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木石前盟在细说红楼开篇《说不尽的前世今生》里已经交代过。
今天我们通过细读红楼第八回来了解下“金玉良缘”之说的来龙去脉。
《红楼梦》第八回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回目标题,我看到的有三种:
一种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 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一种是《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还有一种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这三种标题里,我认为第三种《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最精准最贴切。
不论哪一种标题,都突出了“探宝钗”这个核心情节。确切点说,探宝钗的人是宝玉,黛玉不过假借探宝钗的名义来看宝玉。
这一回作者第一次将宝钗黛玉同框描写,用对照手法写出了两人的不同。
作者借宝玉的眼睛来写宝钗的外貌,是本书第一次对宝钗进行正面描写,我们一起来看: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髻儿,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一色半新不旧,看来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再来对比之前宝玉眼中黛玉的描写:
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同样是写外貌,对宝钗的描写更加具体,衣着打扮描写十分细致,突出宝钗朴素天然的美,宝钗的形象更具体可感。
如果对宝钗的描写属于工笔细描,那么对黛玉的描写就是粗笔写意,没有细致具体的服饰描写,更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气质,多了一层缥缈的仙气。
这样的描写符合宝玉的视角,对黛玉,他无需细看单凭感觉就足够了,对宝钗,就用了现实眼光来看。
钗黛代表了两种美,黛玉有着脱俗柔弱之美,宝钗更多质朴浑厚之美。
钗黛何以同框?因为宝玉。这一回宝玉就是穿针引线的人,因为他探宝钗,黛玉闻风而来,钗黛得以同框。
“金玉良缘”的说法就是在这一回引出的。
所谓“金玉良缘”,金玉是实有其物,金指宝钗的金锁,玉指宝玉的玉石。
从形体质地上看,金玉都是珍贵之物。
宝玉的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是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顽石所化,属于仙界宝物。
宝钗的金锁“珠宝晶莹,黄金灿烂”,联系宝钗皇商的家世背景,不难想象这只金锁价值昂贵,代表了人间富贵。
其次,从上面所刻文字来看,金玉遥相呼应。
玉石一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金锁上镌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看起来倒真像一对儿,可是细想来其中太多人为巧合。
玉石随着宝玉出生就有了字,属于天然的,宝钗的金锁却属后天打造,文字更是后来刻上的,是纯属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是巧合还是人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金玉良缘”这种说法的形成和传播。
事情由宝钗看玉引起,宝玉去看宝钗,宝钗提出要看看宝玉的玉。宝钗看了玉和玉上的文字后,并没有即刻把玉还给宝玉,而是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并且连着念了两遍。
宝钗此时的言行举止颇让人玩味,为什么要念两遍,是在提醒谁吗?明明宝钗在发呆,她反倒嗔怨莺儿,“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什么?”
脂砚斋在此处做批:阅者试思,此一句是何意思?连脂砚斋也看出宝钗在有意提醒莺儿。
还好莺儿不傻,立时明白过来,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由此引出宝钗的金锁和上面的文字,宝钗的暗藏心计可见一斑。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金玉良缘”之说最初由莺儿之口说出,待到宝玉看了金锁后,两相对照,也说道:“姐姐这八个字到真与我的是一对。”宝玉的有口无心,与宝钗的煞费苦心形成对比。
先是金锁,后有冷香,眼看着宝玉被带偏了节奏,幸好此时黛玉来了。
话说这黛玉倒像长着千里眼顺风耳,宝玉刚到宝钗这里,她就跟过来了,而且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到现在黛玉绝对是一等一的谍战人才。
一说到黛玉,很多人都有一个固定印象:病病歪歪,哭哭啼啼,美人灯儿一个。
其实黛玉是一个生命力很旺盛的人,战斗力绝对爆表,不信跟我一起看这一回。
黛玉一来就拉响了战斗的号角,一句“哎哟!我来得不巧了。”话里带着微微醋意,潜台词就是“你们聊得这么开心,我打断你们了。”其实黛玉不就是来打断他们的么?
宝钗也不弱,顺势将了一军:“这话怎么说?”宝钗是明知故问,黛玉应急反应很快,七绕八绕就把话圆了回来,虽说有些强词夺理,但也很难找出破绽来。
本来宝玉宝钗聊得挺好的,黛玉一来,整个局面就变了。
黛玉一来,宝玉就感觉该走了,让下人去取雪天穿的斗篷来,好像他知道黛玉就是来带他回去的,这是心意相通的人才有的默契。
因为薛姨妈挽留,宝黛留下吃饭,于是有了接下来钗黛的第二次交锋。
席间宝玉要吃冷酒,薛姨妈劝阻后,宝钗说出一番理由:“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得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它,岂不受害?”宝钗这番话有情有理,宝玉当即命人暖来方饮。
看到宝玉对宝钗言听计从,黛玉心里当然不舒服,可是表面上黛玉并没有流露出来,只是“磕着瓜子儿,抿着嘴笑”,黛玉的胸有丘壑由此可见。
很快机会来了。雪雁按照紫娟的吩咐给黛玉送来了暖手的手炉,黛玉借机旁敲侧击:“也亏你到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傍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这句话明着是说雪雁,实际上是在敲打宝玉。宝玉明知是在奚落他,也无话可回覆,只是嘻嘻笑了两阵。
黛玉这一招旁敲侧击,既敲打了宝玉,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也震慑了宝钗,让她不便接近宝玉,可谓一箭双雕。
黛玉的嘴太厉害了,损人与无形之中,连老道的薛姨妈都只是一句“你是个多心的”来招架一下。
黛玉的厉害还在后头呢!
这次撞到枪口的是李嬷嬷。这李嬷嬷可不是个省油的灯,自恃宝玉奶妈经常排挤宝玉的丫头们。李嬷嬷看到宝玉多吃了一杯酒害怕吃多了自己担责任,就以“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为由来阻止宝玉继续吃酒。
看到宝玉扫了兴,心疼宝玉的黛玉看不过,一边安慰宝玉,一边 用伶牙俐齿去击退李嬷嬷:
你这个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杯,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
黛玉这一番话乃借力打力,巧妙借助薛姨妈来击退李嬷嬷,让奸懒馋滑的老嬷嬷都无可应对,又是急,又是笑。连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真真颦儿这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这样伶俐可爱的林黛玉,连宝钗都有些喜欢了,何况宝玉?
酒足饭饱后该是回去的时候了,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对话自然家常,毫无宝钗和宝玉之间的生分。
黛玉问宝玉:“你走不走?”宝玉的回答是:“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黛玉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
这段对话看似平常,细细品来,其中暗藏深意。
宝黛爱情乃前世结下的缘分,来人世一同来,要走也自然一同走,那一个“咱们”已经表明了两人同生共死的关系,这种默契是所谓的“金玉良缘”远远没有的。
两人的高度默契在接下来的情节里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宝玉准备出发,小丫头没戴好斗笠,宝玉生气,此时黛玉说道:“啰嗦什么,过来我瞧瞧吧。”
也只有黛玉可以这样不客气地对宝玉说话,宝玉乖乖过来让黛玉帮他戴好斗笠披上斗篷,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如同做过了很多遍。尽管是在宝钗母女面前,两人也毫不忸怩,那种看得见的默契不需要语言就可以感受到。
无形之中,黛玉就向宝钗宣誓了主权,什么金玉良缘,哪里能跟木石前盟相比?
这一局,黛玉完胜!
20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