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个姑娘,她总能将普普通通的生活过的风生水起,将平淡无常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交集不多,但每次都被她吸引,好像她的情绪里永远都没有“担心”这个选项。她不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更不担心别人怎么评价。仅仅是那么单纯的想做好现在眼前的事情,想处好当下的这一段时光。
[if !supportLists]一天,[endif]一年,一生。有些人只要接触一天,就可以推测她以后的人生了。她从不焦虑(可能我不知道她的焦虑),单纯而专注,真好。那种泰然自若的姿态,真好看。
周末和朋友去逛街,午饭BBQ。因为午餐时间小忙,两三个服务生轮流帮我们去煎烤肉,匆匆忙忙,也忙不过来,我们想自己动手,这时又过来一位,他个子不高,甚至其貌不扬,但是他认真专注的样子和其他人明显区分开来。“觉得你不像服务生,你是老板吧?”我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嗯”他言语不多,就是慢条斯理的帮我们煎好,还帮我们分餐。有时候会介绍他的肉食来源,看到我们盘子里有烤好没吃的烤肉,刻意提醒我们那是无公害的黑猪肉。当我们解释中间有块板筋咬不动时,老板甚至主动要求少收些钱。
他没有怕影响自己的招牌,吃完也不催促我们走。就是慢慢的介绍他的餐配,好像那就是最重要的事。讲真,主菜并没有那么让人怀念,但是老板的行事风格太让人喜欢。
“活在当下”这四个字蓦然涌上心头。之前我一直将“活在当下”浅薄的理解为过好现在的生活。至今我才意识到,“活在当下”其实是一种不急不躁,不忧不惧的生活态度。它强调的不是“当下”,而是怎样活,用什么样的心态活。当下不是过去的续篇,也不是将来的铺垫,它本身就值得过,当下是意义,不是目的。活在当下是一种不焦虑,不联想,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享受眼前的轻盈是生活姿态。
心理学上一个非常著名的费斯汀格法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法则,即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费斯汀格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卡斯丁疼爱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是家中没人,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他进不了门,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要她赔偿,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
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
试想,卡斯丁在那10%产生后,假如换一种反应。比如,他抚慰儿子:“不要紧,儿子,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本身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你的心态与行为决定剩余的90%。
在现实生活中,常听人抱怨: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每天总有一些倒霉的事缠着我,怎样就不让我消停一下有个好心情呢,谁能帮帮我?
这都是一个心态问题。其实能帮助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真的不是事情本身带给我们焦虑,是我们内心对于未知事物的想象。很多子虚乌有的想象冲淡了事情本身的价值。有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想想什么才是真正的意义。真正的意义不是远方的不确定,而是当下的做自己。一个不忧不惧,真诚坦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