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妾的尴尬地位

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闿大怒,躺在母亲棺材上高喊:“我死了,我死了!你们抬我出殡吧!”

古代小妾的地位远低于正妻,属于半奴仆性质。比如,娶妻需要各种形式的程序,纳妾仅需简单契约或一顶轿辇从侧门抬入;小妾的主要任务是生育子女,可是她生的儿子,却必须认正妻为嫡母,而作为生母的小妾自己,却只能做儿子的“姨娘”;如果正妻和小妾都生了儿子,正妻的儿子叫嫡子,小妾的儿子叫庶子,嫡子比庶子高贵的多;小妾还可以被丈夫随意转赠,等等。

历史上小妾生的名人有很多。

比如三国时期的袁绍,母亲是婢女,还算不上妾,因此,尽管袁绍在众兄弟中的能力较强,但比起嫡子的袁术来说,身份便低微了许多。

清朝雍正时期最年轻的总督尹继善,其父为尹泰,母亲徐氏也是尹泰的小妾,即便尹继善贵为封疆大吏,徐氏在家里,仍然没地位,吃饭时非但不能和尹泰及尹泰正妻共一桌,反而需要站在旁边服侍他们。后来雍正获悉此事后,为了笼络尹继善,特意下旨封徐氏“一品诰命夫人”,并诏令尹泰将徐氏作为正妻从大门重新娶一次,这才彻底抬高徐氏的地位!

小妾不仅生前没地位,死后同样没地位。哪怕你的儿子很有出息!小妾永远是小妾,除非后来被扶正。

最典型的例子是袁世凯母亲刘氏。

刘氏最早是以小妾身份被袁世凯父亲袁保中娶进门的。尽管刘氏后来被扶正了,也生了五位儿子,其中的袁世凯,还大大的有出息,可是刘氏死后,仍然受不到袁氏家族的尊敬。

公元1901年刘氏去世时,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慈禧赐封刘氏“一品诰命夫人”,按道理刘氏应该很风光了,可是袁世凯回家葬母,依然跌尽了脸面。

由于作为族长的哥哥袁世敦坚持家规,不管袁世凯如何恳求,袁世敦不仅不同意刘氏和丈夫袁保中合葬,甚至不同意刘氏葬入袁家祖坟。最后,袁世凯只能在袁家祖坟之外,为母亲重新选了一块墓地!

打破这个封建传统陋习的,可能是谭延闿。

谭延闿曾经担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他父亲是晚清大臣谭钟麟,他的母亲李氏,也是小妾身份。

李氏1916年病逝,出殡之时,谭家族人认为李氏不是谭钟麟的正妻,按家规不能走正门出殡。

当时谭延闿担任湖南都督,虽然位高权重,却不敢用权势压迫家族,只能采取其他手段,谭延闿与家族成员争论很久,始终没有结果,最后无奈,爬到母亲棺材卧棺高喊:“我死了,我死了!你们抬我出殡吧!”在此情况下,最终迫使家族开放正门,让李氏从正门出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