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一生打造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我们是不是认为他很棒?如果他打造两家五百强公司呢?我们是不是认为他是天才?如果三家呢?是不是让我们惊为天人?
稻盛和夫做到了,他一生创建了两个世界五百强公司,同时又在78岁高龄时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拯救日航于倒闭之时,仅仅用三个月时间就使日航扭亏为盈,并在两年之后重新上市。他也妥妥的被称为“经营之父”。
今天,全世界都在学习稻盛先生,他为我们写下了《干法》、《活法》来总结他的经营之道。而《心法》则是经营之道和人生之道的综合,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在《心法》中,稻盛先生提出并贯彻“以心为本”的方针,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提高心性,除此之外,人生再无别的目的。
稻盛先生认为的提高心性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真善美,时时事事让良心,让真我释放光彩。同时他知道普通人要把真善美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非常困难。因为人心中有本能的欲望,有感性的冲动,有理性的算计,还有灵魂的污垢,于是他老人家又从切身经验中总结出六条,也就是在六个方面做出努力,我们称之为“六项精进”,“六项精进”让我们在提高心性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六项精进是: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认为,只要坚持这六项修行,心性就能提升,事业就能成功,人生就能幸福。
我坚信!
一、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大家都知道一个公式: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其实那1%的灵感也是建立在99%的汗水之上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付出努力绝对不会成功。可是我们很多人却是知道做不到,总是想走捷径,想付出最少的努力,很快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怎么可能呢?所以就引发了焦虑,这个时代,焦虑症患者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多,为什么呢?太多的欲望,太少的努力。稻盛先生告诉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精益求精就会从中获得乐趣,就能抑制怠堕之心,同时,专注于工作,私心杂念自然就会消退,这是最有效的修行。
二.要谦虚,不要骄傲
稻盛先生认为,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谦虚之心。就算在通过努力获得权力之后,也不要骄傲。历史上因为骄傲失败的例子太多,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
当我读到这里时,回忆起自己才开始开车的第三年,因为开了三年的车,认为自己的车技已无比娴熟,在一次从县城回家的路上,看到来时还因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竟然变成了明晃晃的柏油路,一时得意忘形,傲慢之心萌发,一下子把车速飙到100码,不料路边忽然一位老人骑着摩托三轮横穿马路,我按喇叭他也没停下来,而我在那一刹那竟然忘了刹车!于是一起交通事故发生……正是因为自己产生了傲慢之心,老天才用这样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来警告我。也许我当时还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傲慢,但是老天已经感应到。对于这一点,金惟纯先生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以及李开复博士在《向死而生》中也有详细的叙述。
三.每日反省
这一点不过多赘述,《论语》中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后人常用这种智慧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宋朝时候有个叫赵概的,用投豆的办法来检查自己一天的进步和过失。他在书房里放着三个盒子,一个里面放黑豆子,一个里面放黄豆子,一个是空的。每晚睡觉之前,他便打开这三个盒子,回想自己一天的言行。如果做了一件好事或有好的想法,就取一粒黄豆投进空盒;如果做了一件坏事或产生过一个坏念头,就取一粒黑豆投进空盒。
开始时黑豆往往比黄豆多,后来黄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他的修养越来越高。清朝时曾国藩也用每天写日记的方式来反省。到了今天,很多的智慧又添加进去,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借用围棋的一个术语,称为“复盘”,更有“人生不复盘,不翻盘”的说法,可见反省是多么重要。
四.活着就要感谢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因为我们常常和别人比较。比较的结果是不如别人,于是对生活充满了抱怨。近日 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首暖心的小诗,
我们总是为了,
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奔命,
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
不过是灯火阑珊处的温暖,
和柴米油盐的充实
这一年里,
无论你赚钱是多是少,
经历的事情是好是坏
请记住,如果这一年
你很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
是的,健康地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感恩天地间的空气,感恩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感恩你身边的人,感恩每一个遇到的人,感恩一切。正如《心法》中所说,不管好事坏事,都要感恩。
五.积善行,思利他
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稻盛先生从哲学的角度,创造性的明确的勾建了利他的宇宙观,他说,宇宙的能量是推动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顺应宇宙的意志,才能获得自身持续的良性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幸福。稻盛先生认为,如果秉持患得患失,自私自己之心,人生就充满了挫折,当他偶然为外界环境所迫,不得不改变,立即心态时,人生就出现了一抹亮色,当他从中获得感悟开始主动驾驭自己的心灵,在利他的方向上努力思考和行动时,人生就进入了正向循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多么辛苦,人生却总无转机,如果他如此感叹,那么,他首先应该将目光转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是否拥有一颗正直的心。
六.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其实在实践前五条的时候,人的烦恼会大大减少。但是老先生特别理解人性,他知道人是烦恼的动物,尤其是遭遇失败打击和委屈时,痛苦烦恼在所难免,这时候呢,稻盛先生建议我们把精力投向新的工作,就是很好的修行。
读完整本书,我深深被稻盛先生的心法吸引,决定每日打卡践行,提高心性,活出生命的意义。感恩稻盛先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给了我们活好的最切实可用的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