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简介
红豆(学名:Vigna angularis)又称赤小豆、红珠木、相思豆,属豆科植物,分为可食用与不可食用两类。可食用红豆为暗红色椭圆颗粒,常作为杂粮或药食两用食材;不可食用红豆(如海红豆)多作观赏或工艺品。其口感绵软香甜,广泛用于粥品、糕点及传统食疗方剂。
二、产地与生长环境
主要产地:中国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及(T-W)。
生长特性:
环境需求:喜光耐旱,根系发达且含根瘤菌,可固氮提升土壤肥力。
气候条件:适应热带至亚热带气候,生长适温15-25℃,耐寒性较弱(最低耐8℃)。
土壤要求:需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忌积水,常见于山地、河岸等湿润区域。
三、营养价值
每100克干红豆含:
蛋白质:21.7-22.9克(高于普通谷物)
膳食纤维:12.7克(促进肠道健康)
矿物质:钾(860mg)、铁(7.4mg)、钙(76mg),有助于调节电解质平衡及补血
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2)、叶酸(改善贫血及孕妇营养)
活性成分:皂角苷(利尿)、花青素(抗氧化)。
四、食用功效
利水消肿:皂角苷及高钾含量可促进排尿,改善肾病、妊娠等引起的水肿。
健脾养胃:中医认为其归脾经,能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脾虚型腹泻。
补血养心:铁含量丰富,辅以维生素B族,适合贫血、手脚冰冷者。
催乳通便:叶酸及膳食纤维可促进乳汁分泌,缓解产后便秘。
辅助控糖降脂:低升糖指数(GI)及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
五、中医归经
性味:甘、酸,平。
归经:心、小肠、脾经,兼具“清心火”与“补心血”双重作用,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
经典配伍:
配薏米:祛湿健脾(红豆薏米汤)
配连翘、当归:治疗肝脓肿
配冬瓜:增强利尿效果(红豆冬瓜汤)。
六、储存条件
环境:阴凉干燥处,避免潮湿(湿度<60%)及高温。
防虫处理:密封容器保存,可加入花椒或干燥剂防虫。
保质期:未开封干燥红豆可存1-2年,煮后冷藏不超过3天。
七、其他知识
选购技巧:颗粒饱满均匀、色泽暗红有光泽者为佳,褪色或干瘪可能存放过久。
禁忌人群:尿频、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蛇咬伤后忌食。
文化象征:不可食用的相思豆(树生)象征爱情与思念,常见于文学意象。
现代应用:红豆粉可作天然色素、烘焙原料,亦用于化妆品及饲料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