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算一个主动的人。从小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就是你给我啥,我就接受,你不给我,也不敢要。不是不想,而是知道很难被满足,害怕给父母添加负担,害怕被说不懂事。懂事让我对自己几乎所有的想法保持沉默,长到这么大,父母早就不再插手自己方方面面的决定了,可是从小伴随自己的被动思维却像顽固分子不肯离开。和宿舍同学吃饭很少主动提自己想吃的东西,和恋爱对象相处总是等待对方主动,给出选择,和领导上司相处一般等着任务降临而不是主动争取,感觉到一点点拒绝或者不乐意的色彩就立马主动劝退放弃。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讨厌被动的人,宁可自己步行也不要被动地等迟迟不来的公交,宁愿主动放弃也不要处于被动地位,等待别人的未知的回应。我以为这是主动,主动选择新的路径,其实仔细想一下,我这种主动是假性的,是真的被动,我不敢让自己处于主动的位置去思考和行动,不敢自己先做出决定,等待外界多种多样不确定的反馈,害怕受到质疑,害怕不被认可等等。我一向不以为自己是怯懦的人,但内心深处我总是有不安的。是孩童时代的家庭经历或是自己的心理定势?找责任方似乎并没有太多意义。
回想过往,自己好像其实总也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有在摆脱被动心态,做一个主动的人。不再对自己的内心需求置若罔闻,发出自己内心深处有点不确定的声音。跟朋友说这个菜有点油,我不想去吃; 跟父母说我想本科毕业要直接去考研究生,不想先工作;主动向学校就业辅导的老师寻求意见建议……
等待并没有错,但主动后的等待更让自己心安。做主动的人,关心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主动是对自己的负责,是一切精彩的源泉。停止被动,故事才有发生的可能,人生才有无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