑最周到的、最努力的、创意最好的。

我们从讲故事的人那里学到的是:更吸引人、更值得信赖的结论是消费者自己得出的而不是广告词中所讲的。请注意,在上面的第二则故事中,并没有提及一些主观判断或感觉。如果你从那个独腿运动员身上想到或者感触到什么,那是你自己对故事的解读,和我们没有关系。讲故事的人会引导你去看,但是不会去干涉你的思维方式。这样做就像讲笑话或者滑稽剧的喜剧演员一样,同样的事情,他不需要重复做两次。

3.讲故事的人在开讲之前就先确定主题

在开始讲故事之前,讲故事的人会不自觉地向观众说明故事缘由或者提出相关观点。他们一开始不会直接讲故事情节,也不会期待以这种方式给大家呈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除了提供故事的清晰脉络之外,讲故事的人首先给出一个主题,然后再自由地去发挥,或者创造一些次要情节吸引观众去紧跟故事大纲。

通常情况下,品牌会在提出主题之前就展开情节。对于品牌而言,要点或者说是主题通常是一些事后的想法或者是一些非常浅显的内容。品牌的含义往往是由公认的产品特性和独特的功能优势构成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相当于在表达重要主题之前你就先要把情节写下来。因为品牌的发展方向是和当前的产品密切关联的,为了持续和生存,品牌的特性可能需要发生改变。汉堡王曾经围绕独一无二的焰火烧烤来构建自己的品牌。现在,当炭火烧烤市场不再那么有活力时,汉堡王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了。麦德斯消音器将自己定位成消音器替代专家。但是原始设备制造商发现不锈钢材质持续的时间更长,这使得麦德斯不得不重新思考“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在胶卷领域,柯达是稳居第一的。沉溺于这一成绩,柯达并没有看得足够长远,也很难想到在未来数码产品会对自己造成致命的冲击。现在把这些品牌和诸如耐克、哈雷、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苹果、迪士尼、谷歌等品牌进行比较。后者可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如何生存下来,因为从特性上来看,它们并没有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种产品或者功能。风险遍布它们所构建的品牌含义中,一个风险可能会分摊在许多新的产品或服务中。

4.讲故事的人不会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决定他们的观点是什么

讲故事的人不会基于他们想卖给大家什么而去构建故事的寓意。反而,他们会依据自己真实的核心信念开始他们的故事。

消费者之所以会对现在的广告感到愤怒,原因之一是广告的不真实。现在的消费者都很明智,他们不会相信一些为了赢得大家喜爱而设计的虚伪之词。消费者想要并且也需要品牌能够保持自己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尝试告诉他们产品应该是怎样。对消费者而言,品牌的真实面目往往是通过实际使用情况来证明的而不是品牌自己宣称的那样。值得信赖的人从来不会告诉你他是值得信赖的。

如果品牌需要做测试,它们应该测试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而不是测试它们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

5.一个优秀的讲故事的人总能给我们以希望

如果你去看任何一份畅销书排行榜,你会发现这些书的作者我们都已经很熟悉了。很大原因是我们希望在他们的新书里可以看到他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来讲故事。我们不仅仅读到了作者想让我们看到的,而且也读到了他们一贯坚持的写作方式。

苹果新产品销售前夜,有些人在苹果商店门口连夜排队购买,原因很简单:这是苹果的商品。我敢大胆地猜测这些人中即使不是大部分也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对苹果的新产品知之甚少。他们相信,只要是苹果的产品,就是好的产品。

每一件新的苹果产品在设计和功能方面与上一件产品都是有关联的。这件新的商品在功能上可能有所改进,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是苹果文化的一种表现。毫无疑问,苹果在推出每一件新产品之前都得煞费苦心地确保它能够在苹果家族中具有一席之地,就像是讲故事者的人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讲故事一样。无论莎士比亚的剧作多么畅销,海明威也不会去模仿莎士比亚的方式写作。

包装的艺术:乔治·奥威尔的一堂品牌营销课

品牌和故事一样,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就不能随便尝试改变它的信念。市场营销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这样的例子。奥兹莫比尔汽车很艰辛地学到了这一课,该公司曾经试图说服消费者相信“奥兹莫比尔不仅仅是属于你们父辈的品牌”。尽管他们很明智地想去改进他们的品牌,但是奥兹莫比尔汽车是老年人用车这一理念太过根深蒂固了。西尔斯曾努力去表现其温柔的一面,但是对我们而言不太可能放弃它那固有的阳刚形象,这就像工艺人、铁杆和肯莫尔这些品牌一样。当无线电演播室试图从书呆子变时髦时,他们说:“你可以叫我们‘火腿工作室。’”我们都笑了。新可口可乐的错误告诉我们,在一个品牌形象完好无缺的情况下就想改变它,往往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最好的品牌就像是最好的故事,可以强化并且阐明品牌的含义,而不是去改变它们。就其核心内容来看,好时派(Old Spice,宝洁旗下的男性护理品牌)是一个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阳刚之气的品牌。格兰德(Granted),它是我们的父辈在剃须后用的。但是“闻起来像个男人”这句广告词并没有改变好时派的内涵。相反,它仅仅是和我们现在对“阳刚之气”的理解同步了。大众甲壳虫汽车通过在新款汽车中加

入可供选择摇滚音乐的做法一改其绅士作风,并且它还进一步在汽车仪表盘附加一个花瓶。斯佩里平底鞋,是一个令人烦的老牌子,大部分只卖男性物品,也开始出售女人及儿童用品,使得销售额急剧增加。

最好的品牌就像最好的书一样,告诉我们那些已经知道的。它们可能会用一种新的、更具关联性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但是不会也不能改变这些东西的本质。



本书摘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http://ledu.omeng.co/),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50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http://www.jianshu.com/c/d3950a9c3431),也可看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

也欢迎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8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4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435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09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1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37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8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30评论 0 26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9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2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6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34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9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54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