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22303
那天收拾旧物,翻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是小学时的日记。其中一页歪歪扭扭写着:“妈妈今天又说不爱吃鸡腿,把最大的那个夹给我了。她是不是不喜欢吃肉呀?”
看到这句话的瞬间,鼻尖突然一酸。
小时候总觉得妈妈有很多“怪癖”:鱼肚子上最嫩的肉她不爱吃,说腥味重;蛋糕上的奶油她不爱吃,说太腻;冬天的热水袋她不爱用,说自己火力旺,转头却把我的手塞进她暖和的口袋里。
直到初中那年生病,我躺在床上发着烧,妈妈守在床边给我削苹果。她削得很慢,果皮连成一整条,不慌不忙地绕在手上。我迷迷糊糊间听见她打电话,是给外婆的:“囡囡烧还没退,刚才勉强喝了点粥,我得盯着她再吃点东西……您别担心,我没事,刚才啃了个馒头垫着呢……”
可我明明看见,灶台上放着我没吃完的半碗粥,旁边散落着几粒米饭。
高中住校,每次周末回家,妈妈总会做一桌子菜。我狼吞虎咽时,她就坐在旁边剥虾,剥好的虾肉一个个往我碗里堆,自己却只夹些青菜。我说:“妈,你也吃啊。”她笑着摆手:“我不爱吃这些,太腥了,你多吃点,在学校肯定没吃到。”
直到有次我提前放学回家,推开门看见妈妈正坐在餐桌前,小心翼翼地啃着我昨晚剩下的虾壳,吃得很香。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她鬓角的白发在光里格外显眼。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妈妈的“不爱吃”从来不是真的不爱。她把鱼腹让给我,是因为知道我怕鱼刺;把奶油留给我,是记得我总吵着要吃甜的;冬天把热水袋塞给我,是自己冻着也想让我暖和……她把所有“好东西”都打包成“我不爱”,然后一股脑塞给我。
现在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吃饭时把鸡腿夹给她,说“妈,我今天不想吃这个”;买了新出的蛋糕,说“奶油太甜了,你帮我解决掉”。她起初会推让,后来慢慢接受,吃的时候眼里闪着光,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原来爱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藏在这些细碎的“不爱吃”里。就像妈妈用一生的“不爱”,换来了我的“都爱吃”。
此刻看着日记本上那句幼稚的疑问,突然想对小时候的自己说:“傻瓜,妈妈不是不爱吃,她是把所有的爱,都藏在了那句‘我不爱’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