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过的地方,县城是一个模糊的存在。
相比我出生的小村,县城没有我的根;相比我大学时代和现在生活的城市,县城只有我高中三年浮光掠影的生活记忆,并且已经随着时光流逝日渐淡薄了……
从我记事起每次填表格,都要填上县城的名字,只有那个时候我和县城是最贴近的。
其实,我和县城的距离就像我对县城的印象一样远,反倒是本不属于一个辖区的市区,令我们更熟悉。后来重新划片,我们那个小村被划入了市区,于是我们和县城的唯一联系从此也没了。
虽然在县城读书三年,我至今搞不清哪条街叫什么名字,不熟悉哪里有卖什么东西的。走在不大的县城街道里,感觉自己像个外乡人一样陌生。
只有离学校最近的钟鼓楼,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高三时出了我们教室顺着走廊走到尽头,可以看到鼓楼的一角。
那是一座古老的鼓楼,有着沧桑的历史。许多个夕阳西下的时刻,我会站在楼道尽头看落日余晖笼罩下的鼓楼,悠悠的钟声传来人好像穿越时空回到很久以前。
高中时候曾住在老县委大院里,那里闲置的一座楼房被作为暂时的宿舍,姐姐恰好在县城上班,在大院里也租了一间房子。
冬天的夜晚,我们有时会一起跑出去找点夜宵,县城的夜晚不像现在的城市到处都是灯火通明,县城到了晚上大部分街道都是黑魆魆的,偶尔才有一两盏路灯光。
除此之外,就是卖夜宵的小摊点的灯了。我们在大街上走一段就能找到一处卖夜宵的,那是一个拐角处,相隔不远有三三两两几个摊位,似乎大家约好了在这里聚会,可能天气冷都愿意聚在一起,除了这个角落,其他地方就都是黑暗了。
那时候最喜欢吃麻辣豆腐串,姐姐说特别好吃。是豆腐串在汤里煮熟了,加了孜然辣椒等佐料,就着热热的汤汁吃,跟现在的麻辣烫很相似。可能豆腐串太美味了,往往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吃完后把汤也喝了,很是开胃解馋。
有时候还会买上几个汤圆,卖汤圆的老大爷推着小车,车上热锅热灶,汤圆冒着热气,盛到一个小碗里正好连汤一碗。握着热热的碗,站在小摊旁边,一边吹着热气一边小心翼翼吃下热腾腾的汤圆。汤圆给人的感觉,就是暖暖的,要烫烫的才好吃。
除了这些深夜街头小吃,县城里最有特色的美食就是凉皮。
凉皮很多地方都有,最著名的要属陕西凉皮,县城的凉皮虽然名气没那么大,但是在我们当地也很有名。县城里很多擅长做凉皮的人家,到了夏天一条街都是凉拌凉皮的小店。
还记得第一次到县城参加升学考试,考试结束表姐和表姐夫带我去吃凉皮,那是我第一次吃凉皮。表姐和表姐夫那时候正在恋爱中,我跟在他们后面,感受着夏日特有的热情。
凉皮上来了,宽宽的白色凉皮盛满了上宽下尖的小碗,上面还盖着一层绿豆芽。我学着表姐的样子舀了一勺麻酱浇到凉皮上,然后用筷子搅拌均匀了,开始吃起来。
第一次吃凉皮,清凉柔软,带一点韧劲儿,加上香香的麻酱和脆生生的绿豆芽,感觉真好吃。那是夏天特有的味道,还有一种恋爱的味道。
凉皮不仅仅属于夏天,秋凉以后依然是县城街头美食,只需在热油锅里翻个身就成为又一道美食——炒凉皮。
炒凉皮在别处也有,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炒凉皮还是在县城里。坐在一个摊位上,看老板炝锅后抓一把切好的白菜扔进锅里,浇上醋,酸味一下子就窜出来了,然后倒进一份凉皮,大火翻炒几下就出锅了,如果喜欢辣还可以要求加点辣椒。
炒凉皮还没端上来,就闻到了扑鼻而来的酸酸辣辣,让人不禁食欲大开,来不及慢慢吃,几下子就吃光了一盘炒凉皮。
现在我也曾试着自己炒凉皮,凭着记忆放了醋,白菜,可是炒出来的凉皮却不如县城里吃到的那样劲道酸爽,凉皮软塌塌的,一炒就烂了。我想大概只有用县城里的凉皮才能炒出那样劲道的炒凉皮,没了那里的凉皮做不出同款味道。
每到秋冬季节,走在县城的街头,总能闻到特有的酸辣味道——那是炒凉皮的味道。
很久没有回县城了,这个季节,县城的大街上一定又荡漾着炒凉皮酸酸辣辣的味道了……
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