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有子说:“一个人能做到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作乱的,那是不曾有过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好好努力,根基稳固了,人生的正途就会随之展现开来。孝顺父母与尊敬兄长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呀!”
我们谈到儒家的教育时,一定会强调“为人处事”这四个字。在此篇中,有子强调“孝悌”;“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尊敬兄长。
一个人能够从家里面对待父母兄长的态度延伸到社会上做事的态度。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不太可能到了社会上目无尊长。
因为人是习惯的动物,在家里养成的生活习惯也会在社会上有所表现,所以,儒家强调教育要从根本做起。
如今我们都在强调“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我想,这点也跟我们的传统观念息息相关。
好比说,如今的父母都注重儿童教育,孩子不仅仅只在学校里学习,放假时还会为自己家的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这一贯做法也是希望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接触良好的教育。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存在呢?
因为我们中国人在传统的教育里,就很注重一个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养成。
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价值观的体现是可以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举止,感受到这个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更深刻的说明了,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
我们读《论语》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细心,一方面要把所看到的资料尽量充分理解;另一方面也要保留一个自我思考的空间。
要知道有很多地方记录并不完整,或者因为个人见解的原因,即便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也无法完全理解得透彻,所以我们需要有一点保留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情。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曾经说道:“莫我知也夫”!意思是孔子教了这么多学生,虽然有些学生很有才华,但是孔子还是感叹道,“没有人了解我”!因此,我们从此可以看得出“学”与“悟”的区别。
看《论语》的四个关键点和其特征:
第一种:孔子自己说的话,一定要谨记。
孔子是用传达思想的角度去教书育人,孔子的思想自有体系,说的是道理,传达的却是三观。所以一定要关注他说的每一句话。
第二种: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
在这里也体现出孔子是一个因材施教的老师,他把他所教的学生分为四类:
第一类德行型:比如: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等。
第二类口才型:比如:宰我、子贡。
第三类政事型:比如:冉有、子路。
第四类文学型:比如:子游、子夏。
其实,他们跟我们如今的人一样,有的人擅长经商、有的人擅长科研、有的人擅长教育,当然,也有的人什么也不是。⚆_⚆
第三种:孔子和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
这类学生通常是那种没有认真尝试就想放弃的人,他们只会活在自己的认知当中。当感觉达不到他人的期望时,他就采用“我的能力不够”、“我做不到”等等理由来做借口。
第四种:孔子学生自己发表的意见。
在这里有子是孔子学生当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一类学生的特点是善于总结与思考,每次讨论时,各有各的见解。有时候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也会吵架,他们的观点有时说得对,有时说得不一定对。
我们在学习时要懂得区分重点,否则,每一句话都是重点,也就等于没有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