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哲学194:平抑你的收益波动

我的投资哲学194:平抑你的收益波动

前天我把这几年股票跟基金具体持仓和收益发给了豆包,让他帮我分析一下存在什么问题。单从收益来说,我对于自己的投资还是有些自信的。这点豆包也给予了肯定,但他也提出了我投资存在的问题。

具体问题如下,持仓过于集中,导致收益波动过大。说实话虽然我有时会自卑,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自负。应该每个人都会有些自我矛盾的地方吧。看了豆包对我持仓和收益的分析,我也没有怎么当回事。我本身就是拿他当个工具或是游戏在使用,当然也就从心里不是很重视他的意见。

但是昨天在接闺女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些问题。豆包所说的问题,正是我需要注意的。他说的非常对!因为我忽视了他所说的事情,所以才导致了我的投资收益波动有些大。也正是因为我持仓的这个特点,才导致了我在下跌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风险。

一个人自身的问题,他自己是很难发现的。也正是他自己不认为他是个问题,所以才会导致问题一直存在,和对他造成损害。我不认为我的高仓位跟过于集中的持仓是问题,所以导致了我的收益波动大。或是说可能大波动也是我的目标之一吧。

我认为这个波动我还能忍受,所以也就没把他当回事。可我也忽视了一个问题,如果我采取更加保守的持仓,我的收益可能会更好。

我对自己的收益还算满意,也就使我没有把豆包提出来的那些问题当个问题。但当豆包提出这个问题后,随着这个问题进入我的大脑,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认为他提的问题非常有道理。

他让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按照他所提的建议,我推演了一下,我的收益应该会更好。当你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也就不会去思考另一种方式会导致什么结果。事情就怕比较,你一比较就会很容易的发现谁好谁坏了。

具体说一下我持仓的问题吧,我现在的仓位基本就是90%。那10%还是今年股市涨起来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具体持仓股票基本就都是消费类公司,基金双创占绝大部分。这也就是豆包所提到的问题,投资标的过于集中,仓位过于大。

这就像打仗,我这是只顾着进攻了,而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守。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在进攻中取得更好成绩,但万一呢?万一下跌怎么办?你的损失也会是最大的。而且接近于满仓,你也没有了腾挪空间了。你也不像人家有持续资金进来的人,可以通过后续资金进行补仓。你就只是拿着这点钱在这里倒腾。家里的花销还要不断的从这里往外拿。

我的这种投资方式还反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穷人心态和我还有一定的赌性。我贪婪,所以才会重仓。我存在侥幸心理,所以才会不留余地。

我一直自以为我想的已经很周全了,每天在这里思考什么投资哲学的问题。但其实你还是没能真正的理性去面对投资。拯救我的可能一是运气,进入股市的时机好。再就是我的忍耐性比较好,熬过来前两年股市的低谷期。

但你并不能总靠运气和那你那先天的忍耐力啊。如果运气不好呢?如果股市跌的时间再长一些呢?再如果你家里需要有什么大额支出呢?这都会让你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你之前赚钱了,并不代表你的行为就没有错误。只能是说你运气好。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和做法,晚入市两年,我现在可能早就崩溃了。高位全仓买入,连续跌三年,应该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吧。你不能把运气当做自己的能力。运气也不可能总青睐于你。

所以你还是要修正自己的投资逻辑。极端的方式会导致极端的结果,而这个极端的结果,你只能承受好的,却无法承受那个不好的。但具体会倒向那边你是不知道的。还是不要冒险为好。

你可以自信,但不能盲目的自信。还是要客观理性的去听一听他人的建议。并拿出一部分精力去思考一下,如果我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需要坚持,可也需要对坚持进行修正。你不能保证自己总是对,总是最好的。你只有在不断的自我修正中,才能接近更好。

我想到了一句话,在股市中你赚钱了,也不见得就证明你作对了。在股市中,赚钱跟做对了是两个概念。对的事情应该是长期大概率赚钱的事情。股市中对的事情,也可能会赔钱;错的事情也可能会赚钱。就像在赌场上,并不是所有赌徒都输钱一样,也会有赌徒是赢钱的。但是,赌场上输钱的人还是要占绝大多数。而且长期去赌,一定是输钱的。

还是说我自己,我之所以能赚钱,还不是因为运气好。但这种运气并不是长期存在的,运气不好的时候怎么办?

我现在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我还是只盯着收益这一个标准。我脑子里想的都是赚钱,缺少对于风险的关注。否则我也不会始终这么大的仓位。

降低风险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降低仓位,但好像这个对于我来说,真的有点难。我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总是感觉有点舍不得。我总是预想要是涨了呢?我不就是少赚钱了么。还是贪婪在作怪。也正是这种贪婪,让我在前两年损失惨重。设想一下,如果我前两年就算不空仓,只是半仓,现在的收益也会增加很多。

当然了这也只是你的马后炮,如果前两年一直上上涨的呢?你的全仓不就捯上了吗。

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是错的。你并不应该把钱、把收益放到第一位。你需要换一个方式去看待投资。就是我一直在说,却好像总也没有做好的方式,那就是配置。

虽然我一直在说配置,也自诩是在以配置的方式投资。但好像我的这个配置更倾向于权益类内部的配置,而缺少对于股债的配置。对于债券的配置,好像更倾向于作为消费的备用金。只有想花钱之前,才会想起卖出一部分股票到债券。我的钱一到债券,基本就要被花掉了。

在我这里,债券好像并不是一个需要长期配置的资产,而是一个过度。我好像就没有持有过大比例的债券,就算是小比例的债券,持有时间也都不长。所以债券在我这里好像就没有起到过配置的作用。

我曾经总是,普通人投资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持有。但持有也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波动。向上波动我们高兴,但股市中没有一个方向的波动。他都是双向波动。有你赚钱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你赔钱的时候。当波动在一定范围内时,我们还能忍受。但是波动大了呢?可能就会让人很难受了。

其实这个赔钱让你难受还是要看占你整体资金的比例的。如果你只赔一点,你是不会担心的。就算是一只股票你赔了百分之九十,但你只买了一手。那么你也不会担心。但如果是你全部的资金呢?赔了百分之三十,你可能就受不了了。

所以说这个持仓的比例,会对你赔赚的心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投资并不能总想着赚钱,而忽视赔钱的时候。在股市中,股价的涨跌你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就算是长期上涨的指数,也可能会很久都不涨。

应对风险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配置。你不要想着一个标的你赚还是赔。你要学会从整体上去看赔赚。要学会通过配置的变化来调仓。

道理我都知道,我也说的出来,但我就是做不到。我嘴里说着配置,但我的配置还是那样。下跌的时候喊疼,稍微一涨就又忘了。

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要真正的做到通过配置来投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上。切实的把配置比例纠正过来。始终用配置的思路去思考,而不是只看收益。通过调整配置比例来实现对于波动的平抑。

彻底的改变只是通过持有获益的方式,变为通过调整配置比例来增加收益。也就是那种买的便宜才能赚的更多的思路。

我们进行买卖的操作需要具体的数据、指标。但很多数据和指标他都是相对变动的。就拿市盈率来说,改变市盈率可能是收益,也可能是股价。而且很多数据的分析获取都非常不容易。那不如就变繁为简,我只看配置比例。超过了比例阈值,我就调整。这样你的资金就总会向那些涨得少的地方流动了。用简单的方式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我这里说的有点简单了,还是拿我自己的配置来说吧。先说股票,我的股票主要集中于消费类。但今年涨得都是科技,所以消费基本就没有怎么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我没有动,但多少还是会羡慕那些上涨比较多的行业的。如果你长期这样,我想很难管住自己的手,很容易去调仓。

但如果我的持仓分散一些呢?这个不涨那个涨,你就会相对好受一些。而且也有了腾挪的空间,至少你可以在不同的品种间进行调整。而不像我现在,要涨一起涨,要跌一起跌。你根本就没有腾挪的空间。

行业集中是个问题,再有一个问题是,我对于赚了很多的股票也没有进行仓位的调整。也就是说,赚钱的我没有卖出,导致了收益坐了过山车。这个调整的思路还应该是以配置为锚。如果一只股票涨得太多了,改变了整体的配置比例。那就卖出一部分,调整到占比小的股票上。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收益,还能加仓那些低位的公司。通过配置的调整来增加收益。不是盯着股价,你只需要盯着比例。

有了对于比例的具体设置,你的调仓决策就很容易做出了。股价这个东西,开盘就要波动。但配置比例他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你也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才能进行调整。

那我的股票调整思路是,我需要增加两个消费类公司之外的标的,同时把占比过高的公司卖出一部分。这个调整也不能着急,三个月之内完成吧。这里我还要提到一个我的缺点,我买卖股票更愿意把持股数量买卖成整数。你应该看钱数,而不是持仓股数。股价不一样,持股数量没有可比性。

在说基金的调整思路,基金虽然没有退市的风险,但基金也存在高估的问题。对于那些高估的基金,你就应该适当的降低仓位了。这不像股票的那种持股比例操作方式。股票我最开始的持仓是均匀的,所以通过仓位变化就能看出谁涨得多了。但基金不同,就算你买的少,但他高估了,你一样要减仓。

我认为基金的高估或是低估更加的具有可参考性。因为他是一个整体上的估值。不像股票的估值,很多都是猜的。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估值结果。但基金他整体上还是具有很大参考意义的。

卖出高估的指数,买入低估的指数。通过这样的调整,降低整体的风险。这样做虽然不见得完全正确,但你总要找到一个调仓的依据。你总不能随意的进行调整。那样就更没有规律可循了。人们为什么要设计出这些指标啊,不就是为了让操作有章可循吗?

股票丰富持仓品种,调整配置比例,基金从高估调整到低估,整体上增加债券的仓位。时间是三个月完成。具体比例是股债七比三。再具体的持仓比例,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总之就是要做到均衡一些。

最再整体上说说我自己的思路。我的思路是有些混乱的,从我的表述中就能看出来。同时我对于投资上的很多知识也是模糊的。我没有对于投资的清晰认知,这样正是我需要继续学习地方。我总说投资哲学与投资逻辑和策略。但我自己对这些的认知也是模糊的。所以我还需要继续的学习和思考。很多道理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

思考和学习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要去实践。既然意识到了问题,就去改正。在改正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不要耻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你也只有敢于把自己的不足与问题暴露出来,你才能更好的发现和改正他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