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1
1.事情经过:
刷到一个视频,撒贝林的主持开场白,视频创作者标题为:句句都是满分作文。我看完后觉得真的说得太美了,然后感叹,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2.我的情绪:
羡慕、期望、自我批判。
好希望自己能变成那样!同时告诉自己痴心妄想。
3.我对它说:
我看见你们了,这很正常,谁都希望自己很优秀,这没有错。如果真心期望像他一样,那就去了解他付出的努力是什么,并去付诸行动,那也许就不是痴心妄想了。如果经了解自己做不到,那就把他当做一个偶像去崇拜。
二.事件2:
1.事情经过:学习群里一个同学分享了她的家事(重组家庭,妈妈两个女儿、后爸一个女儿,为家产分配有争议,搞得妈妈想离婚坚决维护自己女儿的利益),这是一个大难题,她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希望能得到同学们的分析帮助。
2.我的情绪:
同情、热心:
对她的事情很同情,很想要帮助她;
紧张:
在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一边打字一边心脏蹦蹦直跳,我居然很紧张,不知道该不该说,不知道人家会怎么想,但还是鼓起勇气发出去了。
鄙视、猜疑、比较、批判:
在了解到更多信息后觉得鄙视,感觉她们并不是真的都要替老人考虑,而都是为了钱,所以我说话开始哆哆逼人,老想逼她说出她真实内心以证明我的感觉是对的。我这是下意识以己度人的贴标签了。我在说话的同时组长也在说话,一对比觉得她回答确实很好,不伤人,真正做到在听咨询者的心情,一直表示理解,一直温和的建议,于是我又狠狠批批自己,咋个又错过一次共情倾听的练习,做不好倾听呢。这就是我最担心自己的地方,焦点老在自己身上。
3.我对它说:
我看见你们了,请你们都留下来。
同情,热心是心地善良;
鄙视猜疑是因为自己道德要求高,自己被骗过所以总不相信人,时间会证明一切;
对比、批判:谁都希望自己优秀,和别人比较很正常,自卑感才是前进的动力,不断练习,一定会进步的,进步是和自己的过去比。